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不少民眾向銀行申辦房貸「碰壁」,反倒讓保險公司趁勢搶市。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今年上半年全體金融機構新申貸人數11.8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5.4萬人,其中銀行新申貸人數年減35.1%,僅剩不到10萬人;保險公司則逆勢成長,新增3813人,年增86.2%,成為少數業績亮眼的金融機構。
台灣房屋統計指出,近一年來五大金融機構中,僅保險業逆勢擴張。自限貸令啟動的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保險公司新申貸人數共6304人,增幅明顯。相較之下,銀行在央行總量管制、存準率提升、財金部會金檢及《銀行法》第72-2條限制下,承作愈發保守,使得申貸門檻提高,導致買方轉向其他金融通路。

限貸令下資金水位充足 保險業變房貸族救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保險業不受《銀行法》規範,房貸放款上限35%,高於銀行30%,加上過去保險業較少布局房貸市場,資金水位相對寬鬆。部分原先淡出市場的保險公司,去年起以「救世主」姿態重返戰場,不僅可服務保戶,也有助於拓展客源。金管會最新盤點顯示,截至明年底前,保險業仍有高達3300億元的房貸承作空間,為後續成長留足動能。
她進一步指出,雖然整體房市買氣放緩,但在限貸令與利率政策下,保險業憑藉較寬鬆的放貸限制與充裕的資金彈性,成為購屋族「資金救援管道」,預料短期內仍有機會維持穩健成長。
銀行以價制量 保險房貸利率反具競爭力
觀察新申貸平均利率變化,今年6月保險公司新申貸平均利率低於2.4%,略低於銀行2.417%,利差雖小,但已展現競爭力。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銀行因打炒房政策「以價制量」提高利率,導致放貸吸引力下降;反觀保險公司以自家保戶為主客群,放款條件更寬鬆,利率自然更優惠
至於郵局利率雖為各類金融機構中最低,不過,他也提醒,郵局放款有明確的年齡限制,且放款金額最多為2000萬元,也沒有30年期以上的方案可選,故即使利率較低,房貸市佔率仍有限,也讓利率次低的保險公司成為相對理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