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全台小宅潮!10年暴增42萬宅 專家揭3大風險恐套牢

2025/08/13 17:38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全台小宅10年暴增42.7萬宅,專家警告,未來恐有高空置風險。(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全台小宅10年暴增42.7萬宅,專家警告,未來恐有高空置風險。(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青年購屋明顯小宅化,全台25坪內小宅10年內暴增42.7萬宅,專家警告,小宅藏「高單價、高公設、高空置」三大風險,投資自用都應謹慎,極易套牢。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5年Q1至2025年Q1,全台25坪內住宅存量增加42.7萬宅,遠高於25~35坪增加25.9萬宅、35~45坪增加12.7萬宅、65坪以上增加12.1萬宅,成為市場最熱門產品。

陳傑鳴提醒,高房價下小宅熱銷,但隨房市翻轉及需求逐年減少,風險可不小。(圖/全向科技房產中心提供)

▲陳傑鳴提醒,高房價下小宅熱銷,但隨房市翻轉及需求逐年減少,風險可不小。(圖/全向科技房產中心提供)

小宅受青睞原因多元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高房價與少子化推動小宅熱銷,小宅具低門檻、適合自住設籍、投資與符合小家庭需求等優勢,吸引首購族、投資客與明星學區購屋族群進場,也促使建商願意推案,加速小宅供給成長。

他提醒,小宅熱潮下並非零風險,短期風險如現在的房貸之亂,小坪數成為銀行首波緊縮對象,成交價量修正幅度都可能高於其他坪數;長期風險部分,多數買家都是投資客想出租、少數才是短暫自用,台灣高齡、少子化,需求逐年降低後,坪數過小、區位不佳,也會成為未來空屋潮海嘯第一排。

三高隱憂恐影響保值

陳傑鳴指出,小宅存在「高單價、高公設、高空置」三高問題。雖然總價低,但單價往往高於大坪數,房市下行時容易追高套牢;其次,小宅多屬小基地建案,受法規與規劃限制,公設比動輒35%~50%,實用空間縮水;最後,高空置率也是警訊,2024年下半年20坪以下住宅低度用電比率達18.16%,部分縣市甚至突破35%。

以宜蘭為例,20坪內小宅空屋率高達35.54%,金門更達37.44%,顯示投資比例不低,未來若市場走弱,恐釋出賣壓影響價格。

購屋前應審慎評估

陳傑鳴建議,購屋族在選擇小宅前,應詳細比較區域供需、空置狀況與實際使用需求,避免僅因低總價就貿然進場。尤其對於自住需求者,需注意居住空間與生活品質,對於投資者則應衡量出租或轉手的流通性,以降低未來市場波動的風險。

【#直播中LIVE】楊柳快閃台灣!嘉義以南仍防豪雨 氣象署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