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炒房加上房市急凍,換屋族房貸核貸件數每月跌破百件以下!根據央行公布數據,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間,全台本國銀行僅辦理2,142件換屋協處案件,等於平均每月不到百件完成「先買後賣、一年內出售」切結申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數字顯示換屋族多因貸款條件受限,選擇觀望,導致實際簽切結的件數極低。(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地面師(不動產詐騙)一條龍詐騙手法中,「地政士」經常成為關鍵角色之一。地政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子賢表示,其實要阻絕不動產詐騙情事,修正抑或重新函釋「土地法37條之1第3項、地政士法第49條和第50條」規定,就能大幅阻絕不動產詐騙之可能,籲請內政部盡速修法或重新函釋,還台灣人民一個朗朗乾坤。 (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買氣急凍!據實價登錄,2025年4月全國預售屋平均每日揭露僅111.3戶,較2024年同期的507.6戶暴跌逾7成,六都單日揭露量全面跌破30戶,買氣急凍、觀望情緒升溫。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直言,房市熱銷潮不再,市場轉為個案表現,房市景氣猶如「跳樓機」。(陳韋帆)
近年台灣地面師(不動產詐騙)橫行,台北市地政局與北富銀合作,將「地籍異動即時通」納入房貸流程,民眾申辦房貸時可同步申請此服務,於不動產異動時即時接收通知,防堵冒名申辦、偽造交易等詐騙手法,為財產安全築起第一道防線。(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不少投資詐騙還會引誘年邁長輩抵押房產,騙取借貸價金,導致房財兩失,事實上,內政部地籍異動即時通已上架數年,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功能」,聯絡人可以設定到2人,其中1人可以設定子女,協助長輩照看不動產安全。(陳韋帆)
日劇《地面師》走紅之後,台灣不動產詐騙案件也開始備受民眾關注!事實上,不動產詐騙在台灣早已發生多年,手法千變萬化。地政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子賢表示,「進行不動產詐騙,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一定會有設定抵押過程,也導致不少案件都稱地政士涉案,也導致不少人誤以為地政士有許多地面師,但地政士其實是保護民眾不動產的守門員之一,其誤會之大必須釐清!」(陳韋帆)
近年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動輒造成數千萬元財損,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地政士涉案,被受牽連,地政士也出現被汙名化跡象,對此,地政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子賢表示,「全國約1.1萬名地政士,而實際涉案並被判刑者,比例不到萬分之三,實際上地政士是不動產詐騙的守門員,監守自盜者實為極少數,但也籲請全國地政士共同打詐,一起降低社會詐騙事件發生的可能。」(陳韋帆)
限貸令重擊房市!今年Q1全國新增房貸核准件數僅3.56萬件,較2024年同期的5.48萬件大減約2萬件,創下近7年新低,而房市買氣也從2024年Q2的高點6.5萬件急轉直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央行於2024年9月啟動第7波限貸後,壓縮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導致貸款件數從Q3起連3季下滑。(陳韋帆)
台北市危老案核准件數已達1,006案,寫下新的里程碑,雖然危老政策推動成效顯著,但也出現137件失效、失效率約14%。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成本飆漲、銀行無法增貸,都是造成工程停擺的主因。(陳韋帆)
近年興起詐騙投資與地面師,但到底詐團如何行騙?一名讀者向《三立新聞網》表示,自己家人就親身經歷,詐團利用阿嬤想幫子孫多留些錢的心,用投資詐騙的手法,把阿嬤的棺材本、房子全部騙光光,當子女發現時為時已晚,只希望透過向媒體分享,讓看到文章的人有所警惕,避免受害。(陳韋帆)
興富發(2542)今(5)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於全台推出14案、總銷1,835億,其中,住宅1,014億、商辦820.8億,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台灣正處於AI發展帶動的黃金十年,經濟、薪資將同步成長,不動產也會因此隨之增值,所以現在就是買房最佳時機。(陳韋帆)
打炒房政策打住不打商,商業不動產交易相對穩定,林口知名林口知名影視片場「阿榮片廠」以總價2.1億出售,原經營團隊續留場內。房仲表示,近期「售後回租」交易模式受企業青睞,不僅資產活化、資金靈活,也讓買方穩收租金,成為買賣雙方雙贏的操作策略,推測是採「售後回租」模式處理。(陳韋帆)
新北市中和區房價創高!預售案「漢皇方圓」成交價揭牌,據實價登錄,最高成交單價122.03萬,超越永和、新店、三重,直追首善之都板橋。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該預售屋衝到122萬,主要是具『好口碑』、『優良區段』等條件,而漢皇建設是中永和老字號品牌建商,擄獲在地客的認同,接下中永和『大陳義胞』(大陳都更案)、『秀朗橋北側重劃區』,預計將是下一個破百萬房價的區域。」(陳韋帆)
景氣差,地面師事件(不動產詐騙)更加頻傳!近期「爛尾樓、買賣詐騙、投資詐騙」越發頻傳,《三立新聞網》彙整兩大類型不動產詐騙類型,以及防範方式,提醒讀者避免受騙,保護自己身家財產。(陳韋帆)
房仲業績谷底小反彈!5月底到來,國內主要房仲住商機構、永慶、中信、台灣房屋本月成績單,業績皆呈現月增年減,月增幅5.8~10.6%不等、年減幅27~47.6%。《三立新聞網》彙整各家房仲看法,「大環境依舊不利房市,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台股、經濟震盪,國內房貸管制仍嚴,買方觀望氣氛濃厚,而5月出現買氣反彈,成交速度還是取決屋主降價幅度,只有降價才能促使買方購屋意願提升。」(陳韋帆)
高雄受惠國家政策加持,半導體產業鏈及5G AIoT群聚,交通、BOT案等重大建設利多發酵,全台一級建商看好高雄未來發展潛力,紛紛搶進卡位優質土地布局,不僅活絡高雄房市,成為五都之最,更讓土地成交價格屢創新高,據戴德梁行公布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台灣土地市場首季成交561億元,綜觀前十大成交案來看,第一名就在高雄。
輝達(NVIDIA)總裁黃仁勳宣布輝達總部設立北士科T17、T18,北士科在哪?房價又是多少?引起許多人關注,其實北士科重劃區就位於承德路五段東西側,房價部分,房仲指出,「北士科預售屋均單價約111萬/坪,個案最高單價已站上1坪143.9萬,輝達宣布進駐後,有望挑戰1坪150萬以上。」(陳韋帆)
全國預售屋買氣連3個月賣不到5千件,創4年新低!據實價登錄,今年3月預售屋揭露件數僅4,300件,已是連續第3個月低於5千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自去年918打炒房後,買氣就已冷淡迄今,目前來看,市場已轉向健康的自用型市場。(陳韋帆)
台灣上班族跟蠟筆小新的爸爸野原廣志一樣慘!據聯徵中心資料,全國2024年Q3平均房貸期數317期,等於平均每位房貸族債償年期達31年多,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六都與新竹,通通超過26年,購屋負擔越來越沉重。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長年期房貸每月還款少但總繳利息高,尤其近年民眾使用寬限期狀況普遍,要留意寬限期後償還本金壓力會增加。(陳韋帆)
房市翻轉,全台卻迎來開工高峰!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住宅開工量3萬3,232宅,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無論房子賣好賣壞,都是同樣的限期壓力,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陳韋帆)
台灣步入超高齡化社會,不動產「贈與、繼承」越來越常發生,如果父母想把房子傳承給子女,該怎麼做最好?近日有疑似房仲或地政士推薦消費者進行「履約保證」(簡稱履保)可作為買賣金流證明,專業地政士則指出,「親子關係買賣,基本上沒有履保必要,而且國稅局又不是傻瓜,針對金流及資金來源調查就能知道是否有買賣,所以履保有助證明買賣關係,不過是賺錢話術罷了!」(陳韋帆)
房仲業進入寒冬,倒店、失業潮恐降臨!據內政部資料,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9,256家,再創歷史新高,比全台分駐所、派出所1,491家還多出6倍,不過,隨房市翻轉,展店速度明顯已經放緩。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房市多頭時,不少人投身房仲業,業者也不斷展店吸金,如今買氣急凍,僧多粥少下,下半年若無轉機,恐爆大量倒店及房仲失業潮。(陳韋帆)
關稅政策持續升溫,市場氛圍轉趨保守,部分屋主為因應資金需求,考慮出售不動產變現。信義房屋旗下信義代書表示,在資產處分過程中,應特別留意交易時間差與稅務申報義務,以免衍生額外成本。(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