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近年全台房市交易小宅化趨勢明顯,專家指出,建商炒小宅,炒房族也熱於投資,小宅自然發展蓬勃,至於少子化趨勢等,實坪14坪以下的房子,加上畸形格局,是否真的適合1~2人居住,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近5年交易小宅化明顯,1~2房占比全面上升,3~4房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又以4房緊縮最劇烈,各縣市中,新竹降幅最甚,減少了8.6個百分點;台南市雖保有39.4%的4房以上占比,但亦較5年前減少6.3個百分點,顯示大宅市場已明顯退燒。

永慶:高房價、人口變少是小宅蓬勃主因!
陳金萍表示,高房價、家庭人口變少,民眾開始選擇相對低總價小宅,尤以新竹、台中、台南變化最明顯。她說,台中是因重劃區推案蓬勃,小坪數住宅供給充足,成為首購族購屋的敲門磚。
至於台南市則與新竹縣市相仿,陳金萍指出,在南科效應推升下,人口紅利與外來就業人口持續增加,市場買盤活絡,且2房以下的產品普遍總價帶較親民,也符合近年首購族與雙薪家庭預算區間。

房價快速暴漲主因之一 建商狂炒小宅、竹科人搭手投資
相對小宅交易蓬勃,大宅明顯降溫,4房以上房子又以新竹、台南最明顯。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其實小宅發展蓬勃,主要是因為建商推出小宅產品變成低總價、高單價,讓科技炒房族入手,交易旺盛後,價格再拉升,雞生蛋、蛋生雞,互為因果,中古屋連帶走揚,最終導致房價暴漲。
她說,新竹、台南都有科技人士炒房痕跡,新竹挾竹科優勢,為全台炒房始祖,尤其1~2房總價負擔最適合炒房族投資,竹科人還有買房承租初入園區上班的菜鳥傳統,並傳承置產當包租公心得,甚至還有預售屋轉單炒作等技巧,也讓炒房風氣蓬勃發展。
至於台南小宅熱度也居高不下,她說,台積電話題不僅帶來建商插旗,不少科技人士也南下炒房,買賣都在抓最後一隻老鼠。最後,莊思敏提醒,目前預售屋禁轉已上路,政府其他打房配套連連,投資風氣已衰退,實坪14坪以下、畸形格局,是否真的適合1~2人居住,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