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日公布2022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318,101棟,較去年量縮8.6%,六都除台中增加1.4%外,其餘縣市均明顯減少。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2022年在全球央行連續升息,經濟表現不佳,國內又有打房政策等因素,表現不盡理想,同時也成為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首次下滑,在前景不明下,2023表現恐更糟。(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去年底三讀通過,引起房市動盪,相對住宅市場的悲觀,建商似乎依舊看好「商用不動產」!信義全球資產表示,不少建商已在推案上進行策略性調整,轉攻辦公室、廠辦類大樓,空置率持續下滑加上新案進場下,可望帶動整體租金行情,2023年趨勢整體商辦市場將朝向租金緩漲、供需漸穩的方向發展。(記者:陳韋帆)
PTT網友發問「台灣是什麼天堂?」,文章發出後短短5小時內,回應就出現了「炒房」二字10次,佔比頗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2022台灣房價所得比高達19.73倍,全球18名,加上近2年全台房價暴漲2~3成不等,部分區域甚至翻倍,網友這樣說,不讓人意外。」(記者:陳韋帆)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近日發布2023年亞太區不動產市場展望,分析從總體經濟層面到2023年不動產市場的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率預計將超過8%,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亞太地區多數央行陸續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膨,導致經濟成長將不可避免地放緩。(記者:陳韋帆)
文 / 住展雜誌今年受全球升息、漲價通膨、後疫情、國內央行緊縮貨幣等影響,股房兩市深受波及,唯房市以長期保值與自住需求等特性,加上近年土地、營建成本提高...
台中14期土地自2020年完成配地以來熱度不輟,挾最大規模重劃區的優勢,吸引建商群起獵地插旗,總計2021年至2022年H1,14期土地交易規模就突破400億。不過,信義全球資產公司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指出,「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14期重劃區土地交易已明顯受到抑制、交易放緩,建商布局方向明顯改變。」(記者:陳韋帆)
地產顧問公司萊坊發表2022年第二季「全球城市豪宅指數」,年漲幅部分,冠軍由杜拜三連霸奪冠,其次為馬尼拉、吉隆坡;台北則是拿下全球第16名、亞洲第三名,亞洲部分輸給首爾與東京,足見台北豪宅漲勢與國際城市比較,依舊驚人。(記者:陳韋帆)
由沙士比亞改編並搬上舞台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愛情故事,堪稱是全球最佳城市再造與行銷,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湧入義大利小城維洛納,爭看小說中的茱麗葉故居,還逼得當地市政府努力找出符合小說裡的建築,更增建了陽台,以滿足瘋狂旅客們踏上茱麗葉家陽台、留下紀念照片的心願。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進到台灣後,也出現了幾例「居家隔離」期間過世的案例!也開始有人想知道,這樣是否算凶宅?若是租的房子,親人要賠償嗎?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表示,邏輯上不算凶宅,但若真的上了法院,是否會判賠,根本還是未知數。(記者:陳韋帆)
信義全球資產觀察台中市土地交易趨勢,統計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台中市土地累計交易規模達1,560億元,若以土地面積區分,其中千坪以上的土地交易總額為1,123億元,佔整體規模72%,未滿千坪的土地交易總額為437億元,佔比雖較低,但2020-2021年已連兩年都單年破百億。(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Q2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悉數走漲,且各縣市平均年漲幅持續擴大;其中又以桃、竹等地漲幅最大,新竹房價猶如煙火一飛沖天。另,台北市已攻克百萬元/坪大關,房價水準狠甩其他縣市。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雖然Q2為多事之秋,包括本土疫情大規模爆發、央行連續升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加深,使得經濟前景籠罩在不安的氛圍當中。(記者:陳韋帆)
台北信義區有著國際上無可取代的政經地位,不僅台北101建築揚名全球、更吸引許多國際企業總部進駐,白天時尚優雅,晚上璀璨迷人。走在信義商圈宛如置身於紐約曼哈頓,精品、美食、酒吧林立。以往信義區新建案幾乎都是頂級豪宅天下,總價動輒上億元起跳,每回有小坪數產品釋出,都是市場上非常搶手的標的,若是緊鄰捷運站更是雙重鍍金。
疫情持續肆虐引爆的通膨危機,讓全球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台灣房價也在民眾搶進下一路狂飆,六都整體平均房價在短短1年內就漲了近1成。展望未來,各地已突破歷史新高的房價是否有可能再創高峰?在政府積極出手打房下,何時才是買房好時機?未來的房市潛力區在哪裡?且聽專家這樣說。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去年全台工業地產逾1600億元,為2011年統計以來新高,而且連續四年增長、連三年突破1千億元,相較2020年,去年增幅高達約27%。高力國際指出,過去兩年的美中矛盾及新冠疫情反而使台灣享受產業紅利,由電子科技業領軍的製造業更受惠於全球供應鏈重組之轉單效應而蓬勃發展,外銷訂單金額創下新高,為了因應產能擴張更是積極於全台獵地擴廠,也大幅推升工業地產交易價量俱升。(記者:陳韋帆)
在華人城市裡,台北市的信義與大安區是公認最宜居的城區,分別代表繁榮與親自然的城市生活,吸引富裕家庭入住,也順勢創下台灣最高房價。
商辦竟然越老越值錢?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指標商辦中屋齡30年以上的大樓,竟有6棟大樓交易單價站上百萬,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指出,這些單價達百萬等級的老商辦,雖然屋齡高,但因位處核心區位條件,原本就是區域指標大樓,加上商圈空置低且企業需求高下,價格反而有所支撐。(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對環境的影響,似乎遠比所想像的巨大。仲量聯行最新報告《城市與不動產脫碳》顯示,亞太區不動產業平均已佔總碳排放量的60%,遠超過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目前估計的40%。這項針對全球32個城市中心的研究指出,亞太地區一些最大的商業中心,如東京(73%)、首爾(69%)和墨爾本(66%),碳排比例甚至更高。 (記者:陳韋帆)
受到低利率環境與熱錢效應影響,近2年房市一片大好,房地產在通膨快速升溫的預期心理下,保值抗通膨的資產特性成了民眾投資置產的心頭好,自去年疫情後甚至掀起一波搶買潮,帶動各地房價收復自2014年房市反轉以來的歷史新高,但也再度引來政府大動作打房。
面對全球嚴峻的通膨情勢,央行在3月升息一碼,並宣告貨幣政策已經趨於僅縮,未來國內可能也要開始面對一波升息循環,根據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資料顯示,國內已經連續157個月房貸利率低於2%,國人已經習慣低率環境,加上房貸金額越貸越高,先前央行不斷提醒利率不會永遠這麼低的警示,正要開始應驗。(記者:陳韋帆)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外媒《每日房貸新聞》報導,受到聯準會祭出緊縮貨幣政策,加上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急速攀升,平均利率來到5.02%,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房貸利率首度突破5%大關。
面對全球嚴峻的通膨情勢,央行在3月升息1碼,並宣告貨幣政策已經趨於僅縮,未來國內可能也要開始面對一波升息循環,根據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資料顯示,國內已經連續157個月房貸利率跌破2%,國人已經習慣低率環境,加上房貸金額越貸越高,先前央行不斷提醒利率不會永遠這麼低的警示,正要開始應驗。
國際地產顧問公司萊坊發布最新一期「全球豪宅指數」,全球主要46個城市,2021年Q4共有38個城市豪宅價格走揚,平均年增幅為9.8%,再創新紀錄。第一名由杜拜漲幅44.4%奪下,莫斯科則以42.4%位居亞軍,台北則以18.9%拿下全球第六,若僅論亞洲區域,僅輸首爾,排名亞洲第二。(記者:陳韋帆)
後疫情加上近期俄烏戰役影響,持續干擾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眾所周知,油價與鎳價急速竄升,連帶推動相關物價飆漲,伴隨進行中的地貴、料漲、缺工,使得整體營建成本無法回頭。業內人士指出:這兩年來營建成本起碼上揚了40%,建商正式邁入微利時代,以往戲稱電子業「毛三到四」的說法現在亦適用在建築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