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長榮空姐之死勞動部調查出爐 血汗「勸退請病假文化」釀悲劇

2025/11/20 13:40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勞動部公布長榮空姐猝逝案的調查報告。左至右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林毓堂、勞動部政務次長李健鴻、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圖/記者李宜樺攝影)
勞動部公布長榮空姐猝逝案的調查報告。左至右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林毓堂、勞動部政務次長李健鴻、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圖/記者李宜樺攝影)

長榮航空一名孫姓空服員今年9月執勤返台後,身體不適就醫,最終於10月10日不幸病逝,引發社會譁然。勞動部介入調查,訪談11名組員與家屬後,長達11頁的「長榮航空公司孫姓組員病故事件訪談與調查結果說明」報告正式出爐。報告直指長榮航空運用「動情管理」制度,透過績效、排班與同儕壓力,形成一種「高壓文化」,嚴重影響組員申請病假的權益,且對組員值勤期間的突發疾病應變與處置未盡完善,甚至涉嫌違反《勞基法》第37條規定。

 

勞動部公布長榮空姐猝逝案調查報告。(圖/記者李宜樺攝影)
勞動部公布長榮空姐猝逝案調查報告。(圖/記者李宜樺攝影)

 

1. 請病假影響考績與獎金 高壓管理形同「懲罰」

調查報告明確指出,長榮航空透過將組員排班、排休與調班申請及個人績效,與病假申請情形緊密連結,形成一種「高壓文化」。報告詳列,請事假或病假(不含性別平等法相關假別)會導致扣分,若在旺季請假更會加權扣減分數,直接衝擊組員的年終獎金、升遷,甚至未來的排班與休假權利。有組員坦言,「病假是最後手段才能用」,這種將病假與考績掛鉤的作法,已讓「請病假將影響紀錄」成為組員普遍認知,無形中形成巨大壓力,不敢輕易請假。

2. 「帶父看病為由」請假遭刁難 扭曲的請假文化

報告揭露,一名組員即使已入住醫院治療,仍優先以「帶父親看病為由」請家庭照顧假,後於母親勸說下,才敢改請病假。這種扭曲的請假文化,造成絕大多數組員生病時,只能考慮請生理假或家庭照顧假替代。報告中更有組員血淚控訴,「忍受傷痛想要請假讓腳休息,但是因為沒有在當天看醫生。然後就被記曠職」,顯示公司管理已嚴重僵化,缺乏人性關懷。

勞動部針對孫姓空服員返台後病況急速惡化,家屬質疑當下未獲及時協助,引爆制度爭議,公布調查結果。 勞動部今(20)日公布調查報告揭露,長榮航空病假制度與急病通報機制缺口,引發外界要求全面改善。(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勞動部針對孫姓空服員返台後病況急速惡化,家屬質疑當下未獲及時協助,引爆制度爭議,公布調查結果。 勞動部今(20)日公布調查報告揭露,長榮航空病假制度與急病通報機制缺口,引發外界要求全面改善。(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3. 組員空中病況加劇 緊急應變處置慢半拍

孫姓組員在機上執勤時已出現身體不適,雖有同事給予熱敷、協助,但事務長直到她「筋骨酸痛無法蹲下」,才同意將其勤務調整為發放飲料。報告認為,長榮航空對於組員於值勤期間突發疾病的緊急應對與處置作業規範,不僅不夠周詳,且未能落實。即使有MedLink(醫療資源及諮詢機制)可供諮詢,但事務長卻未將突發疾病視為異常狀況,通報報務長及報到中心,錯失了即時獲得醫療支援介入的先機。

4. 落地後未獲最適當處置 同事攙扶搭車就醫

根據報告,孫姓組員抵台後身體已極度不適,家屬原希望有救護車協助,但最終卻是由兩位組員攙扶走下飛機,搭乘防疫計程車前往醫院。訪談中,事務長曾問孫姓組員「妳要披毛毯下去嗎?」,但並未積極協調或堅持使用救護車。家屬更控訴,組員在飛機落地後,家屬及公司代表在機邊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接到人,都顯示出長榮在組員抵達後續的處置上,未能提供最適當的協助。

孫姓空服員返台後病況急速惡化,家屬質疑當下未獲及時協助,引爆制度爭議。 勞動部今(20)日公布調查報告揭露,長榮航空病假制度與急病通報機制缺口,引發外界要求全面改善。(圖/翻攝畫面)
孫姓空服員返台後病況急速惡化,家屬質疑當下未獲及時協助,引爆制度爭議。 勞動部今(20)日公布調查報告揭露,長榮航空病假制度與急病通報機制缺口,引發外界要求全面改善。(圖/翻攝畫面)

 

 

5. 國定假日調移日期未明確 涉嫌違反勞基法

除了上述管理問題,調查報告更發現,長榮航空雖為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指定工作者,其國定假日得經勞資雙方書面約定,但查核孫姓組員114年兒童節出勤紀錄,長榮航空受檢時無法明確指出其兒童節調移後之確切日期為何,涉嫌違反《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將由桃園市政府依法裁處。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0 媽祖進府城第一日下午】2025年 #南都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