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114年第2季預售屋揭露2,319件,總成交金額484.3億元,整體交易量季增0.2%,金額卻季減6.6%。板橋區以451件、97.5億元蟬聯全市之冠,中和與三重交易則下滑最多。(陳韋帆)
台中捷運宅價差驚人!永慶房產集團統計發現,大慶站、水安宮站、南屯站的預售、中古屋價差超過80%,買預售屋30坪要多花800至900萬元,中古屋不僅省錢,室內實坪還大上許多。(陳韋帆)
房市急煞,2025年6月六都及新竹皆未破5千件,H1 1季交易量還不如去年旺季1個月。信義房屋指出,市場轉冷,且雙北外交易量縮減8成,市況從大好瞬間急凍情況罕見。(陳韋帆)
輝達5月下旬宣布總部落腳北士科後,北投房市買氣急速竄升,統計顯示,5、6月北市預售交易711戶,其中高達34%出現在北投,平均每3筆交易就有1筆來自當地。6、7月北投實價揭露達243件、總銷金額破百億元,逆勢成為不景氣中的房市熱點。(陳韋帆)
全台新成屋5年完工54.3萬戶,台中市占10萬戶居冠,買氣降溫供給續增,賣壓加劇,市場持續朝買方傾斜。(陳韋帆)
預售市場下修壓力浮現,李同榮示警,繼「換約潮、解約潮」後,下半年恐爆第三波「斷頭潮」,投資客多殺多風險升高,建議央行應選擇性鬆綁限貸,以免拖累市場信心。(陳韋帆)
房市翻轉,預售屋爛尾樓暗潮洶湧,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依循三步驟,一、查司法紀錄,二、看工地進度,三、查核信託帳戶,可大幅避開爛尾樓風險。(陳韋帆)
房市價量脫鉤,全台Q2新建案推案量下滑,專家指出,即使建商開價及成交價明顯趨緩,但各縣市漲跌各異,建商仍堅持價格,短期內難見明顯下滑。(陳韋帆)
今年預售市場交易量腰斬,價格卻未同步鬆動。六都預售屋交易量年減逾5成,僅台北市微跌0.6%,新北反漲近2成,形成價量背離現象。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房價修正壓力持續擴大,提醒購屋人留意三大潛在風險。(陳韋帆)
房市風向驟變,預售屋解約潮急速擴大!今年1~5月七都預售屋解約量高達986件、年增逾6成,4、5月連兩月突破200件大關,台中與桃園解約量並列最高,各達212件。學者章定煊指出,這波解約潮並非貸款問題,更可能反映投資客信心崩潰,房價恐進一步回修。(陳韋帆)
關稅戰陰霾未散,衝擊房市信心,七都預售屋解約量飆升至近千件,年增逾6成,4月起連2月突破200件大關。591房屋交易網指出,買氣轉冷導致短期投資客鬆動,未來若市場無法穩定,解約潮恐持續擴大。(陳韋帆)
高雄預售屋近5年暴漲超75%,單價大幅領先中古屋。永慶房產集團統計發現,價差最大前三區為前金區、鼓山區、林園區,前金每坪價差達65.6%、鼓山60.4%、林園55.1%,以30坪計算差價逼近600萬。(陳韋帆)
房市降溫,2025年5月預售屋揭露量僅3,153件,年減81%,創近年低點。雙北市年減約6成,相對抗跌,台中、高雄與台南減幅高達87~92%。專家指出,房市觀望情緒濃厚,建商推案轉趨保守。(陳韋帆)
知名房市市調雜誌《住展》的住展風向球6月亮出今年第4顆黃藍燈,分數僅39.9分,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持續低迷。住展指出,預售屋案場看屋少、成交更少,成交率僅剩約7%、100組才成交7組,隨推案量持續回升,待售案數持續處於高峰,賣壓持續攀升,而目前房市淡季「暑假、颱風與民俗月」將接連來襲,買氣恐再探低點。(記者: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買氣急凍!據實價登錄,2025年4月全國預售屋平均每日揭露僅111.3戶,較2024年同期的507.6戶暴跌逾7成,六都單日揭露量全面跌破30戶,買氣急凍、觀望情緒升溫。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直言,房市熱銷潮不再,市場轉為個案表現,房市景氣猶如「跳樓機」。(陳韋帆)
非六都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最高十區出爐!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與預售屋價差最高三區,依序為基隆暖暖、安樂,以及嘉義太保,差幅均逾80%。房仲表示,基隆預售屋飆漲,主要是受惠「基隆捷運」話題及雙北通勤人口移入,而嘉義太保的飆漲,主要是因為台積電封裝廠利多,推升了房價走高。(陳韋帆)
中和要變得更擠了!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Q1全台十大預售屋熱銷行政區,第一名就是中和,一季成交了638戶,等於1天成交7戶,另外,前十名中有六名是桃園市,代表房市景氣雖然已經翻轉,六都中最熱區域仍是桃園,至於南二都則沒有任一行政區上榜,據學者分析,台積電話題炒作話題已利多出盡,投資買盤退潮,展現真正剛需買氣的時刻,自然相較北部弱上不少。(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不振,北北桃「最低」房價卻依舊暴漲!據住展資料,今年已揭露預售屋最低單價,台北市80萬、年增20萬,新北市36萬、年增9萬,桃園24.3萬、年增5萬。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即使買氣不佳,地段佳的區域房價依舊不會出現明顯暴跌,大幅降價的建案則多屬個案,北北桃剛需旺盛,價格自然持續挺高。(陳韋帆)
全國預售屋買氣連3個月賣不到5千件,創4年新低!據實價登錄,今年3月預售屋揭露件數僅4,300件,已是連續第3個月低於5千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自去年918打炒房後,買氣就已冷淡迄今,目前來看,市場已轉向健康的自用型市場。(陳韋帆)
政府為遏制預售屋炒房風氣,2023年7月1日起預售屋禁止轉讓,當時不少建商因應當時潮流推出不少「先建後售」建案,時過2年,實價登錄也陸續出現購買建案後,轉手獲利的案例,1戶價差270~582萬,但也有少數賠售案例。專家指出,購買「先建後售」建案就是購買成屋概念,多數是自用導向,但近年房價大漲,故轉手案例也是賺多賠少。(陳韋帆)
台中十大預售、中古屋價差區域出爐!台中房市在近5年榮景中新建案林立,不少區域重劃區皆搭乘科技、建設利多,預售屋價格也一路飆漲,中古屋明顯反應不及尚未跟上。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則指出,目前在關稅帝君(川普)起乩下,房市進入盤整期,漲速過快的預售屋有機會下修,而中古屋漲速未跟上區域,反而有撐。(陳韋帆)
房子該買預售屋還是成屋?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2024年七都成屋、預售屋成交單價差距最小的十大行政區,結果發現,這幾區價差都不足5萬元,其中差距最小的桃園大園區去年預售屋成交單價為32.8萬元、成屋為31.3萬元,兩者僅相差1.5萬元,除了打破預售屋給人貴鬆鬆的印象,對不少購屋族來說,在同樣預算下,除非立即有居住需求,否則彈性付款、屋齡較新的預售屋可說更勝一籌。(陳韋帆)
台灣房市買氣糟透了!今年1~2月,僅揭露7千餘戶,創5年新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其實國內房貸之亂、央行信用管制,都不至於讓買氣糟成這樣,主要還是川普衝擊,想要房價下跌的民眾,可以感謝川普幫台灣打房,不過,如果這次台積電被搬走,恐怕不單單是房市問題,國內景氣也會大受打擊。」(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