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房仲指出,台灣在高房價等因素下,房子越買越小,平均1年少1坪。(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薪水追不上房價攀升,1坪少買1坪房子!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2年Q3全台平均買賣房屋面積為31.5坪,10年減10.63坪、縮水25.2%,等同一間大套房。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房價飆漲、薪資追不上,是房屋買賣坪數縮水主因之一,若算上公設比攀升,恐怕實際居住空間的縮水幅度還不僅於此,明顯正在「鳥居化」當中。
葉沛堯指出,除了高房價、薪資漲幅追不上,少子化及居住觀念的轉念都有可能是導致買賣面積縮水的原因,而且在目前房價水平仍高的背景下,未來民眾的居住空間恐怕會愈來愈窘迫,如何真正落實居住正義、讓所有民眾安居樂業,還需要政府和全體社會共同思考。
葉沛堯指出,目前全台各地都不約而同地吹起一股「蝸居風潮」,「套房」、「小宅」等字樣頻繁映入眼簾,推估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一、高房價
眼看購屋總價愈來愈高,許多口袋不深的小資族、首購族只能先退而求其次,購買總價較親民的小坪數住宅一圓買房上車夢。
二、三代同堂觀念轉變
過去不少民眾會偏好購買透天厝,讓全家人共處一個屋簷下,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強調個人空間,不願與長輩、親友同住。
三、少子化
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族群選擇不少或少生小孩,因此購屋民眾對於房間數量及住宅面積的需求自然隨之下降。
進一步觀察六都平均買賣面積的變化可以發現,高雄和台北的坪數縮水現象最為顯著,兩地平均買賣面積的減少幅度甚至超過三成。
葉沛堯指出,台北房價高居全台的天花板,即使是小坪數套房產品也要差不多500~1000萬上下才能買到,北市民眾住房壓力之大可見一斑,而且不婚、晚婚、獨居等現象在台北相對來說更為普遍,因此近年來台北的小宅產品、套房產品愈發熱銷。
高雄則與高速發展有相當關係,區域房價也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快速走揚,再加上大量新興重劃區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導致愈來愈多的高雄民眾離開透天,搬進大樓,平均買賣面積自然愈來愈小。
葉沛堯表示,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Q2全台不分建物類別的平均購屋總價高達1202萬元,若以2成自備款、2%房貸利率的30年期本息均攤型房貸試算,購屋民眾每個月要承擔的房貸支出約為3.6萬元,對於普通月薪3~4萬的受薪階級來說確實很有壓力。
他認為,雖然最近幾年政府為了穩定房市發展做出了很多努力,態度值得肯定,但受宏觀環境影響,目前台灣房價仍在較高檔位,房貸負擔率也長期居高難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底如何真正實現居住正義,讓所有民眾不需再為住宅問題煩惱,還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