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新制上路 主動式ETF規模三年目標2,000億

2024/12/25 10:37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金管會近日宣布一系列法規修正,允許主動式ETF及多資產被動式ETF的發行,為投資人帶來更多選擇和靈活性。首檔產品最快於2025年第一季上市,目標在三年內達到2,000億元市場規模,為台灣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
主動式ETF與多資產ETF:特色與影響

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運用靈活策略選股,目標超越市場指數績效,名稱將明確標示「主動式」,方便投資人辨識。多資產ETF則突破單一資產類別限制,結合股票與債券,提供穩健的資產配置選擇,滿足不同風險屬性的需求。

此次開放的新制也強調資訊透明度,主動式ETF需按季揭露持股細節及績效指標,若實際績效與目標差異過大,需向投資人說明原因。這些規定提升投資信心並有助於市場規範化。

ETF受益憑證亦納入融資融券範圍,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與操作靈活性。金管會表示,17家投信業者中已有15家表達發行意願,市場反應熱烈。

過去台灣ETF主要以被動型為主,追蹤特定指數表現。隨著市場競爭激烈,部分被動型ETF已趨同質化,導致投資人難以區分。主動式ETF的引入則結合了靈活選股與交易所交易的優點,有望成為市場新寵。

全球首檔主動式ETF於2008年在美國上市,目前市場上知名的產品包括ARKK及JPST等,其成功經驗顯示主動式ETF具備吸引投資人的潛力。台灣市場則預計先推出股票型及債券型主動式ETF,並採每日公開淨值及投資組合的全透明做法。

主動式ETF雖具靈活性,但相較被動式ETF,費用率較高且換股頻率更頻繁,可能引發較大波動。此外,資訊揭露規範可能影響市場接受度。美國市場已發展出半透明ETF以解決相關問題,台灣未來的規範方向值得關注。

金管會新政策不僅拓展了投資工具種類,還提升市場透明度,對投資人與業者而言均為利多。主動式ETF及多資產ETF的引入,標誌著台灣ETF市場的轉型,預計將為投資策略帶來更多可能性,並進一步活絡資產管理生態系。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女神在線S5-Ep17】開箱「聖誕」倒數禮盒及彩妝!!看婦科好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