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日前三讀財劃法,將提升地方自治經費,大幅降低中央掌握財源,內政部國土署今(30)日發布新聞聲明,「住宅政策『社宅、包租代管』勢必受到影響,將重擬計畫,而洗刷『行人地獄』汙名部分,由於中央統籌經費減少,呼籲地方政府勇於承擔改善危險路口之責任。」(陳韋帆)
房貸之亂加上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今年10月後,房市買氣明顯重挫,房仲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表示,「房市買氣已剩餘原先的3~5成,但明年還有『川普上任拉高關稅,以及綠色通膨,電價、物價攀升』等七大威脅,希望政府能與房產業界相關公會召開會議,廣納業界建言,共同擬訂可行的短中長期政策。」(陳韋帆)
財政部推出新青安貸,原意「幫助年輕人購屋」,卻傳出藉此炒作房市情事,財政部今(19)日特別約八大行庫討論精進方案,晚間結果出爐,將針對「人頭戶、貸後轉租及自住切結書」等三項措施予以盤點精進規劃。(陳韋帆)
央行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僅針對六都及新竹第二戶房貸限縮至六成,引起各界輿論撻伐,財經學者章定煊表示,「此次央行動作,基本上對於房市不會有什麼影響,而政府長期有意、無意忽略房價高漲帶來的傷害,也無視『新青安』點燃的房市大火,才會有此結果。」(陳韋帆)
民眾時常會透過「點燈率」、「冷氣室外機」判斷空屋率,這樣真的準確嗎?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其實兩者皆有參考價值,不過,準確率不比「政府數據」高,建議民眾購屋前,可先參考內政部營建署的「低度用電住宅」資料,同時在附近喝杯咖啡,才能獲得最正確的空屋概況資訊。(記者:陳韋帆)
中央銀行繼2020年11月13日邀集6家房貸主要銀行座談後,11月19日另邀請8家相關銀行來行座談。會中分別就當前房地產景氣看法、不動產授信條件,以及信用資源配置等議題充分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