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與中古屋勢必有價差,而價差最驚人的全台十大行政區中,各縣市以台中佔據一半最多,而過往非房市熱點的苗栗出現「竹南、頭份」2黑馬,成為5年差幅增長最快的2區。房市專家指出,台中近年新建案遍地開花,大量奪榜不意外,苗栗則是在竹科外溢買盤下大量推案,見證了竹科炒房團到哪,房價就漲到哪的奇蹟。(陳韋帆)
房市限貸令2024年無預警上路,房市買氣重挫迄今,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表示,除炒房族退潮,首購與換屋族也受到衝擊,貸款成數驟減,交屋資金缺口擴大,違約風險急升,全台觀望情緒濃厚,市場交易量快速下滑,今年買賣移轉創9年新低,購屋信心受政策重擊。陳韋帆)
房市限貸令推升購屋自備款壓力,五大行庫週轉金借貸明顯升溫。今年9月新增購屋貸款僅505億元、29個月新低,年減56.4%;反觀週轉金新承做達9,940.4億元、年增近2成,形成「房貸跌、週轉金漲」的明顯對比。(陳韋帆)
今年開工量高、預售量卻急凍!統計顯示,預售揭露前三季僅3萬戶,全年估只剩去年3成,但開工量卻預估達11萬戶,新建餘屋持續攀升下,房市賣壓也直線飆升。(陳韋帆)
今年第一季全台房貸件數年減36.3%,六都家戶購屋比更跌至十年低點,房市進入「寒冬」。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年底可能降息,也讓「該不該買房」的話題再度升溫。一名網友列出「3大利多」,坦言自己正猶豫是否要趁這波出手,於是求助前輩:「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嗎?」
全台房市買氣轉冷,法拍量卻更萎縮,上半年僅853件、年減20.9%,創2009年以來同期低點,北市僅拍出31件居六都最少。(陳韋帆)
房市中的預售屋買氣持續崩落,全台9月僅揭露2084件,創57個月新低,年減達75%。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預售屋滯銷情況擴大,部分開發商恐面臨現金流壓力,市場供需失衡。(陳韋帆)
房市大盤買氣落入谷底不斷創低,新北市泰山30坪以下房型成交房價卻持續上漲!在地房仲指出,雖然整體買氣低落,但小宅總價約6百~1千萬,正符合新青安貸額度,剛需力道為小宅房價撐盤。(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降溫,但天母指標豪宅「國泰天母」仍傳出獲利交易,屋主曾開價2.65億,今年8月以2.15億、8折成交,入手11年獲利3千萬出場。房仲指出,該屋成交價落在合理範圍,而目前豪宅市況受川普關稅戰、限貸令等因素影響,買家大多持續觀望中。(陳韋帆)
自2024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房市陷入冰封期,今年上半年全台住宅買賣移轉筆數僅4萬7,554筆,創自統計以來史上新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政策衝擊與房價高檔並行,導致買方信心重挫,買氣短期難回。(陳韋帆)
商仲女王朱幸兒重返商仲市場,開創「和氏璧國際」並擔任創辦人及策略長,為商仲市場投下震撼彈,牽動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6千億元市場大餅。她說,「台灣人也要有自己的專業顧問公司!」(陳韋帆)
房市買氣創8年新低!今年10月買賣移轉棟數月微增、年大減,統計1~10月未達17萬棟,創8年新低點。專家指出,預售屋交屋潮讓房市10月買氣出現假象回溫,實際買氣卻仍在谷底盤旋,隨預售屋持續交屋,年底恐爆多殺多降價潮。(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谷底盤旋,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年減13.51%,創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但月增5.69%。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指出,全台買氣最壞時期將過,未來半年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遞增」格局。(陳韋帆)
台北房市交易最旺十大捷運站出爐!據實價登錄,大台北總價1,500萬內中古屋交易,景安站交易量最高,海山站則可以買到最大坪數,而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此次僅中山國小站上榜。房仲指出,景安站近年在中和新蘆線、環狀線雙捷運機會下,買氣居高不下,奪冠不令人意外。(陳韋帆)
房市買氣在限貸令下急速萎縮,比較今年與去年9月19日信用管制前後,全台買氣全面量縮,六都中量縮最少的十大行政區,高雄、台南就包辦五席,新北市則僅中和、永和上榜,勉強位列第九、第十名。(陳韋帆)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總部選址塵埃落定,台北市政府今(29)日證實,輝達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區域房市總算吃下定心丸,預期北投、士林將迎來短期利多,市場活絡可期。(陳韋帆)
今年房市買氣有夠爛,9年最慘!據內政部資料,今年9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20,039棟,月減3.9%、年減高達32.1%;另統計今年1~9月,買賣移轉棟數共約19.49萬棟,創近9年來最低、有統計以來歷史第三低紀錄。(陳韋帆)
大師房屋與晴天旅遊宣布成立「晴天大師旅行社」,主打「賞屋是主菜,旅遊是甜點」的「賞屋旅遊」新模式,搶攻高端市場。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指出,現在豪宅市場不景氣,陶朱隱園的成交消息只是特例,無法提振市場信心,尤其媒體過度聚焦買家身份,更令人卻步。」(陳韋帆)
房市持續低迷,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創八年新低。根據統計,114年1至9月年減27.9%,其中台北、台南續創八年最低,新北、高雄更寫下近九年新低紀錄。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政策利多有限、資金緊縮持續,全年交易量恐難守住27萬件大關。(陳韋帆)
房市低迷,「先簽約再殺價」情事頻傳,有買方簽約購入含農舍土地後,竟主張未來若農地被徵收、農舍遭排除應折價,要求賣方讓利。地政士指出,農地若經區段徵收,原農舍土地將自動解除套繪,根本不存在折價問題,直言:「房市差,砍價理由百百款。」(陳韋帆)
2025房市走弱,仍有預售屋房價逆勢創高。如北投「潤泰之森」出現153.9萬元單價、中和「漢皇方圓」也有122.2萬元成交記錄。專家指出,今年大台北房市買氣冷卻創高價,出現「價量背離」現象,多集中精華區與品牌建商。(陳韋帆)
輝達(NVIDIA)進駐北士科拍板,新壽與市府確定解約!不過,輝達帶動的房市效應其實不如外界預期。近一年北士科鄰近捷運站中僅石牌站房價呈現上漲,其餘大多下跌。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房市受政策干擾影響,就算有科技園區輝達話題加持,買氣仍顯保守。(陳韋帆)
輝達總部案塵埃落定,新壽同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將T17、T18地塊歸還,結束長達四個月的僵局。房市專家指出,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為當地帶來三大利多,區域房市可望迎來新一波上漲動能。(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