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電梯品牌芬蘭通力(KONE)擴大布局台灣市場,積極搶攻新梯裝設與維保商機。通力台灣董事總經理劉繼然26日指出,台灣電梯市場年需求持續成長,至2030年預估產值將超過365億元。短線主打中高端商辦市場,長線則鎖定住宅更新需求,力拚市占率由5%提升至10%。他強調,通力將以智慧派車、AI預測維保與雙層電梯等技術搶市,但也憂心缺工問題,該司已投入產學合作培育在地人才。(陳韋帆)
潤泰新(9945)於今日(23日)召開114年股東會,潤泰創新去年合併營收為318億1,718萬元,合併淨利為199億48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6.07元。潤泰新董事長簡滄圳表示,「央行信用管制後,短線投資客退場,剩自住、置產兩大買方,政府也持續推動危老、都更,而潤泰擁良好口碑,仍具相對優勢。」(陳韋帆)
行政院今(27)日拍板通過「新青安」精進政策,在防人頭、炒作上將要求八大行勾稽把關外,亦將「新青安」修正為一人一生限貸一次。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限貸一次確實可導正利用新青安炒短線者,但如果強化『轉手』管制將更加有效。」(陳韋帆)
青埔房屋均價達4字頭,還能買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青埔在短線急漲情況下,明顯開始漲不動,投資客明顯已開始退離戰場,進入了『自住接盤』階段。」(陳韋帆)
預售屋炒房末班車已過!根據實價登錄,預售屋7月買氣剩約6千件,月減幅58%。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政府打炒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7月1日上路,炒短線買賣預售屋紅、白單的投資客們退潮,買氣明顯急縮。(陳韋帆)
短線炒房獲利驚人!根據永慶房屋統計,大台北區域近2年內房屋持有不到1年便轉售的案件,平均1件獲利逾180萬,其中價差超過20%占比高達39.2%,平均獲利280萬元。對此,永慶房屋表示,即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條例有望抑制炒作,但消費者仍需注意!(記者:陳韋帆)
短線炒房獲利高達277億!根據2022年Q2的房地合一稅,房地合一2.0上路一年,2年內短線交易高達近3萬筆,佔比房市交易量達26.7%,貢獻國庫逾102億元,以45%稅率回推,等於短線交易共獲利277億,平均單價獲利達76萬,相當驚人。(記者:陳韋帆)
打炒房也無法阻擋「短買短賣」?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台中豐原近1年出現了5筆短線交易,分別持有2~9個月不等,轉手就大賺90萬~240萬,其投報率最高達近37%,相當驚人。(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的花式打炒房尚未通過,財政部國稅局率先出手加嚴成本認定,舉例來說,1000萬總價的「預售屋換約」,假設獲利100萬,房地合一稅原本僅需繳納約31.5萬,現在則需約繳納42.3萬。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財部這樣的做法,可避免投客小賺就跑、短線炒作,有助於穩定市場交易。(記者:陳韋帆)
目前新北市有建設題材的地方,不管短線1年房價或長線5年房價,皆有不錯表現。根據學者以2019年12月「清華安富房價指數」回推5年與1年報酬率,若以5年數據來看,林口為負9.99%、汐止區負9%、八里負9.76%為新北最弱三區,最令人意外的是擁有機場捷運及人口紅利的林口,而汐止因捷運無期,入榜無懸念。
每次市場大修正,投資人就惶惶不安;市場反彈,又常蠢蠢欲動,其實只要抓住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無需擔憂短線漲跌,更無需避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