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林口成屋新建案「帝一院」今(31)日舉行公開記者會,加茂機構董座邱志揚表示,「我們不蓋小宅也不推預售屋,蓋完一案賣一案,公設只做實用公設,蓋得就是能住人的房子,受到景氣、限貸令影響甚小。」(陳韋帆)
內政部為降低民眾購屋時購買不必要公設,力拼虛坪改革明年上路,近期有媒體報導指出,將導致車位管理變複雜,且建商將本求利下,恐將調漲房價。內政部指出,「虛坪改革是為減少社區不實用公設,讓民眾負擔合理化。」(陳韋帆)
新北市土城暫緩重劃區已通過內政部都審,新北市政府啟動30天公展,若無民眾陳情意見,最快2026年啟動區段徵收作業。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局長黃國峰表示,該區為土城捷運站周邊最後未開發區域,都市計畫推動後將是縫合土城都市機能的「最後一塊拼圖」。(陳韋帆)
內政部近年欲推實坪制,台灣虛坪到底多可怕?據統計,六都2025年Q3「預售屋主建物佔比」(得房率)除高雄52.5%,其餘五都皆不到5成,換言之,花1千萬買30坪房子,實坪僅約15不到,等於500萬買的都非實際私人居住空間。(陳韋帆)
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及「建築技術規則」,部長劉世芳強調,將透過檢討容積計算、停車空間分配及電梯免計容積等三大措施,打造合理公平住宅市場,減輕民眾購屋負擔。(陳韋帆)
新建案公設比屢創新高,除因應消防、建築等法規設計,部分建商更透過規劃多元甚至浮誇的公設,藉以提升產品賣相、拉高房價。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這些華麗公設經常淪為「蚊子設施」,不但無法提升居住品質,還增加管理與維護成本,對住戶構成不小的財務壓力。
馬來西亞房市正夯,擁有東方矽谷稱號的檳城,匯聚科技人才,豪宅熱度升溫。一棟位在工業區附近的高級公寓,坐擁無敵海景、豪華公設,三立團隊獨家開箱,帶您來看。
蛇年即將到來,NVIDIA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地點仍未有確切消息,各縣市長都積極向黃仁勳招手,台北市又以南港「台電CR1」呼聲最高。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則表示,「台電CR1住宅開發價值較高,要開發商愛山林及宏匯『捨住改商』機率極低,但南港依舊是台北最好地點,若台北長蔣萬安能讓『南軟』或『國家生技園區』相關部門打破自我侷限,輝達總部更有機會選址落腳南港。」(陳韋帆)
中國近期傳出多省取消公設比銷售,要走向實坪制,反觀台灣喊了多年的實坪制,公設比卻越來越高,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國內實坪制實施困難,除了修法工程浩大之外,最關鍵的是,大家看到真實房價恐怕會崩潰,如新北市1坪70萬變成破百萬,估計是政府不敢貿然實施的主因之一。」(陳韋帆)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前三季公開之雙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去年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都在平均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規劃也有所顧及。
近10年來,台灣新建案的公設比逐年上升,許多建案都附有公共設施,如健身房、KTV、韻律教室等,讓不少民眾擔憂花了大錢卻可能買到的實際坪數與預期不符。有網友於PTT上好奇問,「大家在買房時,偏好守衛室及基礎公設還是會想選擇多元化公設」。對此,有兩派網友持不同想法,引發議論。(周宸妘)
上班族年薪一個月就沒了!實價揭露,大安森林公園第一排豪宅「勤美璞真」,今年6月高樓層戶的租賃交易,每月總出金達48.9萬元,是2024年目前為止台北豪宅租金第二名,僅次於第一名的「文華苑」月租55萬元。而豪宅租金第三高是內湖「長虹天璽」,月租38萬元,第四名為信義區「信義富鼎」月租34萬元,第五名則是別墅型豪宅,租客一次租下「華納菁英館」的3層樓別墅,每月租金31萬元。
銀行房貸限貸、延後撥款等情事,引發民怨,三大財金部會包括央行、金管會及財政部先後出面滅火。財政部4日下午邀請公股銀行總經理開會,除了要求公股銀行確實按照金管會在上午的房貸相關議題因應對策會議結論辦理之外,並針對房貸放款、資訊揭露、新青安貸款查核等,提出7大貸款業務提醒及控管事項。
內政部長林右昌近日透露「虛坪改革」方案(草案),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要改正虛坪亂象,最大的關鍵就在於『登記不登記』,目前內政部釋出的片面資訊,感覺沒有打到重點,建議應強化精進!」(陳韋帆)
內政部欲推動「實坪制」改革建案高公設亂象,林右昌近日透露「虛坪改革」方案(草案),依目前規劃,未來車位改採「專有制」,同時電梯免計容積、管委會設置面積上限為1%等,初估未來可讓一般住宅公設比降至25~30%。(陳韋帆)
房屋的「公設比」到底要怎麼算才對?永慶房屋客服中心資深經理陳繼先表示,房屋坪數包含主建物、附屬建物與公設面積,因此坪數相同物件,不見得室內使用面積就會一樣,認識權狀坪數怎麼算,才能最大程度買到理想的房子!(陳韋帆)
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段公辦都更案」,今(14)日由代理董事長花敬群與潤泰創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宏共同完成簽約儀式,預計打造23層的SRC造住宅大樓。(陳韋帆)
建案鳥籠化持續中,據住展統計,截至今年11月24日,北台灣7縣市共89建案有規劃2房型,坪數14~20坪不等,而最小的14坪,扣除公設後,實坪剩不到10坪。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迷你2房具低總價優勢,近期銷售表現穩定,也讓建商持續推出。(陳韋帆)
最新公、民銀房貸放款件數出爐,根據金管會最新9月資料,相較去年12月,各家銀行各有增減,分別是-4108件~7114件不等,其中以國泰世華7114件增加最多,土銀-4108件減幅最大。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景氣欠佳,各家銀行以不同態度面對房貸放款,近期民銀明顯相較公銀積極,所以呈現「民進公退」狀態。(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0月24日止,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範圍為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的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為35.9%,較去年上升0.9個百分點,並創下歷史新猷。(記者:陳韋帆)
想買農地發大財?恐怕要先看看法規了!新北市一名男子小劉看準市區價值3千萬農地,打算做為停車場大賺租金,找地政士詢問買賣過戶事宜時,地政士提醒,未來「高額土增、增值、房地合一等稅」將會一起課徵,嚇得小劉急縮手放棄買賣。(記者:陳韋帆)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另據住展雜誌統計,同期公開銷售的危老建案共約214個,僅占核定件數約15.3%。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自《危老重建條例》實施至今,危老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似有取代都更之勢,但至目前為止,釋出市場銷售的危老案僅約一成五左右,意味還有極大量的危老案未公開,未來將成為推案主力之一。
房價居高不下,高公設的房子也讓不少購屋族詬病,台灣房屋進行「2022年住宅公設大調查」,結果顯示,建商號稱「長輩最愛的三溫暖、媽媽最愛的廚藝教室」,被認為不需要比例分別高達68.4%、48.1%,位居第一、第四。(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