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案標榜「不二價」就真的不二價嗎?根據住展雜誌抽樣50個建案,雖然已標榜不二價,事實上僅4%建案做到,多數仍有議價空間,且平均議價約為7.07%。(記者:陳韋帆)
房價瘋漲2年,新北市剩多少行政區房價「可合理負擔」,根據台灣房屋統計,新北市29大行政區中,2020年H1除了永和、板橋、中和、三重,其他區域多數人都可買得起,但2022年H1,變成永和、板橋、中和、三重、新店、新莊、蘆洲、汐止,共八大區,新北人已「無法合理負擔」。(記者:陳韋帆)
房價瘋漲兩年,本來房價就高的台北市,還有多少行政區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呢?根據實價統計,20~25坪小宅,以30年房貸計,竟發現台北市12行政區,只剩萬華、北投,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購屋區域,「這下子真的芭比Q了!」(記者:陳韋帆)
近期不時發生租客退租,又留下滿山滿谷垃圾,還讓房東找不到人!這樣的情況,恐怕沒有房東願意接受。對此,崔媽媽基金會法律服務組組長曹筱筠表示,房東碰上這樣的情況,大致上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押金抵付,二、刑、民事求償。」但千萬不要公布其個資,否則相當容易被反告「侵犯隱私」、「妨礙名譽」,得不償失。(記者:陳韋帆)
東區店面租金甚高,過去承租大面積的銀行業者,部分選擇退出東區忠孝東路上租金最貴的金店面,近期市府商圈的忠孝東路上也有銀行業者搬遷至附近,遺留下的店面今年2、3月則有新的租金行情,分別單坪月租金達每坪7940元與7795元,租金行情是今年信義區實價的第二高價與第三高價。(記者:陳韋帆)
3C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每日使用電腦、平板、電視,也造成視力退化,根據衛福部統計,現在國中生近視的比率高達73%,多數的父母都認為電視是導致近視的根源,不過,在podcast【嵐姐好家在】中,醫師則提到,「看電視並非現代人近視主因,『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才是造成近視主因。」(記者:陳韋帆)
安坑輕軌即將於今年底完工,從2016年主體工程開工以來,周邊房市漲勢鮮明!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根據實價登錄,統計安坑輕軌9個站點周邊500公尺住宅房價變化,動工6年來,其中有4站現今房價還可見親民的2字頭,是新北市捷運沿線少見的低單價區域;不過全線最高價的站點「十四張站」,現今平均單價直逼6字頭,頭尾的平均單價相差高達30多萬元!(記者:陳韋帆)
近期高雄建案傳出有建商要求消費者每坪加上3萬元才肯交屋,建商還回應,若無法接受將依合約內容,退還一倍訂金。對此,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今年2月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就已預言,「缺工、缺料、房價飆漲,建商將會不斷提出各種要求,不配合的消費者,最終恐面對建商強行解約,權益難顧。」。(記者:陳韋帆)
飯店業持續不景氣,不少老飯店決定拆掉改建,也拆掉了不少人回憶。根據安信建經統計,光是台北市近年改建或重建的飯店就有九家,其中,王朝飯店是唯一改為社宅、飯店複合式營運,其他八家則皆拆除重建,不是蓋豪宅就是興建商辦,總案量估計將破千億。(記者:陳韋帆)
新北住都中心今(15)日舉辦全台灣第一個都更的「微電影」發布會,同時也是慶祝新北住都中心喬遷的記者會,新北市副市長、住都中心董事長陳純敬,及新北市地政局副局長、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汪禮國也透露這2年的都更推動過程,「我們專撿開發商不要的做,就是為了讓新北市民住得更安全。」(記者:陳韋帆)
根據官方最新公布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統計,今年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2.7億元,雖然年增幅度仍達12%,不過稅收已經較5月高峰的35.6億元,呈現連續兩個月走跌態勢,反應市場景氣已經降溫,因疫情導致的交易量縮慢慢也反映在稅收上,若以區域來看台南與高雄是稅收年減幅度最大的區域。(記者:陳韋帆)
幾年前林三淡一度被譏為鬼城,不過近年反成為新北「人氣」最旺的里!新北市政府公布2022年七月各區各里人數最新統計,其中林口的南勢里以28,788人擊敗湖南里奪下冠軍,湖南里27,995人居次,而淡水崁頂里23,300人,成為新北第三大里,第四、五名則分別是三峽龍學里和樹林的南園里。 比照十年前的第一名板橋溪福里,早已不在五名內,在今年降至第七名。(記者:陳韋帆)
凶宅真的能夠洗白嗎?近期網路出現一則「職業洗屋師」徵人廣告,根據其內容,欲應徵人入住凶宅,洗屋師每月可賺得4萬5千元,可說是免費入住又有錢拿,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記者:陳韋帆)
2022年H1台中單價最貴十大豪宅出爐,其中,九席全位於七期,然而水湳的預售案豐邑「PARK ONE」16樓戶成為黑馬,是唯一七期以外的豪宅,今年4月以單價80.2萬元,擠身第六名。(記者:陳韋帆)
近期台海氣氛緊張,網路上竟出現一張販售防空洞的房仲小蜜蜂照片(電線杆上房仲貼的售屋廣告),內文指出販售商品為「防空洞」,38坪售價1,088萬元。對此,其他房仲業者指出,有可能是為了因應時事所打出的趣味廣告,實際內容消費者可能還要再評估。(記者:陳韋帆)
隨著時代進步,民俗月的忌諱也逐漸降低!有一位女房仲今(12)日於臉書社群販售高雄凶宅,她強調,「一間沒有很兇的凶宅,炎炎夏日不用開窗開冷氣,單身的你,都不怕孤單寂寞,最多有點冷。」(記者:陳韋帆)
年底九合一大選將至,社宅政策也成為關注房市各大民團的焦點之一。對此,房產名嘴Sway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他一聽到這議題,立刻變身為電影【破壞之王】中的大師兄並火力全開說「不及格!我是說,六都通通都是…不及格!」(記者:陳韋帆)
水塔現浮屍,全棟成凶宅?過去曾發生數次水塔驚現浮屍情事,生活用水經水管流向全棟大樓,全棟樓都變成凶宅了嗎?民俗禁忌上又該如何解套?專家指出,法律上定義,不算凶宅,民俗上,住戶以及鄰居們,心理陰影面積恐怕不小,建議科學、民俗作法同時進行,讓恐慌的心獲得安慰。(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想買便宜凶宅,但也有許多人擔心錯買凶宅卻不自知,甚至有不肖人士,專買凶宅想鑽「法律漏洞」洗白後高價售出,究竟消費者該如何自保呢?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凶宅定義與實務情況其實相當複雜,初步來說,概略可分作下面三種情況。(記者:陳韋帆)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進到台灣後,也出現了幾例「居家隔離」期間過世的案例!也開始有人想知道,這樣是否算凶宅?若是租的房子,親人要賠償嗎?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表示,邏輯上不算凶宅,但若真的上了法院,是否會判賠,根本還是未知數。(記者:陳韋帆)
凶宅投資術真可行?根據實價登錄,桃園中壢區民權路上,一處「非自然身故」(俗稱凶宅)轉手2次,房價就暴漲了3倍,直逼市價。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表示,該房型坪數應是套房,推測投資客是看準投報率購入,並非自用,故考量點與一般自住買家不同,造成該屋房價翻漲。(記者:陳韋帆)
2013年轟動一時的「莊明玉法拍事件」,該法拍屋最新情況也曝光了,根據實價登錄,2021年11月,台南善化區大成路316巷9號的透天厝,以總價450萬成交,相較前屋主法拍入手的231萬,足足賺了219萬。(記者:陳韋帆)
台南近2年在台積電話題帶動下,房價節節攀升,但「凶宅」恐怕欲升不易!根據實價登錄,新營一社區「將相雲臺」9樓戶於今年1月成交,35.52坪、總價250萬,實價註記為凶宅,相近近一年成交均價打了約7折。(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