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沚豫、林書賢/新北報導
新北一處社區大樓竟跨越兩個行政區,一半的門牌是永和,另一半則是中和,不只這樣竟然連房價也有差,通常市場價多半永和比較貴,但以實價登錄來看卻是顛倒過來,不少當地人也都非常驚訝,怎麼會這樣呢?

記者楊沚豫、林書賢:「記者站的位置就是在中和,走了五步路來到了永和,這五步路,每坪的價格就差了好幾萬塊。」
明明就是同棟大樓,但卻有兩個門牌,從地圖來看大樓一面在永和路一段,是住商混合、坪數較大,平均成交價一坪52萬,另外一面則是在中和區永貞路上,全都是住家坪數較小,中和門牌則是56萬,兩者差了約4萬元,讓民眾都好驚訝。
民眾:「真的假的,不知道欸,中永和應該都差不多吧,一坪差四萬。」
民眾:「不知道欸,那邊是中和,這邊是永和,4、5萬差不多吧,蠻誇張的,同一棟的話。」
民眾:「所以我不會去考慮,它到底是在哪裡,便宜就好。」

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周邊的生活機能,雖然都是相同的,面臨永貞路這邊,它本身有臨中和四號公園站的優勢,部分的房型(不同)以及戶數(造成)有比較高房價。」
而這一區的房子,鄰近八二三紀念公園以及國立台灣圖書館,附近還有捷運新蘆線以及永和國小,生活機能好屬於精華地段。
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近年基本上中永和交界地帶,很多其實都已經是開放學區,而且現在基本上戶政地政都有跨區連線的作業,所以影響就慢慢的淡化。」

早期雙和一家親,隨著時代變遷才劃分開,但仍有許多生活圈交織,因此一棟大樓竟然劃分中永和,不只外地人,連許多當地人也一頭霧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