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低迷、賣壓高漲,建商何時才會降價?房市專家指出,目前已進入Q4傳統旺季,但買氣仍冷,全年移轉棟數恐僅24至27萬棟,創統計來26年低點。9月新屋庫存178,168戶、二手待售98,211戶,均處歷史高檔,明年極有機會贏來建商降價潮,但應慎防爛尾樓。(陳韋帆)
近期不少民眾在討論「住新大樓有沒有可能繳不起管理費?」。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現代新大樓公設豪華、24小時管理,管理費每坪破百元屬常態,民眾若財務規劃不周,確實可能出現「繳得起房貸卻繳不起管理費」的情況。(陳韋帆)
全台房價節節高升,租金同步急追,租屋族壓力倍增。根據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租屋CP值最高區為南港區與文山區。大樓華廈以南港區55.1倍、中正區47.0倍、文山區45.7倍居前三;公寓類則以北投區40.1倍、文山區36.8倍、南港區35.2倍為主。雙重排名中,文山與南港皆名列前茅,被視為最划算的租屋區域。(陳韋帆)
「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但房價走勢卻出現了分歧,據實價登錄,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預售屋下跌、中古屋上漲,新北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微漲,其它縣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則出現下跌修正。(陳韋帆)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先前擬進駐台北北士科園區,惟近期恐怕生變,之後傳出將由中央盤點五處國有地供輝達評估。房市專家指出,近年不少區域在科技題材下房價起飛,但建設是否落實?真正的剛需族群薪資是否追上房價?才是最終支撐房價的不變準則。(陳韋帆)
2025年Q3「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全台及七大都會區房價全面下跌,其中又以台中、台南、高雄跌幅超過3%最劇烈。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高雄、台南、台中近年房價因台積電、捷運建設等題材飆漲,惟薪資追不上房價,故面臨修正時也相對劇烈。(陳韋帆)
建商傳統推案旺季不旺,今年928檔期陷冰河期!住展雜誌最新市調,北台灣9月新建案市況持續低迷,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待售數量持續攀升,成交、來客、議價率持平,房市依舊處於冰河期。(陳韋帆)
淡江大橋預計2026年5月通車,淡水與八里往返車程將大幅縮短,房市提前受惠,淡水、八里房價7年漲幅皆超過3成7,不過,房市專家則提醒,打炒房下淡水每月交易量剩不到昔日3成,未來通車是否再迎漲幅仍須觀察。(陳韋帆)
桃園房市交易各行政區表現各立山頭!永慶房產集團盤點近一年屋齡5年以上成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中壢價量雙冠、龜山新屋交易占37%、龍潭與平鎮老宅最受歡迎,中古屋則普遍便宜約20萬元。(陳韋帆)
一般上班族連老公寓也買不起了?台灣房屋集團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平均鑑估價達1095萬元,銀行核貸成數僅74.9%,自備款成數高達25.1%,年增3.3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從232萬元升至275萬元,等於晚一年買要多準備43萬元,平均每月多存3.5萬元,幾乎比基本工資還高。(陳韋帆)
輝達入駐北士科恐生變,房市利多轉頭空!近期傳出T17、18地主市府及得標廠商新壽喬不妥,導致輝達於北士科興建總部卡關。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若輝達放棄北士科,預售屋買氣恐停滯,但房價修正有限,廠商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陳韋帆)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完成,周邊大樓,如百老匯影城將因此受惠嗎?房市專家直言,即使交通問題改善,卻也無助商場人流,對上方住宅來說,房價也沒有助益。(陳韋帆)
公館商圈位置精華,聚集了三大門牌,包含大安區、中正區以及文山區,但由於屋齡超過40年的老房子居多,房價落差大,專家認為若交通條件帶動都更改建,有望複製大稻埕與信義商圈翻轉模式。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919房市事變」後,投資客退場、成交量近腰斬,而民眾對房價看漲也進剩約2成。(陳韋帆)
新北第一環新建案房價衝上8、9字頭,部分民眾質疑為何不直接買台北市傳統低價區?事實上,台北市低價區北投、文山、萬華等新案早已破百萬,專家直言「不是不選北市,而是更買不起!」(陳韋帆)
房市差異16年大轉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顯示,2009年金融海嘯後到今年第二季,全國住宅買賣移轉平均面積從41.5坪縮至31.5坪,整整少了10坪。專家指出,房價飆漲與人口結構改變,推動住宅市場走向「小宅化」。(陳韋帆)
信用管制滿一年,雙北4區都更危老房價持續創高,萬華、中和皆出現122.2萬元高單價。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雖新建案買氣低迷,但都更危老案多精華區重建,房價創高,反映其區位、機能的強勁支撐力。(陳韋帆)
中央銀行第3季理監事會於今日舉行,決議維持利率政策不變,同時延續現行針對房市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並未鬆綁。房仲業者估計,接下來房市買氣將持續低檔徘迴,價格持續盤整,也有仲介行政人員哭喊,「要沒年終了!」(陳韋帆)
買房避雷必看!住宅附近若有宮廟、殯儀館、垃圾場等嫌惡設施,不僅影響居住品質,房價還可能打6~8折。房仲業者提醒,看屋前後應遵循五步驟檢查避雷。(陳韋帆)
新北一處社區大樓竟跨越兩個行政區,一半的門牌是永和,另一半則是中和,不只這樣竟然連房價也有差,通常市場價多半永和比較貴,但以實價登錄來看卻是顛倒過來,不少當地人也都非常驚訝,怎麼會這樣呢?
淡江大橋今(16)日舉辦全僑合龍儀式,賴清德總統、交通部、內政部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等眾官雲集,見證歷史一刻。有淡水房仲女王之稱、東森房屋淡水新市鎮加盟店店東沈雅純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淡水仍有不少2字頭新古屋,適合首購、新婚等族群進駐,隨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工程推進,房價將更沒下跌理由。」(陳韋帆)
三鶯線進度突破九成,預計明(115)年全線啟用,交通紅利帶動沿線房市升溫。據實價登錄,近一年三峽站交易量184件奪冠,鶯桃福德站房價每坪33.9萬元鶯歌站點中最便宜。(陳韋帆)
台北市2025年H1前十熱銷住宅社區揭曉,萬華區「台北晶麒」以一年40戶、平均月成交3戶居冠,萬華共4社區上榜最多;另外,榜單中有一半為國宅社區,顯示高性價比是購屋族首要選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