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資金南向潮來了!今年1月金管會宣布調降不動產收益率標準,下降至2.545%,壽險業也在同月出現了多筆南部廠商辦、土地交易。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2022年起多次升息,導致壽險最低收益率上升至2.97%,持有商辦只能陸續脫手,金管會1月宣布調降最低收益率,也讓壽險資金有了出口,南部已揭露多筆交易。(陳韋帆)
金管會近日宣布一系列法規修正,允許主動式ETF及多資產被動式ETF的發行,為投資人帶來更多選擇和靈活性。首檔產品最快於2025年第一季上市,目標在三年內達到2,000億元市場規模,為台灣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主動式ETF與多資產ETF:特色與影響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運用靈活策略選股,目標超越市場指數績效,名稱將明確標示「主動式」,方便投資人辨識。多資產ETF則突破單一資產類別限制,結合
金管會於12月24日公布了2025年1月將上路的7大金融新制,這些措施涵蓋市場創新、企業永續管理以及保險資產運用的多元領域,旨在提升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及穩定性,同時助力企業永續發展。首先,因應國際趨勢,金管會宣布將開放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的發行。這兩類ETF提供投資人更多樣化的金融商品選擇,為資產管理業者帶來業務成長動能。隨著主動式ETF能夠提供更靈活的投資策略,被動式多資產ETF則
新青安引發買房潮,進而傳出銀行滿水位以「限貸」、延後撥款因應惹民怨,甚至造成民眾買房出現違約情況。對此,金管會表示,目前銀行辦理購屋住宅貸款與企業建築融資總額約14.79兆元,而存款與金融債金額大約55.85兆元,比率約26.46%,因此,若要達到30%法定上限,整體國銀還有兆元不動產放款空間,強調沒有所謂「滿水位」問題。
儘管政府近年多次出手打炒房,房價仍居高不下,日前傳出政府跨部會研商,研擬推新一波打炒房措施。金管會今(11)日表示,已將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及法令遵循列為今年金檢重點,同時將檢視金融機構是否落實遵循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為督導銀行強化辦理不動產貸款之風險控管,健全銀行業務經營,並維護一般民眾購屋申請房貸之權益,金管會將要求各銀行加強所承作建築貸款集中度風險之管理,若所承作放款案件有過度集中於建築貸款案件者,宜分散其風險性資產的配置,適度降低集中度風險,或適度提高備抵呆帳之提列,累積風險承擔之能力。
原預計今年要完成處分、由宏泰人壽、宏園建設持有的新北市新莊副都心商用大樓「宏泰高境」,公開標售底價11.97億元,9月中旬流標。宏泰人壽因此遭金管會依《第146條》,投資應以即時利用並有收益為限,裁罰90萬元,並要求1年內完成處分案。
政府要救房市,不再打房了嗎?因為金管會宣布,將放寬先前為了打擊房市的投資客,訂出的全球最嚴格的資本計提標準。未來等於為銀行業釋出大利多,國內銀行業將多出1.3兆元的銀彈,未來可以承作更多的房貸業務,等於民眾要買第二間房貸款將會更容易。立委就質疑,是否政府不打房了,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認為這個政策改變與房價漲跌沒有直接關係。
政府首度公布國內土壤液化潛勢區,有民眾擔心若房屋屬於土壤液化高風險區,會被銀行「拒貸」房貸。對此,金管會今(15)日表示,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銀行因為土壤液化而去調整利率等授信政策,「我們也不允許更動」,相信對房貸市場影響不大。
金管會今(24)日正式公佈,要把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投報率限制下修1碼,希望能夠藉此活絡投資市場,讓房市回歸市場機制。不過專家認為,降1碼恐怕對房市的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