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4)日宣布租屋兩大政策方向,一是「青年婚育租屋協助專案」於明(115)年開始補貼加碼、租金補貼資格放寬、資金補助、社宅優先等,另也提出租賃專法修法草案,包括「保障租期3年、限制租金漲幅」等四大重大修法方向。(陳韋帆)
近期丹娜絲颱風橫掃中南部,不少老屋屋頂被掀翻,許多長輩苦不堪言。不過專家提醒,若老宅建於法規公告前,別急著拆除,因為這些老房子可能是農地更正編定為建地的關鍵。(陳韋帆)
新青安引爆房貸之亂,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指出,八大搶貸亂象恐癱瘓市場,如銀行大小眼、自住首購受阻、金融風險飆升等,並提四大金融鬆綁解方,籲央行盡速鬆綁。(陳韋帆)
預售市場下修壓力浮現,李同榮示警,繼「換約潮、解約潮」後,下半年恐爆第三波「斷頭潮」,投資客多殺多風險升高,建議央行應選擇性鬆綁限貸,以免拖累市場信心。(陳韋帆)
台北市爆人屋雙老危機,2024年房屋稅與地價稅納稅人中,高齡者占比逾4成,全台最高。專家指出,房價高、都更慢、年輕人買不起、住不下、資產難傳承,首都已面臨人口與市容同步老化問題。(陳韋帆)
內政部預估台灣將於今年底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總人口連續死亡多於出生,去年新生兒更僅剩13.5萬人。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直言,人口危機已成國安等級,建議政府鬆綁移民法令,訂出「五年三十萬優質移民」政策,引入中高階白領與專業技術人才,穩定總人口於2300萬人以上,才能翻轉勞動力流失、創新能力下滑的國力危機。(陳韋帆)
「磁磚掉落」危機時刻降臨!寒流來襲,明起低溫下探10度,部分空曠區域有機會達5度,台北市建管處提醒,受到熱脹冷縮影響,大樓外牆磁磚有可能發生剝落意外,請市民戶外活動時,盡量選擇具有遮蔽的空間(如騎樓),管委會、屋主留意自家大樓狀態,避免意外發生,陷刑民事糾紛。(陳韋帆)
嘉義縣大埔鄉今(21)日0時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全台有感,嘉義及台南地區首當其衝,最大震度6弱,截至上午11時,造成多處民宅倒塌、累計至少27人受傷。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灣老屋、違建多,地震、颱風後,一定要當心天降橫禍!」(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台灣香港鳥居化加劇,據永慶房屋統計,新北市三重、泰山小宅交易短短4年激增約18%,台北市大同、中山也增加1成以上,顯示在高房價壓力下,購屋族轉向相對低總價的房子購買,但如果單價還持續攀升,尚未購屋的無殼族未來恐越來越難以適從。(陳韋帆)
台灣離婚率位居亞洲第二,與全台炒房風氣有關?根據日本研究,房子太大容易空虛、太小容易影響身心健康,1人10坪剛剛好,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近年房價越炒越高,建商還開始興盛『高單價、低總價』小宅,然而,以小宅公設比約4成換算,15坪實坪僅剩9坪,1人住都嫌擠,夫妻2人更加不合適,勢必影響生活,引爆爭吵,高離婚率也快變成國家危機了!」(陳韋帆)
中央銀行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利率連三凍,如外界預期沒有第八波打房政策。房市趨勢專家 李同榮針對央行過去數年來以貨幣政策與資金防堵政策持續七波打房成效提出評論,直指央行錯把後衛當前鋒,三大錯誤政策所造成扭曲市場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
2024年Q1房市買氣明顯有攀升跡象,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2023年Q2~Q4房市已明顯降溫,今年Q1卻在股市、新青安助燃下,出現了『甩尾現象』,明顯進入了『超買超漲』風險期,當心未來景氣反轉,就面臨斷頭危機。」(陳韋帆)
403花蓮大地震震出南機場整宅紅單危機,蔣市府為加速都更,拋出新橄欖枝,台北市更新處表示,「如果都更後必須找補價金購屋,房貸將由市府補助,呼籲更新戶盡速繳交意願書,表達參與意願。」(陳韋帆)
總統大選結束,賴清德勝選,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此次民進黨大幅流失年輕選票,若要挽回,勢必在住宅政策上有大幅改革,而今年房價部分,既然賴清德選擇延續蔡英文的政經、兩岸政策,基本上除了爆發台海危機,2024房市價量基本上將是『由多轉空、以盤代跌』。」(陳韋帆)
新青安貸激起房市買氣,房仲公會盼望再加碼!房仲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表示,在政府推出新青安貸後,剛性需求出籠,建議明年新政府上任後持續加碼,推出「育兒加碼補貼」,拯救生育率低的國家危機問題,生一胎即補貼半碼利息,第二胎再享半碼,依此類推,既降低民眾負擔,亦可增加生育率。(陳韋帆)
台北市社宅品質、管理狀況連連,民進黨兩大美女議員陳怡君、許淑華陸續接獲民眾投訴,有最貴社宅之稱的「明倫社宅」,以及新落成不久的「廣慈社宅」,傳出漏水、鼠患、蟑螂亂竄等危機。都發局今(12)日表示,「針對各項缺失,將強化社宅驗屋,以及弱勢關懷。」(陳韋帆)
薪水追不上房價攀升,1坪少買1坪房子!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2年Q3全台平均買賣房屋面積為31.5坪,10年減10.63坪、縮水25.2%,等同一間大套房。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房價飆漲、薪資追不上,是房屋買賣坪數縮水主因之一,若算上公設比攀升,恐怕實際居住空間的縮水幅度還不僅於此,明顯正在「鳥居化」當中。(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預售屋買氣受創,不少業者預估將是有利成屋市場的時代來臨,也就是說,房仲即將「發大財」!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對於房仲來說,其實好壞參半,若不努力突破重圍,這轉機恐怕就會變成危機,笑著笑著就哭了」(記者:陳韋帆)
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結束訪台行程,中國自8月4日~8月8日在台海、空域等7處進行軍演行動報復,讓不少人回憶起1996年台海危機。對此,知名團購達人「486先生」陳延昶則認為,這時候反而是購屋的好時機。(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家庭型態調查,自101年以來至109年度為止,有小孩的核心家庭佔比,則從39%降至33.1%,減少5.9個百分點,單身戶籍者連年成長,從11%增加至14.4%,增加3.4個百分點,家戶中僅夫妻的佔16.8%,增加至20.3%,增加了3.5個百分點,9年間增加了43.4萬戶。顯示近年來人生觀念的改變,大大影響著家庭結構變化。(記者:陳韋帆)
城中城事件過後,中央、地方政府皆不遺餘力精進危老、消安管理,內政部今(22)日召開「老舊複合用途建築物建築、消防安全精進作為會議」,部長徐國勇要求各地方政府1個月內完成全國老舊複合用途建築物盤點造冊, 3個月內完成荒廢雜亂建物等危險環境清理改善、公安消防稽查及救災演習工作。(記者:陳韋帆)
設置「神明廳」拜拜求平安是台灣人特有文化,但竟隱藏重大危機!根據消防署資料,2020年全台火災2.2萬件中,電器因素2,873件,其中230件是因神龕處引起,主因是「長明燈」24小時長明不滅,電線長期使用,加上台灣老屋眾多,不少電線本身老舊,成為住宅火災的不定時炸彈。(記者:陳韋帆)
為確保租屋安全,防範租屋客因不諳建築法令而租到違建出租套房,或因事故造成房客逃生不及釀成傷亡憾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將針對轄內頂樓搭設鐵皮屋違建且供作出租者進行全面清查作業,只要一發現違反建築法相關規定,並有妨礙公共安全建築物者,全面列入檢查取締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