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極端氣候下連日暴雨,不少區域傳出淹水、土石流等災情。(資料照/三立新聞網)
台灣近期雨彈狂炸,極端氣候下除造成災損、生活不便,專家指出,房價亦恐有受創疑慮,建議購屋參考「淹水潛勢圖」,避開低窪易淹、土石流等警戒區。
據統計,台灣都市排水系統多以每小時40~50毫米為設計基準,即使最高標準的台北市,也僅78.8毫米。此波暴雨時雨量多達100毫米以上,導致中南部多地淹水難防,顯示傳統排水系統基準已無法面對如今的極端氣候。
▲陳傑鳴指出,淹水頻繁區域不僅生活不便,房價恐怕也會受到衝擊。(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高頻率淹水區房價恐受創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極端氣候下短暫積水若能快速退去,對房價影響有限,反之,若「大雨都淹」,如台北社子島,因地勢低漥屬洪氾區,房價約僅行政區均價6~7成,影響顯著。
他進一步說明,房價構成在多重條件下,如交通、生活機能、學區等,若淹水情況偶發、排水快退,購屋人通常會接受,市場反應也不致過度恐慌。
不過,陳傑鳴也提到,近年台灣有不少新開發區域,若淹水頻繁,恐怕仍會讓購屋人望之卻步,進一步影響房價。
▲購屋前應先查詢災害潛勢地圖,確認區域是否有淹水、土石流等疑慮。(圖/翻攝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購屋應善用潛勢地圖
陳傑鳴指出,目前政府採用的淹水警戒值,是根據歷史降雨與災情經統計而來,一旦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警戒標準,轄內地勢低窪地區即有7成機率開始積水,仍具高度參考價值,購屋時應詳加查核。
他建議,民眾購屋前可多利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https://dmap.ncdr.nat.gov.tw/)所提供的《3D災害潛勢地圖》查詢近5年淹水區、土石流、斷層、火山等環境敏感資訊。選房時避開高風險地區,不僅能減少災害損失,也能保障長期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