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在台灣時間今(18)日凌晨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市場普遍預期將啟動降息。回顧歷史,降息往往牽動全球股市走勢,對S&P 500指數的影響更是關鍵。根據統計,自1973年以來,美股經歷13次降息循環,其中有9次在一年後指數上漲,上漲機率達 69%,平均漲幅約 4.9%。
降息並非保證股市大漲
根據《FRED》、《Bloomberg》歷史數據統計數據顯示,1973年、1981年、2001年與2007年的降息,股市不僅沒有上漲,反而在一年後大跌,跌幅介於14%至36%不等。這些年份幾乎都與經濟衰退、石油危機或金融風暴相連,顯示若降息伴隨景氣下行,資金再寬鬆也無法阻止股市下跌。
流動性回暖助推行情
相反地,在1980年、1982年、1984年、1998年、2009年等降息周期中,股市卻迎來爆發式反彈,一年後漲幅高達27%至36%。特別是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祭出大規模降息搭配量化寬鬆(QE),為全球股市掀起長達十年的多頭行情。
- 從 1973 年以來的 13 次降息,S&P 500 在一年後上漲機率 69%。
- 平均漲幅 +4.9%。
- 但並非每次降息後都能穩漲,例如 1973 年、1981 年、2001 年、2007 年降息後,一年內仍大跌超過 10%~30%。
- 相對地,1980 年、1982 年、1984 年、1998 年、2009 年等降息周期後,股市大幅反彈。
也就是說,降息後的「方向」取決於經濟背景:
- 若降息伴隨經濟衰退 → 股市可能下跌(例如 1973 年石油危機、2001 年網路泡沫、2007 年金融海嘯)。
- 若降息帶動流動性回暖 → 股市往往大漲(例如 1980 年通膨退燒後、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2009 年金融危機後的QE)。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左)與總統川普(右),降息決策成全球矚目焦點,市場正關注兩人立場交鋒,牽動股匯市走勢。(圖/右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左圖翻攝自facebook.com/federalreserve)
今年市場聚焦降息幅度
法人指出,本次Fed降息幾乎已成定局,關鍵在於幅度與後續降息步調。若僅象徵性降息1碼,可能被市場解讀為態度保守,股市反應有限;但若釋出連續降息訊號,將可能點燃新一波資金行情。
投資人應留意背景差異
專家提醒,歷史數據雖顯示降息後多數股市上漲,但並非鐵律。若降息背後伴隨經濟衰退或地緣風險,行情未必樂觀。投資人應將降息視為觀察指標之一,而非唯一依據,並留意短線波動與中長期趨勢的差異。
台股受牽動資金面
對台股而言,美國降息若帶動美元指數走弱、熱錢回流,將有利台幣升值及股市資金行情。不過若國際經濟疑慮升溫,外資態度轉趨保守,也可能影響短線走勢。法人建議,投資人宜以長線配置為主,避免盲目追高。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