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中的預售屋買氣持續崩落,全台9月僅揭露2084件,創57個月新低,年減達75%。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預售屋滯銷情況擴大,部分開發商恐面臨現金流壓力,市場供需失衡。(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急凍,國庫稅收大減!財政部資料,今年1至10月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總額432.9億元、年減23.5%;僅新北市逆勢成長,以117.3億元居冠。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政府打炒房手段一波波,投資買盤全面退潮,房市全面進入「穩持」時代,房屋交易稅收自然減少,屬正常現象。(陳韋帆)
2025年Q1房貸違約率0.08%,寫下近11年同期新高,房屋法拍潮要降臨了嗎?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即使違約率微增,但仍處於低點,主要是因為屋主願意降價仍可變現成交,但後續仍須觀察是否有緩步增加跡象。(陳韋帆)
繼承房產再出售,怎麼課稅差很大!房地合一新制最高稅率45%,但若符合自用住宅條件可免稅。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繼承不動產要懂遺產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與房地合一稅三大稅務,才能避開高額稅負。(陳韋帆)
1111光棍節到來,「一人宅」已爆量2百逾萬戶!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一人宅數量達248.8萬宅,10年來暴增57%,遠超過2人宅與3人宅的36%與18%,成為住宅結構中成長最快族群。(陳韋帆)
自2024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房市陷入冰封期,今年上半年全台住宅買賣移轉筆數僅4萬7,554筆,創自統計以來史上新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政策衝擊與房價高檔並行,導致買方信心重挫,買氣短期難回。(陳韋帆)
商仲女王朱幸兒重返商仲市場,開創「和氏璧國際」並擔任創辦人及策略長,為商仲市場投下震撼彈,牽動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6千億元市場大餅。她說,「台灣人也要有自己的專業顧問公司!」(陳韋帆)
房價該降了?營建成本造價年增率連5月跌破1%,預估全年將創9年新低,房價上漲動能因素少一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營建成本漲勢趨緩但未下跌,房市買氣雖已轉冷,但不少建商轉向觀望延遲推案,短期內尚難見到明顯降價潮。(陳韋帆)
台灣人超會存錢,截至6月底全台存款餘額達62.4兆元,10年增加約6成,但房價漲勢更猛,新案行情翻倍上漲。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再會存也沒房價漲得快,新竹就是最典型的範例,存款漲1倍,房價卻漲了1.5倍。(陳韋帆)
妹妹因不良於行,長年臥病在床,委託哥哥協助售屋換救命錢,希望透過地政士協助向法院聲請「宣告監護」遭拒。地政士指出,妹妹意識清醒不符合宣告監護要件,此事只要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到府服務」即可解決。(陳韋帆)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總部選址塵埃落定,台北市政府今(29)日證實,輝達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區域房市總算吃下定心丸,預期北投、士林將迎來短期利多,市場活絡可期。(陳韋帆)
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連4降,金管會9月資料顯示,不動產放款月減約100億元,放款比率降至25.77%,創今年新低,水位超過27%的銀行從年初11家減為8家,顯示系統性金融風險已逐步降低。(陳韋帆)
大師房屋與晴天旅遊宣布成立「晴天大師旅行社」,主打「賞屋是主菜,旅遊是甜點」的「賞屋旅遊」新模式,搶攻高端市場。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指出,現在豪宅市場不景氣,陶朱隱園的成交消息只是特例,無法提振市場信心,尤其媒體過度聚焦買家身份,更令人卻步。」(陳韋帆)
房市冷清,不動產受雇員工超慘!今年1~8月不動產業受僱員工「非經常性薪資」平均每月不到1萬4千元,房仲業中無底薪、主要靠佣金提成的「高專」首當其衝,房仲業也出現了轉職潮。(陳韋帆)
新北市萬里知名「翡翠灣太空玲瓏屋」一棟飛碟屋出售,日前開價1680萬,今(15)日則降至1528萬,據悉,屋主因人在國外不便管理,故委託房仲出售,房市專家則指出,該物件屬「特殊不動產」,買賣需待有緣人才有機會成交。(陳韋帆)
全台房市冷清清,據內政部不動產平台資料,2025年Q1全台購屋總價1328萬、年跌幅1.6%,但部分縣市購屋總價持續攀高,年漲幅前五名中,六都僅桃園上榜,而基隆以21.5%領先其它4縣市的3.6~4.9%。(陳韋帆)
全台房價節節高升,租金同步急追,租屋族壓力倍增。根據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租屋CP值最高區為南港區與文山區。大樓華廈以南港區55.1倍、中正區47.0倍、文山區45.7倍居前三;公寓類則以北投區40.1倍、文山區36.8倍、南港區35.2倍為主。雙重排名中,文山與南港皆名列前茅,被視為最划算的租屋區域。(陳韋帆)
川普喊對中國加稅100%,引爆全球虛擬貨幣血洗潮,上百萬人爆倉、虧損上百億美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若虛幣持續崩跌,部分同時持有不動產者恐「賣房救幣」,市場可能出現斷頭屋潮。(陳韋帆)
房市冷風不減,全台戶長卻暴增還變年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今年Q1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年增近45萬人。六都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末。更特別的是,全國戶長平均年齡逆勢下滑0.25歲,台中市最顯著降0.46歲,僅台北市仍持續老化,微增0.14歲。(陳韋帆)
金融保險業今年在房市動作頻頻,不僅自用辦公,更積極鎖定精華區整棟商辦作收益型投資。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2025年金融業者最大手筆交易為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某開發公司聯手購入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總價達32.78億元,規模驚人。(陳韋帆)
實價登錄上路多年,仍有民眾為了提高貸款額度,與仲介、賣方協商「寫高價」,隱瞞真實成交金額。地政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蕭琪琳提醒,若登載不實,不僅地政士會被罰3萬至15萬元,當事人更可能觸犯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陳韋帆)
包租代管業蓬勃發展!內政部不動產平台資料顯示,今年Q2全國住宅租賃服務業家數達1947家,較三年前同期增加803家,成長70%。六都與新竹縣市中,新北市增加161家最多,但總數仍以台北市居冠,達380家。(陳韋帆)
央行專欄暗指「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爆業者怒火。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央行此舉「意在貶低房產業,合理化打房失效、房價越打越高!」他強調,科技業是外銷支柱,房地產則是內需引擎,兩者同樣是台灣經濟的雙核心。(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