獨家/國境鬆綁!消滅家中「新冠病毒」 自然老師三種方式「用力處理」

2022/10/13 17:30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李詠表示,居家防範新冠,有五個區域容易殘留病毒,三種方式可因地制宜消毒。(圖/巨擎教育中心顧全提供)

▲李詠表示,居家防範新冠,有五個區域容易殘留病毒,三種方式可因地制宜消毒。(圖/巨擎教育中心顧全提供)

國內疫情持續處於高峰,而10月起國門鬆綁,實施「0+7」!但工作、社交等場合又難以避免,我們該如何防範新冠病毒帶回家呢?對此,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自然科老師李詠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家中有五個地方容易殘留病毒,卻又容易被忽略,還有三種消毒方式,可因地制宜使用,才能以最高效率將病毒清除。」

居家環境有五個容易殘列病毒,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區域。(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居家環境有五個容易殘列病毒,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區域。(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除了大家熟悉的門把、電源開關等,李詠列出五大可能殘留病毒區域:

一、椅子

忙了一整天回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在椅子上休息,但衣物上的病毒這個時候就也附著在椅墊、椅背上了

二、鞋底

試著回想一下,路上常看到不少人會隨地亂吐口水、吐痰,若你不小心踩到,各式各樣的病毒、細菌都有可能被帶回家,想到這邊大家應該都能理解清潔鞋底的重要性了吧!

三、垃圾筒

一般的垃圾筒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桶子」,並沒有消毒功能,所以當我們衛生紙、口罩等物品丟入垃圾筒時,其儼然就成為了一個「毒窟」,也因此要記得每天都要不定時消毒一下垃圾筒的內部哦!

四、擦拭抹布

居家隔離、確診前後期,擦拭用的抹布上必定會殘留許多病毒,使用完後立即消毒甚至使用拋棄式的,以防病毒再次傳播。

五、居家隔離期間,若有共用浴室,使用完畢後,要特別留意環境清消,如蓮蓬頭、水龍頭開關等,容易接觸到的地方,都消毒一遍,並開門通風,靜置20分鐘以上,未確診家人再使用為佳。

酒精、次氯酸水、紫外線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宜因地制宜使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酒精、次氯酸水、紫外線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宜因地制宜使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而消毒的用品百百種,最常聽到的不外乎就是酒精、次氯酸水、紫外線等,各類消毒物品使用的場合、時間、方法等,其實也會跟著略有不同

一、酒精

適用於手部清潔、小面積範圍環境清潔、少部份病毒不適用

消毒方式:酒精消滅病毒的方式為破壞病毒外層,由蛋白質構成的套膜,但少數無套膜的病毒則不適用(如諾羅病毒)。

優點:而酒精因方便取得,對人體皮膚也沒有太大的刺激性(使用過於頻繁會導致手部乾裂脫皮),因此適合日常的手部清潔,也適合小範圍的環境清潔如手機、桌面、衣物等。

缺點:大範圍的清潔不適合,如地板或整個市內空間清潔等,因要達消毒效果較好的酒精為75%,濃度比較高的情況下,若大量使用消毒,將同短時間內飲用大量的酒,人體吸入後可能會造成不適。

二、次氯酸水

適用於大範圍環境清潔,不適合接觸人體

消毒方式:因其具有強勁的氧化能力,能穿過病毒膜並破壞結構,使其失去傳播能力。

優點:功能類似漂白水,但其味道較淡,可用於大面積範圍的清潔,如地面消毒、公共區域消毒等,且在大自然中易自行分解,殘留的情況較少見

缺點:因其對人體皮膚有刺激性,故不適用於手部清潔,常觸摸處建議也不要使用,如手機螢幕等。且因其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保存不易,購買後建議要盡快使用。

三、紫外線燈

適用於特定物品消毒、特定場合,且不適合接觸人體

消毒方式:紫外線為波長較短、能量很強的光,利用其輻射能破壞病毒的結構。

優點:因紫外線燈沒有揮發的問題,所以常使用在使用頻率特定的場所或特定常用的物品,可以利用紫外線燈長時間消毒,也較無死角的問題,殺菌效果極佳!如工作上會使用到的工具、醫療場所和醫療器材等。

缺點:因紫外線為能量很強的光,破壞的不只病毒的結構,人體細胞的結構也容易遭破壞,因此不適用於太日常的消毒,如使用也建議盡可能使用遙控或定時開關功能較安全。

李詠建議,以上三種防疫消毒物品敘述,日常生活的使用方式為:酒精隨時噴灑,次氯酸水清潔大空間、紫外線燈必要時才使用。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