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預售屋房價持續走高,台北市1千萬總價以下預售屋早已絕跡,而2025年H1,新北市也只剩2%。房市專家指出,千萬出頭的「親民新案」快速退場,小資族將更難一圓購屋夢。(陳韋帆)
夏季電費6月將開始實施,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要如何省電省錢,是不少小資族每年必須面對的課題。居家達人特力屋表示,透過「冷氣搭配循環扇、關閉電器電源、更換LED燈、定期清洗家電濾網、利用物理隔熱」等五種方式,既可節省能源,1年還可省下千元起跳的電費。(陳韋帆)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預算僅千萬內購屋怎麼選?據實價登錄,依千萬內交易占比最高區域排序,前三名依序為萬華、中山、北投。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對於小資族而言,自用可以買在文山,又或者挑選新北市第一環,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陳韋帆)
本周是農曆年前最後一個周末,不少人忙著大掃除,但廚房的陳年油垢與浴室的黴菌水垢總是令人頭痛,清潔專家、宅更美清潔專員林芸靚表示,善用三大妙用小物:「小蘇打粉、奈米科技棉、熱水、牙刷」,讓家居清潔大掃除,可以更輕鬆省力!(陳韋帆)
房價不斷高漲,小資族要找2字頭預售屋越來越困難了!樂屋網統計近1年,南部5個縣市中的重劃區,發現只剩下台南「舉喜重劃區」、嘉義「高鐵特區」以及屏東「東新重劃區」有2字頭預售屋,高雄市預售屋更是全軍覆沒,價格全面站上3字頭。
隨著北北基桃大眾運輸網的陸續到位,讓許多在台北工作的民眾,外擴至桃園、基隆地區一圓成家夢,而兩個縣市相對親民的房價,消費者也更有機會輕鬆入手大坪數產品。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桃園市、基隆市坪數30坪以上且房屋總價千萬元以下電梯大樓的交易量前五名行政區。桃園市中壢區交易件數達639件,位居桃園第一,顯示消費者最有機會在中壢區以總價千萬元內買到3房大空間。
雖然雙北地區房價高,但是千萬預算入主雙北地區,並非不可能!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北市、新北市近一年房屋總價千萬元以下交易量前五名的行政區,並分析該區域中公寓及大樓的交易情形。台北市中山區精華地段套房千萬內可入主;淡水區則有機會千萬內買到3房大樓住宅。
月薪三萬可以買房?台灣房屋集團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全台年收入40萬以下的小資族,今年上半年房貸案件佔新增房貸12.4%,平均月薪約3萬的上班族,今年上半年平均背負房貸金額達878萬元,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2萬元,房貸壓力只升不減。
新青安上路讓不少首購族、小資族陸續進場,進而帶動市場買氣。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雙北地區總價低於1,200萬元的熱門購屋路段,以台北市而言,中山區最多路段上榜,林森北路更以93件的交易量拿下第一;新北市則以淡水區的路段最熱門,尤其北新路、學府路和新市五路三段都有破百件交易量。
房市竟然變成散戶天下!政府打炒房下,小資族卻開始勇於進場。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3年有6成房貸族「年收低於百萬」。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近年小宅成市場主流,此類物件入手門檻低,再加上去年有「新青安」加持,吸引不少小資族大膽入市。(陳韋帆)
永慶房屋列出11個捷運周邊,千萬內中古屋最熱的行政區!新北市集中於三重、板橋、中和、新莊,台北市則僅有「中山國小、新北投」兩站上榜,其中,中山國小平均坪數僅11坪,不過,扣除公設後,恐怕連10坪都不到,顯示預算有限的購屋族,似乎只能越住越小,鳥居化趨勢越來越明確。(陳韋帆)
大台北房價高昂,國民卻普遍薪水停滯不前,小資族買房往哪去,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2年前三季,年收60萬以下新增房貸數為11,882件,其中淡水區以971件成小資族首選,新莊區958件微幅差距居次,中山區以406件排名第十,成為台北市唯一進榜的區域。(記者:陳韋帆)
房價飆漲,想擁有一間房子有多難?根據永慶房屋統計,2022年新北市1200萬內低總價住宅熱門交易路段,前五名中,除第二名是中和景平路均單價50.8萬,其他第一及第三~第五都在淡水,均單價落於23~25.3萬。小資族大嘆,「想買一間房子真難,大家都只能選最擠或最遠的嗎?」(記者:陳韋帆)
高雄受台積電設廠效應,帶動房價一路飆漲,然而對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購屋門檻也越來越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雄年收入40萬元以下的小資族,新增房貸數量相較去年上半年略減1%左右,而小資族平均房貸金額從去年560萬元,到一年間提高至619萬元,增加約59萬元,遠超過一年收入!(記者:陳韋帆)
萬物皆漲!唯有荷包不動如山,小資族如何省下生活費,精打細算早已是必備課題,餐食費用能省則省、生活開銷斤斤計較,為的是想讓口袋能多點餘裕,日常生活中更是把「省錢」視為最高指導原則,但卻忽略在都市討生活的人們,身邊最值錢的其實是「空間」。
內政部公布的房價所得比,過去意味著「不吃不喝」幾年才買得起房,不過,近年調整成中位數計算後,參考價值似乎就距離上班小資族越來越遠。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指出,其實以目前北市房屋總均價2306.3萬來說,一個年所得71.5萬的單身上班族,就要不吃不喝32年才能買得起,與房價所得比數據相差達一倍。(記者:陳韋帆)
「萬物皆漲,唯有工資不漲。」在物價飛漲的年代,小資族們即使有調薪也不一定追的上通膨力度,許多民眾想靠投資股票等理財方式來增加收入。對此,有作家表示,投資這事情,沒有專家,「第一個功課是,先了解自己的個性」,看的危機來臨時,是否能處理跟承受。認為「以房養老」仍是穩健之道。(記者:簡浩正)
根據六都地政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去年全年的交易熱門行政區前5名落在桃園、北屯、中壢、板橋、中和,其中桃園區移轉量更破萬棟,而根據信義房屋統計房價資料,前3名的交易均價仍在2字頭,顯見房價親民條件仍是吸引小資族購屋的重要關鍵。(記者:陳韋帆)
學者章定煊被網友譏笑「不買房,只會發負面訊息。」對此,章定煊表示,「我如果中樂透,投資還是首選房地產,偏偏我與大家一樣都是小資族,買房子不僅要承擔風險、房貸,不動產還有變現性低的問題,倘若急用出售,無論賺或賠,仲介、政府都還是有錢賺,我當然不建議大家投資不動產。」(記者:陳韋帆)
對大部分的普通家庭來說,每一次買房都是人生中少數幾次的大筆消費,辛苦存錢最終都是為了殷切企盼了多年的理想家。有了一個家,但期望往往與荷包的深度無法符合,動輒上百萬的裝潢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令人擔心被坑,或被當成不懂設計、不懂施工的「盤子」。
自中國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以來,不僅造成人心惶惶也打亂產業動向,為遏止疫情蔓延,中國各省市祭出延長春假、延後開工、管制交通等防疫行動,此舉不單影響產能也衝擊整個運輸物流業,更不用說供應鏈受阻造成的連鎖效應,對各行各業無不造成莫大影響。
每年的6月至9月,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只要在除權息日的前一天買進股票,就可以參與除權息,也就是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除了要審慎評估個股的公司體質之外,殖利率之高低、後續是否能填權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呢! 現金股利就是公司將獲利中多餘的資金配發給股東,如果現金股利越高或股價越低,現金殖利率就相對越高。
誰是2019年的推案王?建商們又是靠哪些買家業績入袋?日前591新建案統整六都、新竹2019年各建商推案量,而住展雜誌今(5日)則統計北台灣10大建商,對照2市調數據,奪下2019年推案量冠軍的為寶佳機構。綜觀建商推案產品屬性與區位,顯見已經「棄豪宅客、擁抱首購族」,小資首購貢獻的買氣,為建商們衝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