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旺季928檔期未見熱度回升!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北台灣10月房市平均每週來客組數12.9組、成交0.8組,仍有四成新案單週僅個位數賞屋或掛零成交。10月連假多、天氣不佳,皆影響看屋動能,不少案場銷售人員都出現了「打瞌睡」現象。(陳韋帆)
房市冷颼颼,年底仍有6個百億指標新案將登場,其中5案集中新北市、僅1案在桃園。專家指出,新北因地段廣、剛需強,且持續吸收台北外溢買盤,自然成為北部推案主力。(陳韋帆)
美國總統川普擬推50年房貸,引發全球熱議。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50年房貸會讓年輕人「房貸未清,人生已過半!」且銀行風險極高,從日本、英國經驗來看,無論是美國或台灣想推50年房貸,皆難施行。(陳韋帆)
商仲女王朱幸兒重返商仲市場,開創「和氏璧國際」並擔任創辦人及策略長,為商仲市場投下震撼彈,牽動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6千億元市場大餅。她說,「台灣人也要有自己的專業顧問公司!」(陳韋帆)
台灣人超會存錢,截至6月底全台存款餘額達62.4兆元,10年增加約6成,但房價漲勢更猛,新案行情翻倍上漲。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再會存也沒房價漲得快,新竹就是最典型的範例,存款漲1倍,房價卻漲了1.5倍。(陳韋帆)
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逾65歲,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台灣租市「年齡歧視」是常態,因為房東們怕老人在屋內「孤獨死」,也導致許多高齡租客淪為下流老人,但隨高齡人口占比持續攀升,房東們恐怕早晚還是得認命。(陳韋帆)
建商小宅蓋得多,交易佔比也越來越高,今年上半年全台25坪以下小宅交易佔比達4成2,等於每10人逾4人買了實坪不到15坪小宅。專家直言,「建商近年狂蓋小宅,原因就是投資客多、剛需買不起正常坪數的人更多。」(陳韋帆)
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首戶賣出,1坪單價395萬,事實上,陶朱隱園首戶出售消息,房產界大老、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早在10月3日就有預言,出乎意料的是,創近400萬單價,一舉打破台灣豪宅房價史上最高紀錄。(陳韋帆)
全台房市交易量驟降,被視為房市風向球的928檔期銷售個案數與總銷金額亦雙雙減少,總銷金額較去年大幅減少近3成;與房市未來興衰息息相關的另一大指標—建商購地積極度,也與過去幾年大不同,包含多位建商大老都紛紛喊話:暫不買地,可見對未來房市景氣的預期相當保守。
內政部近年欲推實坪制,台灣虛坪到底多可怕?據統計,六都2025年Q3「預售屋主建物佔比」(得房率)除高雄52.5%,其餘五都皆不到5成,換言之,花1千萬買30坪房子,實坪僅約15不到,等於500萬買的都非實際私人居住空間。(陳韋帆)
北台灣新建案推案力道驟減!住展雜誌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新成屋與預售屋總推案量僅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達32.6%,與去年破兆元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市場冷清已成建商共識。(陳韋帆)
新北市萬里知名「翡翠灣太空玲瓏屋」一棟飛碟屋出售,日前開價1680萬,今(15)日則降至1528萬,據悉,屋主因人在國外不便管理,故委託房仲出售,房市專家則指出,該物件屬「特殊不動產」,買賣需待有緣人才有機會成交。(陳韋帆)
全台高齡化問題持續惡化,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全台「老年人口居住宅」達85萬宅、「獨老宅」達65.5萬宅,兩項數據相較十年前幾乎翻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這波「高齡海嘯」已不僅是社會議題,更將牽動未來房市的供需版圖。(陳韋帆)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案生變,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北市府與新壽互踢皮球,中央態度消極,直到輿論炸鍋才驚覺事態嚴重,他說,「輝達案頻臨破局的四大錯誤恐重創台灣AI戰略布局。」(陳韋帆)
台灣水塔浮屍案件頻傳,社區飲水安全拉警報。近期台中、台北接連發生全棟喝屍水事件,震驚社會。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台灣長期採用屋頂開放式水塔設計,雖具低成本與供水便利,但缺乏安全防護,一旦出現自殺或惡意投毒,全棟住戶恐遭殃,制度與管理漏洞已淪公共風險。(陳韋帆)
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議會環境城市委員會一行6名議員今(22)日參訪中央興辦首案「萬華安居」,對其無圍牆設計、全齡友善設備及共融理念表示高度肯定,並認為台韓社宅交流將有助於回應雙方居住需求。(陳韋帆)
921大地震滿26周年,當年7.3強震奪走逾2千條人命,毀損逾10萬棟房屋。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直言,台灣耐震仍存隱憂,政府應加速老屋更新與耐震補強,同時提升新屋耐震標準並扶植新技術導入。(陳韋帆)
台灣金聯近期宣告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更公司後,今(11)日再度宣告將跨足包租代管業。董事長宮文萍表示,台灣金聯長年以實踐居住正義為己任,除平價宅、都更業務外,包租代管也將成為公司推動三大支柱,達「居住正義 永續三安」目標。(陳韋帆)
今年全球規模6至7地震發生頻繁,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主任郭鎧紋推估,全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台灣建築法規大幅修改於921之後,但觀念遠落後日本約22年,政府及民眾都應居安思危。(陳韋帆)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今年9月1日起,正式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並概括承受所有權利義務。台灣金連表示,相關合併作業均已順利完成交接,政策任務無縫接軌,將發揮「1加1大於2」的綜效,有效整合公股資源。(陳韋帆)
2025年Q2全台房市進一步降溫,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顯示七都全面下跌,其中新竹縣市跌幅最深達3.7%,台南2.7%居次。雙北公寓市場亦持續走弱,台北已連四季下跌,本季季跌幅擴大至3.2%,新北也同步下修,市場修正力道加大。(陳韋帆)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台灣到底有多大?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除了影響住宅信心外,預期工業地產也將受創,投資、自用力道預期未來數月將明顯減弱。(陳韋帆)
當全球經濟動盪、傳統產業受景氣波動衝擊之際,台灣有一個特殊市場逆勢成長,展現出驚人的抗壓力與長期獲利潛力—寵物殯葬產業。在這片藍海中,園區位於高雄大社的園惟寵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國土計畫法》全面上路前夕,取得南台灣唯一合法寵物生命紀念園區開發許可,為產業立下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