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反轉,高齡化、少子化加劇,房價崩盤區浮現。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從日本經驗觀察,內政部「低度用電住宅」(空屋率)高區域,正是未來最有崩盤潛勢的地區,未來極有可能淪「賣不掉、租不出、還要繳稅」困境。(陳韋帆)
妹妹因不良於行,長年臥病在床,委託哥哥協助售屋換救命錢,希望透過地政士協助向法院聲請「宣告監護」遭拒。地政士指出,妹妹意識清醒不符合宣告監護要件,此事只要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到府服務」即可解決。(陳韋帆)
川普喊對中國加稅100%,引爆全球虛擬貨幣血洗潮,上百萬人爆倉、虧損上百億美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若虛幣持續崩跌,部分同時持有不動產者恐「賣房救幣」,市場可能出現斷頭屋潮。(陳韋帆)
重劃區帶動資產交易與人口結構翻轉,推升台中村里所得快速成長。根據財政部統計,北屯區四民里2023年平均所得突破百萬元、達106.5萬元,較2019年大增75.4%,為全市增幅最高。西屯龍潭里5年增幅69.9%居次,北屯舊社里也成長逾6成,顯示重劃區強勁吸金力不只炒高房價,更同步推升在地居民財富。(陳韋帆)
房市轉冷,議價空間逐步拉大,據實價登錄,2025年1~4月,六都與新竹縣市待售物件的平均開價與同期成交價差距明顯。《591房屋交易網》(以下簡稱591)指出,「該結果反映出在買氣轉淡的市場氛圍下,屋主不再堅守高價、售屋心態逐步鬆動,尤其是新竹、台中、高雄,議價率通通破2成,等於開價打8折才能成交。」(陳韋帆)
房市氛圍翻轉,進入各區各案表現時代!據實價登錄及住商機構內部資料,房屋待售量季漲約1成起跳的三區「文山、萬華、大安」,房價不跌反升,而待售量降低最快三區「南港、中正、中山」,僅2區微幅走揚,其中,中正區還跌價。房市專家指出,「房市翻轉後,各區建案其實已開始變成個案表現,部分區域建商推案拉抬房價,雖仍有買家出手,但也會降低去化速度,對比願意降價或讓利的區域,去化速度則相對快了不少。」(陳韋帆)
威京集團集團主席沈慶京持續被收押中,資金調度失常了?威京集團旗下亞太工商聯2018年與銀行團簽下85億聯貸案,有消息指出,當時中石化亦有背書,擔保品就是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近期傳出連續2個月未繳息,銀行團擬「賣房抵債」。而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則發布聲明表示,「媒體報導多有誤解,中石化並未提供任何形式之財務背書或保證,並將於今日下午2點接受媒體採訪並澄清。」(陳韋帆)
財產傳承規劃不當,當心被國稅局找上門!老王(化名)近期以千萬餘元出售1間房屋,基於友人建議,打算以「現金方式」逃避贈與稅查核,一口氣將房屋買賣價金贈與小孩,地政士指出,「現金贈與不會查不到,只是時候未到,其實只要透過每年244萬的贈與免稅額就能合法贈與,根本沒必要冒這種風險。」(陳韋帆)
川普殺到全球股市血流成河,台股也沒倖免,不少人就期待這時機會出現「賣房救股」的便宜房子可以買,不過,房市專家則認為,這波衝擊確實導致不少人套牢,但要因此見到賣房救股潮,恐怕不容易,畢竟房屋買賣並非1、2天可達成,所以如果真的有人賣房救股,記得提醒他可行性太低,應儘速另尋出路。(陳韋帆)
台灣房價高、買房不易是不爭事實,但賣房若大賺卻也有困擾。一名網友日前表示自己和前女友交往近20年,兩人曾一起購入一棟價值1200萬元的透天厝,當時女友媽媽贊助了500萬元,今年初他也主動歸還這500萬,不過前女友跟媽媽卻認為他將這間房子售出,所賺到的2000萬應該分他們。直問:「我到底該怎麼拒絕?」(記者:簡浩正)
台股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及美股牽連,近期出現震盪,股市下跌後,房價也會跟著跌?大家又會賣房救股嗎?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股與房市是單向關係,過往台股震盪時,尚未出現過『賣房救股潮』,但這波房股高潮,出現了不少大開槓桿的少年股神、房神,這時候就很危險,要特別當心了!」(陳韋帆)
全台房價近年來不斷飆升,不少屋主轉手獲利,而龍年賣屋的獲利頗為驚人,若以各種稅率回推,光是2024年前三季全台賣屋的獲利推估為2558.5億元,其中以新北市獲利最豐,以房地房一稅收來看,新北市5年增幅逾9.3倍最高。
2024上半年在新青安貸助燃下,全台房市熱度空前絕後,也讓房地稅收達684.4億、年增率63.2%,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各縣市表現,台中市本來已連續七年奪下稅收王寶座,但2024年被新北市中斷八連霸之路。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稅收暴增,國稅局在節稅審查上勢必更加仔細,提醒民眾應保留相關單據。(陳韋帆)
陽台坪數有登記進權狀嗎?建築法規調整下,民國71年前蓋好的房子,陽台不計入權狀坪數,在屋齡動輒4、50年的台北,許多老屋權狀上並未計入陽台坪數,出售前若無進行陽台補登,屋主的權益就會受損!過去就曾有位屋主房屋權狀中未登記陽台坪數,差點賣房時損失幾百萬!
銀行房貸吃緊狀況短期難以解除,加上央行919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國內5大房仲業者包括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住商不動產以及中信房屋,11月交易量皆年減超過30%;但若與今年10月相比,除了住商不動產為月減,其餘皆成長,市場有回溫趨勢。
許多長輩年老時會更換住宅養老,因此往往把舊居出售,部分惡質的房仲便鎖定這些不善於自行查找房價資訊的長輩,以「假行情、真低賣」的手法蒙騙,故意提供低價交易資料,誤導屋主以低於市場行情的賤價出售房屋。曾有屋主賣房時,遭到惡質房仲蒙蔽交易資訊,險些虧損百萬元的房價,所幸後來屋主遇到永慶房屋楊語謙經紀人協助,才順利以正常價格出售,挽回200萬元差價。
房價高加上少子化,2房小宅成市場熱門,近期就有位在竹科上班的網友透露,妻子懷三胞胎,未來五年想換成四房,但加車位約6600多萬,銀行只願意貸款四成,加上未來可能因為工作調派,需要賣房,好奇詢問網友們,是否該下手?
第七波信用管制為房市買氣明顯降溫,對此專家透露,買方較上半年房市熱絡時減少3至4成,市場看漲比例也驟降至27%,政策影響需2-3季持續消化,建議這時賣方可強化物件「軟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於9月20日無預警實施,波及房地產買賣雙方,民眾與業者措手不及,導致交易糾紛層出不窮,對此,央行應允將於一個月內提出相應配套措施,以減少誤傷無辜民眾。針對此次央行打炒房,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房仲全國聯合會)於9月27日進行網路民調,截至9月30日止,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571份,其中民眾最期待的配套措施前三名如下:
近期房市在央行出重拳打炒房後引起熱論,有人認為房價要跌了,也有人認為「沒用,房價照樣漲」。對此,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透露,其實多數業者都支持政府抑制房市,因為上半年真的太瘋狂,而最不希望房市泡沫化的就是從業人員。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導致買方資金動能緊縮;近期就有屋主想換屋,上個月開始掛賣房,目前已經過了一個月,大概有5組人來看房。他自認掛賣價格比周圍開價略低,但感覺買方都縮手了,遲遲沒人出價,不知何時才能成交。事實上,日前專家就曾坦言,市場上供給量已明顯上升,因此買方能夠多看幾個物件慢慢挑、議價。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導致買方資金動能緊縮、多屋族資金壓力增加,讓屋主心態動搖、開價出現鬆動現象。根據觀察,8、9月的降價屋明顯增加,目前全國待售屋至少有11186件降價,又以高雄、新北單月逾2千件最多,量增5成以上。
9月19日央行公布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房貸限制再度升級,市場反應迅速,房市現在僅剩首購友善環境。隔日(9月20日)股市開盤,營建股一度大跌超過6%,顯示市場對打房措施很有感。針對房價未來走勢,專家分析,短期內房價未必會大幅下跌,但長期來看,若供應量相對穩定,需求持續減少,價格可能會有所調整,而部分屋主若有急用資金需求而出售的情況,也將影響價格走勢。儘管政策短期內可能帶來不穩定因素,對於有剛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