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湧現排隊購屋潮,房市過熱拉警報?高雄左營、桃園迴龍及青埔、新北市新莊竟都出現「預售屋排隊購屋熱潮」畫面!知名投資客「帥過頭」黃家進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這波亂象,就是起源自政府打炒房,真正厲害的投資客根本不會去那邊排隊,現在排隊的,都是政府稱的『自住客』,但其實也被政策迫使變成另一種投資客罷了!」(陳韋帆)
信義計畫區最熱鬧的電信街(松壽路)變身為運動品牌一級戰區,隨著電信業者搬遷,原店面一度成為短期的特賣會,但今年兩個店面都已經順利招租,近期知名運動品牌NB進駐三角窗店面,與附近的Nike、adidas成為新一代的運動潮街。(記者:陳韋帆)
近年來台中市政府加速推廣運動場館整修以及興建,位於烏日的首座全民運動館預計將在今年111年動工,提升運動風氣。台中市為了努力營造優質的運動風氣,積極向中央體育署爭取經費興建以及整修運動場館,達成運動城市的場域。而台中烏日首座運動館已獲得核定,並將在111年開始興建。
近年全台房市發熱,冷靜已久的淡水房市也有所帶動。美女主播魏華萱居住在紅樹林站區域已9年,她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其實這裡近年生活機能變化不大,但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大運動場,居住環境相當舒適。」(記者:陳韋帆)
台中大里區居民期待已久的大里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終於要在9/25展開試營運,運動中心除設有全臺中運動中心唯二的壁球室,唯一的室內跑道、內部也設置室內溫水游泳池、排球場等多項運動空間,期待大小朋友們一同來運動。為了推動台中優質運動環境,台中市政府陸續完成了朝馬、北區、南屯、長春國民運動中心等運動中心建設,位於大里區國光路與勝利二路交叉口、大里運動公園內的大里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經過緊鑼密鼓的規劃建設下
台中市政府繼啟用朝馬、北區、南屯、長春國民運動中心後,今年正緊鑼鼓於大里區籌備「台中市大里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營運前置作業,目前已進入驗收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試營運,成為台中市第5座國民運動中心。
桃園市鄭文燦2020年11月18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體育局「桃園市國民運動中心推動及營運管理情形」專題報告後表示,為打造桃園為體育大市,市府體育局持續推動5大體育園區及11座國民運動中心的興建計畫。
桃園市政府辦理「楊梅體育園區興建計畫-跆拳道暨運動場館新建工程」案,於2020年7月10日上午舉行開工典禮,市長鄭文燦親自主持,工期650天,工程預計2022年5月完工,將提供楊梅地區居民良好的體育活動、跆拳道選手的培訓基地及競賽場,是南桃園地區重要的運動、休閒等多功能活動場館。
五股居民也有在地的運動中心了!它座落於五股區洲子洋公園內,是新北市的第15座國民運動中心,於2020年6月12日正式啟用,由市長侯友宜搶先體驗彈力棒及以色列最新的「BlazePod」光動課程。6月12至25日試營運期間全館免費,侯市長歡迎大家前來體驗。
許多基隆市民引頸期盼的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2020年5月27日終於正式開始進行第一期工程,市長林右昌主持開工祈福儀式,強調市府不遺餘力地營造友善運動環境,期許工程如質如期完成,提供民眾優質休閒運動遊憩空間,也呼籲市民朋友共同愛惜得來不易的設施。
2011年完成區段徵收、歷經14次流標,終於在2019年2月23日動土的新竹縣湖口鄉王爺壟運動公園,至2020年5月初進度破半,6層樓高的風雨球場鋼構骨架,以及橢圓型、地下室可回收上千噸雨水的附屬設施館雛型已可略見,預計12月可完工,地方民眾滿心期待!
國人近幾年來愈來愈重視健康,進而讓許多參與運動的人口愈來愈多,像是自行車、馬拉松到近年又逐漸熱起來的鐵人3項比賽(游泳、自行車、跑步)等,其中許多鐵人3項協會並積極在全國各地舉辨賽事,號召各方運動同好者踴躍參加。
新竹縣第一座竹北國民運動中心,斥資4億6仟餘萬元,9月5日起開始試營運後,終於在2019年9月17日正式開幕,12天的試營運也吸引近4萬人次前來運動體驗。未來國民運動中心也將協助培育體育人才,針對縣內各中小學給予兩位績優或清寒體育選手名額頒給通行卡,可於平日下午時段免費使用體適能中心及游泳館,其他場館另須事前預約。
由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的第二期鳳山運動園區設施改造工程,在2019年8月順利取得使用執照,後續將由運動發展局進行內部裝修與營運啟用,預計在2019年12月開館。運動發展局表示,未來將引進民間資源及專業廠商經營管理,一方面能提供大鳳山地區民眾更舒適優質的運動環境與服務,另方面也能增加市民就業機會,創造市府、市民及廠商的三贏局面。
台中市長春國民運動中心位於長春公園,近日舉行上樑儀式,預計年底完工。
許多瑜珈館或健身中心可能經營幾年就熄燈,但國民運動中心卻不會倒。桃園市縣市升格之後,規劃了桃園、南平、蘆竹、中壢、平鎮、八德、大溪國小等7個國民運動中心,現在觀察周邊房市,的確是民眾喜歡購屋入手的生活圈。
運動風潮高燒不退,健身業也掀起一波展店潮,包括運動品牌、健身房、瑜珈教室甚至新崛起的私人健身教練工作室,陸續擴大營業據點,變成低迷房市中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