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囤房稅2.0打爆房價?美女地政士曝「富人慾望」:恐難見效!

2024/06/20 11:33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林怡表示,囤房稅2.0對於抑制房價效果恐怕微乎其微,但增添國庫業績確實有效。(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林怡表示,囤房稅2.0對於抑制房價效果恐怕微乎其微,但增添國庫業績確實有效。(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囤房稅2.0即將於7月上路,對房價有抑制效果嗎?新北市經紀人公會常務監事、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對高槓桿小建商可能有效,大建商或職業房東恐怕無效,對整體房市影響恐怕不大,但國庫可增添業績。」

囤房稅2.0重點,擁4戶以上者,第4戶起採差別稅率,原1.5~3.6%將攀升至2~4.8%,並採全國歸戶,建商餘屋也必須課徵,盼逼出建商、多屋屋主釋出房屋。

林怡表示,台灣稅制有動態稅、靜態稅,動態稅平日不會課徵,移轉時才會發生,如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等;而靜態稅指的就是未發生移轉、過戶,持有期間每年應負稅額,如地價稅、房屋稅。

而囤房稅就是靜態稅中的房屋稅,以房屋稅為基礎,依照持有戶數多寡進行稅額課徵調升,原囤房稅1.5~3.6%,2.0新制2%~4.8%,也就是增加0.5~1.2%,並採取全國歸戶全數累進的模式來課稅,建商也逃不過。

關於外界對囤房稅新制影響房市的討論,她分析,由於台灣房屋稅採「房屋評定現值」也就是房屋造價的3/1~2/1,且有折舊計算,對於多屋的屋主們而言,影響不大,建商餘屋部分則有可能相對有壓力,但恐怕也僅是影響到財務槓桿較高的小建商,大建商恐怕會直接忽略。

林怡舉例,以同地段同坪數,新房子「房屋評定現值」可能高達500萬,囤房稅新制上路後,每戶每年多課徵2.5~6萬;50年老屋折舊下,「房屋評定現值」可能僅剩約100萬,每戶每年多課徵5千~1.2萬。

她指出,新制上路,對於建商來說雖然會增加負擔,但目前房價不斷飆漲,幾乎可以忽略,除非是財務不健全、高槓桿的小建商,較有發生週轉不靈的可能性,至於多屋屋主,如果是房東,傷害性有,但也不大,還有可能轉嫁租金至租客身上。

林怡推估,新制上路後,對於房價影響不大,畢竟難以逼迫建商或屋主大量釋出,更遑論降價銷售,充其量只有充實國庫的效果。

最後,她建議政府,如果想讓稅制達到效果,恐怕必須全面調整稅基,如美國囤房稅制高達實際房價1%,增值速度遠不如持有稅課徵,讓富人不太容易會有擁有多棟房屋的慾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直播中LIVE】中國懲治台獨!陸委會說明赴中旅遊警戒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