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來勢洶洶,全台嚴陣以待,基隆自10日晚起雨勢猛烈,造成多起落石砸屋、圍牆倒塌與道路坍方等災情。根據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統計,近一年基隆暖暖區、七堵區、信義區為全市三大高風險熱點,警戒發布次數分別高達72次、52次與50次。(陳韋帆)
房市反轉,高齡化、少子化加劇,房價崩盤區浮現。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從日本經驗觀察,內政部「低度用電住宅」(空屋率)高區域,正是未來最有崩盤潛勢的地區,未來極有可能淪「賣不掉、租不出、還要繳稅」困境。(陳韋帆)
房市寒冬,鄉林建設(5531)都更腳步不停歇!董事長賴正鎰今(6)日宣布該司台北中山區「新松町新城計畫」成果,1年內已有19案都更或整合中,約2萬坪土地、2千名地主,進度16%,總銷2006億元,未來將每年維持2~4案送件,都更整合腳步不停歇。(陳韋帆)
房價該降了?營建成本造價年增率連5月跌破1%,預估全年將創9年新低,房價上漲動能因素少一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營建成本漲勢趨緩但未下跌,房市買氣雖已轉冷,但不少建商轉向觀望延遲推案,短期內尚難見到明顯降價潮。(陳韋帆)
台灣人超會存錢,截至6月底全台存款餘額達62.4兆元,10年增加約6成,但房價漲勢更猛,新案行情翻倍上漲。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再會存也沒房價漲得快,新竹就是最典型的範例,存款漲1倍,房價卻漲了1.5倍。(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谷底盤旋,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年減13.51%,創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但月增5.69%。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指出,全台買氣最壞時期將過,未來半年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遞增」格局。(陳韋帆)
台南捷運藍線10月21日獲行政院核定,力拼2026年底前動工,不過房價卻未見慶祝行情。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藍線10個站點近一年房價中有6站下跌。房仲指出,「炒作行情退燒,房價短期內進入修正期,但隨交通建設逐步實現,中長期仍有支撐力道。」(陳韋帆)
內政部為降低民眾購屋時購買不必要公設,力拼虛坪改革明年上路,近期有媒體報導指出,將導致車位管理變複雜,且建商將本求利下,恐將調漲房價。內政部指出,「虛坪改革是為減少社區不實用公設,讓民眾負擔合理化。」(陳韋帆)
近年房價高漲,即使房市進入盤整期,與3年前相比仍漲幅不少,有趣的是,台中身為中部唯一直轄市,房價漲幅竟吊車尾,而第一名則是苗栗縣,3年暴漲2成7。專家指出,苗栗房價基期低,又受惠科技題材及竹科外溢投資買盤,故漲幅為中部第一。(陳韋帆)
新北捷運三鶯線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3月通車,觀察沿線及延伸段各站房價,一站持平、五站小漲、一站大漲、五站下跌。房仲指出,受全台房市買氣降溫衝擊,三鶯線沿站正處利空交錯時刻,自然漲跌互見。(陳韋帆)
新北市近日發生新店錦繡社區、碧瑤社區2山坡住宅擋土牆崩塌危機,市府進行多次撤離,影響達54戶、136人,在市府搶災下災情已逐漸穩定,但工務局也將對社區開罰,房市專家指出,該社區房價本就不高,如今恐怕會更慘。(陳韋帆)
近年房價不斷攀升,即使薪資略有成長,仍難追上漲幅。依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今年8月工業及服務業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達50,885元,看似「超過平均」,但若想靠月薪5萬元在六都買房,現實依然殘酷。(陳韋帆)
最新信義房價指數數據出爐!2025年Q3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新竹房價皆出現下跌,相較去年同期,年減幅2~5.7%,房價出現盤整修正跡象。(陳韋帆)
輝達(NVIDIA)總部進駐北士科拍板定案,房市再度被點燃!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北士科7筆預售案在5月輝達宣布落腳後明顯上漲,其中又以「潤泰之森」1坪153.9萬直登北投豪宅王最明顯。(陳韋帆)
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首戶賣出,1坪單價395萬,事實上,陶朱隱園首戶出售消息,房產界大老、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早在10月3日就有預言,出乎意料的是,創近400萬單價,一舉打破台灣豪宅房價史上最高紀錄。(陳韋帆)
2025房市走弱,仍有預售屋房價逆勢創高。如北投「潤泰之森」出現153.9萬元單價、中和「漢皇方圓」也有122.2萬元成交記錄。專家指出,今年大台北房市買氣冷卻創高價,出現「價量背離」現象,多集中精華區與品牌建商。(陳韋帆)
近一年全台住宅市場交易動能降至冰點,建商購地大幅縮手。據市場統計,上市櫃建商購地金額僅856億元,較去年信用管制前一年的1,332億元銳減35.7%。房市買氣疲軟、建商觀望氣氛濃厚,市場也開始出現「縮手是警訊?」的疑問。(陳韋帆)
連日暴雨狂襲新北,二重疏洪道近日出現淹水災情!轎車受困於積水路段,泡水畫面怵目驚心。部分網友熱議「這下第二行政中心房價要跌了吧?」專家則指出,「淹水區域是在疏洪道內,車子別停裡面就好,影響房價機率不高。」(陳韋帆)
輝達(NVIDIA)進駐北士科拍板,新壽與市府確定解約!不過,輝達帶動的房市效應其實不如外界預期。近一年北士科鄰近捷運站中僅石牌站房價呈現上漲,其餘大多下跌。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房市受政策干擾影響,就算有科技園區輝達話題加持,買氣仍顯保守。(陳韋帆)
輝達總部案塵埃落定,新壽同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將T17、T18地塊歸還,結束長達四個月的僵局。房市專家指出,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為當地帶來三大利多,區域房市可望迎來新一波上漲動能。(陳韋帆)
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的「極限存錢術」,月薪3萬元、每月僅花4300元生活,只為實現買房夢。但近期物價上漲、連便當都貴10元,讓她直呼壓力山大。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這樣的收入水準若想在台北買房,即使熬22年存到現在的頭期款,屆時房價恐怕又飆漲一輪,恐怕還是買不起。(陳韋帆)
高雄車站鐵路地下化完工後紅利發酵!站前商圈一筆土地5月以6.4億成績,創近5年區域最高總價。買方為高雄城揚建設楊姓董事,地方房仲指出,預期未來推案單價可望「坐4望5」。(陳韋帆)
台南出現一棟屋齡57年的老透天開價僅498萬元,約行情58折。專家則提醒,此類低總價老宅常藏有高額裝修費與貸款門檻,購屋者若忽略後續支出,恐得不償失。(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