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公布10月分數45.3分,為連續第3個月下降,燈號為綠燈,住展雜誌表示,此為今年3月股市帶動房市熱潮以來最差表現,利空罩頂不言可喻。
受到銀行房貸緊縮和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對於即將交屋的預售屋屋主而言,恐怕將面臨銀行房款不足的情況。永慶房產集團統計新北市11處熱門重劃區,推估2025年的預售屋交屋量將近6000戶。其中,板橋江翠北重劃區和新店央北重劃區,推估2025年都將有超過800戶預售交屋量。在銀行持續緊縮房貸下,恐對兩區域的預售市場造成較大衝擊。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民眾選擇早早購買預售屋,以此縮小資金壓力。不過近日有一名網友卻說,去年3月買了間預售屋,預計要後年年底才會蓋好。但今年5月時建設公司通知想解約,且願意付80萬賠償金,讓網友以為是意外之財,開心解約,還跑出國玩,豈料回來看到房價後,卻後悔了。
從今年7月開始,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9月19再升準不升息,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貸款成數外,更擴大至全國,讓市場買氣急速冷凍,各大房仲業者10月業績直接「腰斬」,對此,台中就有在地網友,分享南北邊海嘯過後的新案趨勢觀察,直言現階段,房價「崩盤」機率低。
台灣近年房市交易火熱,好的地點與建商,甚至出現民眾、投資客在開賣前,漏夜排隊,還有抽籤、秒殺等亂象,讓真正想買房的民眾,只能乾瞪眼,引來央行出手祭出信用管制;尤其是919的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成數外,更是跨大的全國,市場買氣急速冷凍,連前幾年台南曾經漏夜排隊的預售案,現在都出現平轉釋出,引起眾人熱論。
7月傳出的銀行房貸滿水位危機至今未解,加上9月央行又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政策,讓房市大震盪,買氣明顯衰退,預售市場上半年屢見新案快速完銷,如今大不如前,彙整北北桃竹在7-10月推出之新案,由建商公布完銷資訊,4個月來共8案告捷。
今年下半年,因銀行房貸水滿拉緊報,加上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房市急速冷凍,不過至今無論預售屋、新建案還是中古屋,都似乎未見價格下修表現,這時到底該如何買房,成為不少購屋族的煩惱之一;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就直言,若靠網路上蒐集的「殺價攻略」來進行,「除非自帶主角光環,不然只會被業者洗臉」與其鑽研殺價技巧,不如選買房時機才會事半功倍。
自從央行今年9月祭出第七波房貸信用管制的打房措施後,目前無論中古屋或預售屋市場,來客數可說是腰斬再腰斬!近期市場普遍心存觀望,擔心央行12月是否還會再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對此,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向央行喊話,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成效未定,不建議再推第八波。(記者:簡浩正)
2024年預售房市在台灣經濟發展穩健、企業投資熱絡、以及低利環境持續的背景下,表現相當亮眼。雖然自今年8月起出現銀行不動產放款比重創新高,各大銀行緊縮房貸銀根,加上央行8月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讓預售市場買氣明顯降溫,但是今年預售市場前8個月的表現,已經逼近2023年全年的數據,顯示今年預售市況相當暢旺。
新青安與首購族,購屋貸款成數高、利率低,且還有較充足的寬限期,引起不少民眾購屋,導致銀行日前滿水位、房貸之亂等問題;對此,就有一位學生透露,去年被媽媽情勒當人頭,入手高雄總價千萬元的預售屋,當時媽媽保證她不用付任何錢,簽約後已繳約100萬元,現在原PO擔心,交屋後要貸款800萬元,貸不出來影響到她的信用狀況,詢問到底該如何是好?
央行上月19日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由於第二屋限貸五成,第三屋僅三成,傳出不少預售屋投資客因無力交屋,打出「平轉」、「賠售」,力求儘速轉手。近日網路上就有網友指出,房屋群組開始有平轉。不過,專家提醒看到這類物件別太高興,目前不少只是在「釣魚」,並非真的平轉,也就是以取得成本原價求售。
不少購屋族做足功課,購買預售屋,期待建商蓋好房,搬入新家,但預售屋變數多,雖然便宜,卻也常常引起糾紛,近日就有一名網友無奈透露,3年前購買一間預售屋,去年8月已經完工,但建商卻反悔不讓當初簽約的買家驗屋入住,要求買主解約或是簽新合約,而新約價格卻比當初買的貴了880萬元,讓他相當錯愕,詢問大家該如何是好?
實價登錄上路以來,不論中古屋、成屋和預售屋,都須在簽約30天內揭露價格,不過卻常見官方基於避免人為炒作哄抬,而將高於行情的價格「蓋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29)就揭露,永和「頂溪大苑」在9月初揭露一筆新交易,每坪成交價約105萬元,不過《三立新聞網》再次實際搜尋,該筆交易已經消失,也印證了何世昌在文中說的,「或許是官方忘記蓋牌的緣故,才能看到這筆永和最高價」。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前三季公開之雙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去年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都在平均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規劃也有所顧及。
今年預售屋價格上揚,與中古屋價差比持續擴大!台灣房屋集團彙整桃園市不動產交易e指通數據發現,桃園市預售屋均價35.3萬元,五年內新成屋均價31.9萬元,兩者價差達一成;而五年以上中古屋均價23.9萬元,比預售屋便宜32%。其中,桃園區預售屋均價47.6萬元,中古屋均價28.6萬元,每坪單價差了19萬元,價差幅度高達40%,價差比為桃園各區排名第一,中古屋等於是預售屋六折價!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9月分數跌落至49.5分,為3月以來首次未站上50分門檻,燈號為綠燈,風向球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走升的分數為新成屋戶數,三降為來客組數、成交組數、預售屋推案量,持平的是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
全台房市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儘管央行在10/9祭出管制協處措施,自然人在簽訂預售屋合約,即將申辦貸款時,若是有繼承取得房屋或簽訂一年內換屋切結書者,可排除在管制行列。但有鑑於銀行對於房屋鑑估值仍持保守態度,也讓貸款成數難以達到實際交易價格的八成,恐衝擊明年將交屋的預售屋購屋族。需要申請房貸的預售屋購屋族,若無法在短時間內籌措到額外的資金,可能會面臨交屋的違約風險。
央行上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一、二手房市場需求明顯量縮,長耀建設總經理陳秀錦日前受訪時也指出,2024年Q4原預計有300億推案,不過在政府打炒房下,決定全部延至2025年Q1完成。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16)日也透露近期新建案慘況,直言「光輝十月滿臉灰」。
央行重拳打炒房,加上銀行滿水位限貸等問題,讓市場買氣提早入冬,長耀建設董事長謝建國今日出席「長耀盃國際公益籃球邀請賽」表示,原本預計要在年底推的案件,目前「配合」政府,將延到明年上半年,並強調建商與政府的態度一致,同樣不樂見房價不斷上漲、投資客炒房,「就像通貨膨脹一樣,穩定的市場是大家的期待」。
截至今年1月7月底,預售屋交易件數比去年多出近七成,專家表示,因為預售屋有低簽約金、頭款按施工進度分期付款等優勢,獲得不少首購或換屋族青睞。但是近年來預售屋「一屋多賣」詐騙頻傳,讓許多人對預售屋買賣安全打上一個問號。
根據統計,北台灣今年第三季住宅類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5160.9億元,年增2532.3億元,年成長暴增96.3%。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出於去年不確定因素多,第三季更有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建商推案興致缺缺,相形之下,今年房市沸騰,第三季再伴隨8月台商資金解禁不動產的期待,建商推案信念強,不輕易受7、8月新青安嚴審與銀行房貸滿水位影響,量體近乎倍數成長。
銀行滿水位限貸,讓房貸全面資金緊縮。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剛下了10萬元訂金,打算入手總價1100萬元的預售屋,不過當他聽到銀行限制房貸的消息心慌慌,擔心最終貸不到8成,恐違約賠掉頭期款。文章一出,不少網友看了原PO的薪資,一面倒苦勸他最好退場。
上月19日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並於隔(20)日執行,強調「要給投資客、投機客一個lesson(教訓)」,市場一片哀嚎,即早入冬。一名網友更分享,夫妻倆都有房與貸款,3月份購買1間預售屋,預計兩年後交屋,結果央行這波政策,導致他們「也中槍了」!沒想到討拍求助文曝光後,網友一片罵聲,大喊「還問啥?就是在打你們這種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