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高不可攀,但仍有低總價選項!《三立新聞網》蒐集網路售屋資訊,發現西門町套房僅399萬即可入手,不過,觀察條件高屋齡、小坪數套房。專家指出,此類房屋過往大多是投資出租、等待都更用,高房價下自然也可買來自用,但無論如何,一定要留意裝修、房貸、凶宅等問題。(記者:陳韋帆)
房價飆漲壓垮購屋族!根據聯徵中心與勞保局最新數據,台北市上班族平均月薪5.46萬元,卻繳不起月付8.05萬元的房貸,差額高達2.59萬元,成為全台房貸負擔最沉重城市。台灣房屋分析,若無雙薪或家庭支援,單靠一己之力難以立足北市,民眾紛紛「脫北」轉向外圍購屋。(陳韋帆)
新建案公設比屢創新高,除因應消防、建築等法規設計,部分建商更透過規劃多元甚至浮誇的公設,藉以提升產品賣相、拉高房價。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這些華麗公設經常淪為「蚊子設施」,不但無法提升居住品質,還增加管理與維護成本,對住戶構成不小的財務壓力。
房市盤整風暴席捲台中!住商機構統計2025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扣除交易稀少區後,台中市22區中竟有13區房價年減,海線、山線與蛋黃區齊跌,龍井區年跌幅達11.2%最慘,沙鹿與東區緊追在後,連北屯、西屯、南屯等指標區也全面鬆動。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直言,現階段能成交的,多為價格實在、屋主願讓利的物件,市場氛圍已出現明顯反轉。(陳韋帆)
雙北市房價出現明顯修正,尤其台北市蛋黃區與新北市蛋白區成為此次跌價重災區。根據住商機構觀察2025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資料,雙北共有9區房價較去年同期下跌,新北市泰山區年跌8.1%居冠,台北市信義區年減5%、松山、大安區也同步下修。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賴志昶指出,市場氣氛保守,買方回歸理性不追高,是價格調整主因。(陳韋帆)
2025年台北房價飆破2621萬元,房貸負擔率高達148%。新北、台中月薪也無法全額繳清房貸,年輕人購屋壓力創新高。新竹雖高薪仍難逃負擔過重。
新北市竟然還有1間25萬的套房!擁有24萬粉絲的作家「藍白拖」在臉書分享一房屋廣告,只要25萬就能買到新店「花園新城翰林樓」8坪套房,引起網友討論。《三立新聞網》循線找到廣告業者,發現只是誤會一場,25萬非屋主開價,而是法拍標售底價,且物件已以101.4萬標脫,專家表示,「法拍業者經常會以底價廣告吸引買家上門,與一般房屋買賣不同,經常造成民眾誤會,但該物件確實相當便宜。」(陳韋帆)
房市買氣爛半年了!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6月買賣移轉棟數,持續在低谷徘徊,統計今年1~6月,六都總計100,202棟、年減26.6%,顯示房市極度不熱絡。《三立新聞網》彙整各家房仲看法,「今年上半年房市買氣低迷,交易量創近9年次低,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雖有局部新案讓利,仍難扭轉買方保守心態,加上限貸政策與高房價壓抑出手意願,成屋議價空間擴大,整體市場已進入盤整修正階段。」(陳韋帆)
房仲業持續處於低潮!6月進入尾聲,國內四大房仲「台灣房屋、永慶房產集團、住商機構、中信房屋」皆交出本月成績單,年減幅約3成6~5成不等,顯示二手屋買氣持續疲弱。《三立新聞網》彙整各家房仲看法,「台灣房市持續處於內憂外患,國內有央行限貸、房貸利率高,國外有川普關稅政策,以及俄烏、中東兩處戰爭影響,買方觀望情緒濃厚,價格持續盤整,短期無回升態勢。」(陳韋帆)
北北桃青年房貸十大購屋熱區出爐!據聯徵中心資料,北北桃近一年25~35歲青年房貸購屋戶數最多十大行政區,新北市占六區、桃園有四區,台北市則全部都都沒上榜。房市專家指出,台北市高房價,青年要靠自己購屋不易,所幸北北桃交通網絡趨於完善,相對便宜的青年自然往新北、桃園購屋。(陳韋帆)
房市信心持續探底!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資料,2025年6月「購買房地產時機」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94.62點,月跌0.57點,連續4個月落在100以下的悲觀區間,亦創58個月新低點。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指出,房市Q2受到產業外移、國際貿易戰與央行信用管制等多重利空衝擊,下半年是否回溫,得看「授信、關稅戰、利率」三大關鍵。(陳韋帆)
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台公告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高達7.2萬筆、建物近5萬戶,估計總價值逼近992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沉睡資產」。台灣房屋日前舉辦「財富傳承講座」,探討高齡化與房價飆漲,指出「資產傳承」已成全民關注議題。講座上專家提醒,若未及早規劃,不僅衍生繼承糾紛,還可能面臨高額稅負與財富流失。(陳韋帆)
房市不景氣,坊間傳出房仲化身地面師,對準買方「斡旋金」下手,透過話術誤導買方「下斡」後開始不理不睬,待買家要求「退斡」時,以「屋主已降價」等理由誆稱買方反悔需付違約金。房市專家提醒,購屋過程中一旦碰到斡旋金收取後「冷處理」或反覆推託,消費者就應高度警覺可能落入陷阱。(陳韋帆)
凶宅定義經常讓人霧煞煞,尤其是「墜樓事件」更難判斷!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依照法令及市場共識,屋主持有期間若發生「非自然死亡」,房屋就可能被視為凶宅。但實務中「事發地」與「死亡地」不一致,常引爭議,事實上,法律並未將「凶宅」入法,若發生糾紛對簿公堂時,還是得看法官的自由心證。(陳韋帆)
全國房貸壓力居高不下,「平均房貸期數」連兩期歷史高峰!據內政部不動產平台資料,2024年第四季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達317期,與前一季齊平,連兩季處於歷史高峰。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高房價下,民眾傾向拉長還款期限以減輕每月財務負擔,也導致房貸越還越久,期數居高不下。(陳韋帆)
台中市政府今(26)日辦理區段徵收配餘地標售,共釋出17筆標的,總底價近520億元,主力集中於水湳經貿園區,其中逾半為面積上千坪的精華地塊,卻僅收到3封標單、標出3筆,標脫率僅17.6%、溢價率僅3%,雙創近年新低。房市專家指出,台中市府此次標售雖釋出「壓箱寶」土地,但在限貸令與高利環境夾擊下,建商信心不足,土地市場冷清。(陳韋帆)
全台三鐵共構車站房市交易熱度揭曉,永慶房屋統計實價登錄,全台「三鐵共構」各站近一年周邊1公里「二手屋交易」狀況,板橋車站內住宅成交量高達540件,全台最夯,反觀高鐵台南站僅9件,敬陪末座。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高鐵台南站雖有沙崙智慧科學城與三井Outlet加持,但因周邊尚處開發初期,房子大多還沒蓋好,二手屋交易自然低落。(陳韋帆)
台北市「中古小宅」平均成交單價逼近200萬元!實價登錄顯示,屋齡19年的「法意大樓」12坪套房,今年3月以2338萬元成交,單價199萬元,刷新社區紀錄,同步創台北市歷史次高記錄。台灣房屋統計歷年小豪宅單價前五名,全數集中在大安區,最高為「冠德安沐居」每坪202.4萬元。房市專家指出,金華地段、優質學區與挑高空間,是小宅飆出豪宅價的三大關鍵。(陳韋帆)
房價高漲、購屋自備款門檻不斷墊高!據聯徵中心資料,2025年Q1七大都會區「銀行房屋平均鑑估值」,5年暴漲2百~8百餘萬,購屋自備款也必須準備更多,其中又以新竹市最慘,晚5年購屋須多自備271.8萬元(房屋鑑價平均1戶貴逾8百萬),增幅居冠。大家房屋賴志昶表示,房價仍處高檔、貸款成數收緊,購屋人需預備更多資金以因應資金缺口,避免貸款不足產生違約風險。(陳韋帆)
中信房屋發布2025年第2季《中信宅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當前購屋態度趨於保守,高達81.6%認為理想購屋時機需再等一年以上,反映買氣信心尚未回溫。專家分析,國際政經不穩與國內打炒房政策未鬆綁,皆加劇市場觀望氛圍;其中有60.9%民眾盼放寬房市管制,顯示政策壓力成為交易遲滯的關鍵因素。(陳韋帆)
房市在限貸令下降溫,青年卻成為買盤主力。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台35歲以下購屋族貸款占比達33.2%,其中台南、高雄青年占比雙雙突破36%,創近六年新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新青安貸款條件寬鬆,加上中南部總價帶相對親民,是青年進場的關鍵因素;台北則因「富爸爸效應」,青年購屋比例六年來增幅居冠。(陳韋帆)
全台預售市場「小宅化」分佈出爐!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以20-30坪為交易主流,占比近4成,觀察20坪以下房屋交易占比,台北1成6最多、新北約1成2居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大台北因高房價、高公設,預售屋普遍僅規劃小2房,反觀新竹因竹科效應、購屋力強,逾20坪購屋占比達7成5,與六都形成強烈對比。(陳韋帆)
央行打炒房加上房市急凍,換屋族房貸核貸件數每月跌破百件以下!根據央行公布數據,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間,全台本國銀行僅辦理2,142件換屋協處案件,等於平均每月不到百件完成「先買後賣、一年內出售」切結申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數字顯示換屋族多因貸款條件受限,選擇觀望,導致實際簽切結的件數極低。(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