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近日發生新店錦繡社區、碧瑤社區2山坡住宅擋土牆崩塌危機,市府進行多次撤離,影響達54戶、136人,在市府搶災下災情已逐漸穩定,但工務局也將對社區開罰,房市專家指出,該社區房價本就不高,如今恐怕會更慘。(陳韋帆)
國家住都中心宣布,中央社宅第4季開放線上申請,共釋出7案、1,831戶,申請至11月25日截止。除高雄4案採「同行政區合併招租」便民措施外,針對婚育家庭更提高20%配比,並推出雙北2案「婚育宅專案」,為婚育族群減輕租屋負擔。(陳韋帆)
新北市連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豪雨不止,新店錦繡、碧瑤社區間擋土牆坍塌風險升高,新北市政府今(28)日清晨擴大預防性撤離4戶19人,目前累計撤離達53戶、136人,市府強調以居民安全為最高原則,持續嚴密監控現場變化。(陳韋帆)
房市持續低迷,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創八年新低。根據統計,114年1至9月年減27.9%,其中台北、台南續創八年最低,新北、高雄更寫下近九年新低紀錄。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政策利多有限、資金緊縮持續,全年交易量恐難守住27萬件大關。(陳韋帆)
連日暴雨狂襲新北,二重疏洪道近日出現淹水災情!轎車受困於積水路段,泡水畫面怵目驚心。部分網友熱議「這下第二行政中心房價要跌了吧?」專家則指出,「淹水區域是在疏洪道內,車子別停裡面就好,影響房價機率不高。」(陳韋帆)
房市買氣持續探底,今年六都家戶購屋比全面創下十年來最低或次低紀錄,台北市僅百戶中一戶買房。房產業者指出,打房政策、限貸與高房價三重夾擊,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氣降至冰點。(陳韋帆)
新莊「中美公寓都市更新案」於10月18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禾蓮開發主導推動,新北市政府與新北住都中心共同輔導參與。該案原為屋齡逾50年的海砂屋社區,經多年整合與公私協力,今日正式動工。(陳韋帆)
房市盤整期仍有熱區?據統計,大台北2025年有5條路交易量較2022年逆勢成長,包括板橋民三路三段、淡水坪頂路、新莊中和街、板橋金門街、內湖文湖街。專家指出,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部分區域持續接受外溢剛需買盤,但整體來說已相較2024年冷卻。(陳韋帆)
桃園知名豪宅建商京懋建築宣布插旗新北鶯歌鳳鳴重劃區,京懋鳳鳴案(案名未定)基地近2,000坪、總銷約65億元,為區內近年最大個案,規劃2~3房產品,每坪預計開價55萬元,主打小家庭宜居,預計11月下旬開賣。(陳韋帆)
北台灣新建案推案力道驟減!住展雜誌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新成屋與預售屋總推案量僅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達32.6%,與去年破兆元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市場冷清已成建商共識。(陳韋帆)
新北市永和大陳都更單元6即將開賣!近期網路及大型廣告看板陸續出現「漢皇River Sky」,主打永和水岸,簽訂88萬起,據悉,建案目前進入最後籌備階段,但正式價格尚未定案,專家則預估,以目前永和房價,估1坪將破百萬。(陳韋帆)
全台高齡化問題持續惡化,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全台「老年人口居住宅」達85萬宅、「獨老宅」達65.5萬宅,兩項數據相較十年前幾乎翻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這波「高齡海嘯」已不僅是社會議題,更將牽動未來房市的供需版圖。(陳韋帆)
輝達尋覓台灣總部用地出現變化,原先台北市府提出的T12與松機南側備案,因面積不足與限高限制,恐已遭排除。由於輝達已於10月7日正式致函經濟部,尋求協助盤點可行地碼,經濟部承諾將在10月24日前回應。節目進一步指出,北市主推的北士科T17、T18地號雖仍保留選項,但爭議未解,加上新北、林口高鐵A9站周邊等替代方案浮上檯面,使輝達總部落腳地點出現變數。
「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但房價走勢卻出現了分歧,據實價登錄,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預售屋下跌、中古屋上漲,新北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微漲,其它縣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則出現下跌修正。(陳韋帆)
新北市土城新建案「松陽馥麗」今(8)日舉辦公開記者會,業者指出,房市目前受制限貸令、川普關稅政策影響,銷售確實不易,不過該案位於新北房價凹陷區,鎖定自住買盤,7字頭價格、48萬簽訂、送裝修,仍具一定競爭力。(陳韋帆)
中悅建設集團看好台商回流與AI產業帶動的商辦升級潮,積極布局桃園與新北商辦市場,總案量上看千億元。旗下最新亮相的桃園青埔「中悅ITC商貿大樓」,以高規格打造「會呼吸的綠奢豪辦」,導入智慧感測系統與ESG節能管理APP,總銷約50億元,預售階段即全數完銷。(陳韋帆)
對於租屋族而言,捷運是重要條件,尤其雙捷交會站更受青睞。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捷運交會站周邊租金,中山站每坪單價衝上2000元,奪下最貴交會站;新北產業園區站租金最親民,每坪879元,成為唯一低於千元的捷運交會站。(陳韋帆)
新北市整維補助新法上路,放寬同意比率至50%,補助比率最高達85%,上限1,500萬元。市府表示,修法納入弱層補強與電梯增設,盼能協助更多老屋延壽,提升居住安全。(陳韋帆)
全台一人戶長爆量,內政部統計2025年第一季達248萬8455宅,占設有戶籍住宅數31.4%,首次突破三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小宅化與囤房稅推升自用設籍需求,都會區成長最明顯。(陳韋帆)
新北第一環新建案房價衝上8、9字頭,部分民眾質疑為何不直接買台北市傳統低價區?事實上,台北市低價區北投、文山、萬華等新案早已破百萬,專家直言「不是不選北市,而是更買不起!」(陳韋帆)
板橋12層樓海砂屋林園天廈居民多年來期盼改建,在市府都更政策支持下,終於在8月29日審議通過,待後續核定後即將進入拆除重建階段,居民將告別長期居住於危樓的陰影,迎來新希望邁向安全無虞的新家園。
信用管制滿一年,雙北4區都更危老房價持續創高,萬華、中和皆出現122.2萬元高單價。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雖新建案買氣低迷,但都更危老案多精華區重建,房價創高,反映其區位、機能的強勁支撐力。(陳韋帆)
7月全台預售揭露量僅約2700件,跌破3千件大關,創下55個月新低,六都除台北、新北外,其餘四都年減幅度均逾8成,房市買氣急凍,市場進入全面觀望。(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