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補貼4/淪漲租元凶?房客冷暖自知!中研院數據vs國土署說法互槓

2025/07/30 08:00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中研院市調顯示,房東會因租金補貼漲租,國土署則認為不會,官方數據與看法出現分歧。(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中研院市調顯示,房東會因租金補貼漲租,國土署則認為不會,官方數據與看法出現分歧。(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300億租金補貼」遭質疑成為房租飆漲推手!中研院調查揭示房東因補貼調漲租金,國土署則反駁稱租金持平者占93%,雙方說法分歧,專家批評「雞同鴨講」,政府應面對實況與預期心理落差。

根據中研院「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17.1%租客曾申請補貼,26.9%未申請者憂房租上漲;房東方面,近3年24.3%調漲租金,主因為維修成本(76.2%)、稅負壓力(33.7%),另有19.7%坦言因房客申請補貼而漲租,平均調幅為2.02%。

官方與市調分歧

中研院市調結果,日前《三立新聞網》記者訪問國土署,該署指出,中研院調查樣本含大量「不符資格者」,對政策反應解讀失真。國土署強調,補貼對象多為居住10年以上老屋者,而房租較高的2~10年屋新案,並非補貼適用戶。根據111年以來資料,93%租金持平、6%上漲、1%下降。

國土署進一步表示,租屋市場討論多聚焦新成屋與新古屋,這類條件優越產品自然租金偏高,卻與補貼目標群體脫節,誤導外界將補貼與租金漲幅劃上等號,並不合理。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補貼機制設計導致房東即便未參與,也可能收到通知,進而預期被課稅、選擇主動報稅、轉嫁成本拉高租金,形成房東與房客間的信任裂痕。

他強調,中研院是從「實際民眾感受」出發,而國土署則以過去資料推論政策效果,雙方缺乏交集。他建議政府正視制度操作下的預期效應與社會反應,避免讓原意為助貧的補貼成為社會壓力來源。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