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咬牙爬樓梯!台灣高房價下 老公寓買盤超過8成是年輕人

2025/07/30 15:42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逾30年老屋買盤青年超過8成,其中又以40~50歲占比攀升最高。(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逾30年老屋買盤青年超過8成,其中又以40~50歲占比攀升最高。(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老公寓買盤年輕化!台灣房屋統計,今年Q1全台30年以上老公寓買家中,超過8成為50歲以下族群,其中40~50歲佔比最高、達35.7%,買氣逐年走升。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彙整金融聯徵中心資料,2025年第一季,全台購買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的族群中,30歲以下占10.3%、30至40歲為36.8%、40至50歲則高達35.7%,合計達82.8%。其中40至50歲族群近五年占比年增2.9個百分點,成長最明顯,顯示老公寓正吸引愈來愈多中年級買盤進場。

張旭嵐指出,不少人先求有再求好,便先入手高性價比的老公寓。(圖/台灣房屋提供)

▲張旭嵐指出,不少人先求有再求好,便先入手高性價比的老公寓。(圖/台灣房屋提供)

年輕客搶進蛋黃區 老公寓成平價跳板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雙北等高房價區,新大樓總價動輒千萬以上,讓不少購屋族改以「先求有、再換好」為策略,轉向老公寓。雖然老屋屋況舊,但因總價親民、公設比低、實坪大,仍具高性價比,成為不少人踏入房市的入門選擇。

他指出,多數老公寓位於市中心蛋黃區,擁有成熟生活機能與便捷交通,對講求社交便利與通勤效率的年輕與中壯年購屋者具高度吸引力。另因具備危老與都更潛力,也讓老公寓兼具自住與投資價值,購屋需求逐漸穩定擴大。

高齡者興趣低 無電梯與貸款規定成障礙

反觀50歲以上高齡購屋族,買氣僅占17.2%,且隨年齡上升占比愈低,60~70歲僅2.3%,70歲以上更僅0.4%。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老公寓多數無電梯設備,不利行動不便長者居住,若資金充裕,高齡族多會優先選擇有電梯與車位的大樓產品。

她指出,高齡者在申請房貸也相對不利。部分銀行設有「屋齡加借款人年齡不得超過75至85年」的內規,對老公寓這類屋齡逾30年的產品來說,年過50的購屋者往往難以符合貸款標準,不易取得資金,導致購屋意願與成交能力明顯下降。

政策補助助攻 老宅延壽計畫可望改變結構

為解決老屋居住不便問題,內政部預計2025年第4季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針對屋齡逾30年、樓高4至6層、經結構初評合格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補助,包括立面改善與加裝無障礙設施等,盼延長建物壽命、提升居住品質。

李家妮認為,該計畫有望降低長者換屋壓力,讓原本考慮脫手老公寓的高齡屋主有更多留下空間,並改善物件條件,使年輕買盤更願意進場。隨著政策與市場機能共同作用,未來老公寓市場結構恐將進一步重整,成為更多人願意長期持有的標的。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