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房價長年平穩,堪稱北台灣最便宜區域!根據內政部資料,2021年Q4基隆市房價負擔率23.66%、房價所得比則為5.92倍,是全台灣購屋負擔排名最二輕的縣市。房仲業者指出,基隆房價近年才有明顯緩升,是因為「港都夜雨、大隻雞慢啼」。(記者:陳韋帆)
台灣央行3月跟進美國升息1碼,合庫金表示,升息對合庫銀行利差的正面效益已漸顯現,評估國內通膨與疫情態勢,預期央行6月可能再升息半碼;今年上半年房市價量增幅,則將因升息、俄烏戰爭影響等,受到抑制。
無論是2016年起新制房地合一稅,或是舊制房屋交易所得稅,都有一個不變的土地增值稅必須繳納,持有期間越久,土地漲價總額越高,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就越多,如何節稅?也成為一種學問。
無論是固定每週、每月領取薪水,還是按件支薪,為了讓個人財務保持良好的運作,每個人都應該致力於妥善管理所有的薪資及收入。雖然可能很想花錢買一些早已關注的商品,但你還是可以在領薪水的時候就先將儲蓄存入銀行帳戶。每次領到薪水時,只要透過三個簡單的步驟,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及控制資金,並更妥善地打好財務基礎。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12)日在立院財委會上提到不動產信用管制三大方向,包括房貸成數設限、30年以上房貸限縮、不動產授信占比降低。其中,30年以上房貸限縮引起社會軒然大波,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楊金龍想要這麼做,很明顯擔心大家(購屋族)會違約,但配套細節尚未得知,所以仍有可能有空間。」(記者:陳韋帆)
房價瘋狂飆升,哪裡是購屋淨土呢?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1年Q4目前全台灣剩五個縣市房貸負擔率低於30%,為內政部定義的可合理負擔範圍,包括嘉義縣、基隆市、嘉義市、屏東縣、雲林縣,以房價所得比來看,五縣市落於5.62倍~7.05倍,也就是說,這五個縣市,平均每一戶,全家不吃不喝7年,就可以買到房子。(記者:陳韋帆)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經核定免徵贈與稅之農業用地,如於5年列管期間內變更為其他用途,如停車場、回填土石等,又未依農業主管機關通知恢復作農業使用,依法應追繳贈與稅。
買賣房屋通常分為自備款及銀行貸款,如果銀行貸款是80%,自備款就要準備20%,所以,銀行貸款的高低,會影響到買方的購屋意願。高額的自備款,會讓買方望屋興嘆,裹足不前。
房價居高不下,房貸也成為購屋族成功買房的重要支撐,但,如果買的是「地下室」,就要特別注意了,「地下室」時常成為銀行的拒貸項目,如果購屋族簽了買賣契約後,才發現房貸下不來,想要反悔,不僅房子沒買成,恐怕還得揹負上一筆可觀的違約金。(記者:陳韋帆)
2022年起遺產稅免稅額調整為1333萬元,另外,依土地稅法第28條規定繼承免徵土地增值稅。契稅條例第2條,繼承也免徵契稅,也就是被繼承人的遺產總額只要低於1330萬元,遺產稅為0元,另外,還有相關不計入遺產總額及扣除額可以主張。所以當繼承發生時,免遺產稅、增值稅及契稅。
台中房價攀新高,台中人想買房恐更困難!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1年第4季台中房價所得比高達10.88倍,意味著,平均來說,台中人必須全家人不吃不喝11年,才買得起一間房子。對此,屋比房屋台中加盟總部執行長馬先右表示,台中近年房價確實一路高歌,與薪資緩慢成長成為強烈對比,致使台中人買房難度越來越高。(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內湖區行善社會住宅於2022年3月25日開放受理申請承租,市府都發局特別留控長青行館(24坪)、樂齡善居(26坪),共 40戶住宅單元,作為高齡換屋試辦計畫標的,期協助居住於老舊公寓大廈長者可釋出老屋加入社宅包租代管後,換住至有電梯設備的社會住宅,提供高齡長輩更好的居住服務與環境。
因應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減少染疫風險,民眾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於申辦建物勘查或勘測案件時,新北市三重地政事務所提供跨機關通報服務,歡迎市民多加利用。
營利事業2021年度交易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於辦理202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時,特別注意交易日是在2021年6月30日以前或是7月1日以後,因交易時點不同,課稅範圍、稅率及計稅方式有所不同。
許多首購族好不容易存到兩成自備款,買到心心念念的第一間房,但裝潢款卻沒有著落,對於有固定薪轉的上班族來說,小額信貸是最快、最普遍的備款方式。但對於沒有勞保、薪轉證明的自由工作者而言,像是部落客、外送員或是傳統技術員,常常在銀行審核財力時過不了關,金融代理商「貸轉區」在YouTube頻道就分享貸款工具方案選擇與貸款條件…等主題來分享,影片中實用的理財資訊讓需要小額資金的民眾,多一個選擇。
高雄楠梓區房價飆漲持續中,根據實價登錄,去年7月,加宏路43年老公寓,上,前屋主以190萬入手,今年2月以490萬售出,大賺300萬;去年11月,德賢路的26年中古大樓,前屋主以474萬入手,今年2月以690萬售出,大賺216萬。(記者:陳韋帆)
有網友在網路提問,表示剛匯出去人生的百萬,是用來買房未來打算出租的款項,但「簽約第一晚就失眠了,手邊現金突然梭哈了,覺得好焦慮。」對此,作家表示,買房後覺得錢通通梭哈後睡不著嗎?「我每次都這樣喔,這樣買房險中求的過程,會讓我失眠大概半個月」,但所幸買房子這事情,就是頭過身就過,把頭期款付掉後,後面繳納貸款都不太會有問題。(記者:簡浩正)
房價居高不下,但還是有人可以購得便宜好屋!7年級的三立iNEWS美女主播莫祥珍,3年前成功截殺房仲,直接向屋主殺價購屋,不到千萬,擁有了新北市新店的「起家厝」,她說,「回想房屋剛入手的感覺,仍然開心不已,那時候剛裝修好,我立刻在地板上打滾,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房子。」(記者:陳韋帆)
現代人觀念轉變,古時的生子傳家觀念也逐漸淡薄,但,單身男女的未來遺產,會落到誰的手上呢?近期就發生一個案例,一個姪子,看著單身叔叔身亡後,只能眼睜睜看著不動產收歸國有。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種情況,只有「立遺囑」、「生前贈與」兩種方式可以處理。(記者:陳韋帆)
買車容易養車難,除了固定的保養維修開銷,車位也是最大的成本之一。《591實價登錄》統計「車位幸福指數」,六都中,最傷心的就是高雄市,8坪房價僅能換到1個車位,而台北市則僅需3.7坪房價就能換到1個車位,六都最低。(記者:陳韋帆)
央行17日宣布升息1碼後,不少人開始討論房價漲或跌。對此,無殼教授章定煊表示,「我不是印度神童無法直斷漲跌,我真心祝福大家都能發大財,但現階段,與其談房價漲跌,還不如先關心會不會出現爛尾樓吧!」(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7)日宣布升息,也意味著低利時代開始谷底反彈,未來利息可能將越來越高。對此,一名無殼族、近年規劃買房的吳先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現在看來利率還是很低,而且看看這飆升的物價,很明顯通膨比較可怕,我買房保值,所以還是會買。」(記者:陳韋帆)
「萬物皆漲,唯有工資不漲。」在物價飛漲的年代,小資族們即使有調薪也不一定追的上通膨力度,許多民眾想靠投資股票等理財方式來增加收入。對此,有作家表示,投資這事情,沒有專家,「第一個功課是,先了解自己的個性」,看的危機來臨時,是否能處理跟承受。認為「以房養老」仍是穩健之道。(記者:簡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