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爭遺產的時候,往往也常因為遺產鬧出家庭革命。國稅局雖規定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分割遺產、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但若家庭成員中無人有能力代繳遺產稅時該怎麼辦?
窮比鬼可怕!這是一句近期房市常流傳的話語,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開始尋找便宜的凶宅購屋。根據實價登錄,今年嘉義市東區仁義新村,就出現了一筆交易,某3樓戶以總價100萬成交,足足是市場價的3折,連專家也大呼「真便宜!」(記者:陳韋帆)
發生駭人聽聞凶案的透天,轉手竟只打了8折!根據實價登錄,高雄市鳳山區南進七街28號,屋齡47年、坪數約32坪的透天厝,110年3月2日以500萬售出,拆算單價,1坪約15.6萬,備註「該屋有非自然死亡受民情風俗因素影響」,僅約是區域價的8折左右。(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近年出現不少人「求買凶宅」,然而,凶宅到底能便宜多少?實價揭露,桃園市平鎮區環南路35巷一棟10層樓高社區,8樓戶曾在103年創社區最高單價,結果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110年售出時直接打了52折,時隔7年,跌幅超過一半!(記者:陳韋帆)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進到台灣後,也出現了幾例「居家隔離」期間過世的案例!也開始有人想知道,這樣是否算凶宅?若是租的房子,親人要賠償嗎?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表示,邏輯上不算凶宅,但若真的上了法院,是否會判賠,根本還是未知數。(記者:陳韋帆)
對於凶宅定義民眾時常「霧煞煞」,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依法令而言,屋主持有房屋期間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被視為凶宅,但由於死亡因素眾多,有時候事發地不見得是死亡地,也就產生諸多爭議,其實只要掌握「公、私有產權」以及「事發地、死亡地」兩大關鍵,就可以大致釐清凶宅定義。(記者:陳韋帆)
高齡化來臨,繼承案件也越來越多,近期就有民眾欲繼承祖輩不動產時,竟發現已逝阿公名字在戶籍登記上,與身分證及其他證件都不同,導致無法繼承。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常見,必須釐正才能繼承。」(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出現了「價量背離」的奇特現象,交易量不斷下滑,房價卻不斷攀升,有人說會泡沫化,也有人說沒有跌價那天。對此,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恐怕這波多頭要進入北風北了,通膨、緊縮,房市泡沫破滅的那天,預計最快明年中旬到來!」(記者:陳韋帆)
鬼門已開,房市傳統淡季到來,不少人好奇,新建案銷售的業務們感覺輪班的人變少,甚至有部分案場就直接休假,他們去哪裡了?沒錢賺又該怎辦?代銷龍頭海悅(2348)國際開發總經理王俊傑接受《三立新聞網》表示,「趁機休假,通常是先去拜拜,北部來說,烘爐地就是多數業務的最愛!」(記者:陳韋帆)
鬼月將至,在台灣傳統鬼月不入厝禁忌下,不少人紛紛趕著搬家,不過,也有房仲業者表示,其實如果宗教信仰不同,就不用刻意避開鬼月搬家,因為在鬼月搬家有兩大好處,包括「免排隊、享折扣」。(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新建案房價攀高峰,根據住展統計,2022年Q2台北市新建案房價達到101.3萬元/坪,不僅首次突破百萬大關,更寫下歷史新高。對此,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全台新建案房價暴漲,台北市更是居高不下,一般上班族不妨可考慮文山、北投、萬華三區的中古屋,或往新北市第一圈選擇新古屋、中古屋購買,價格落差可達8折以上。(記者:陳韋帆)
好朋友合資買地、買房時有所聞,但許多細節必須留意,否則稍不謹慎,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新北市近期6位7旬男性長者,年輕時共同買了一塊地,由於當時不懂「持分共有」,於是將土地登記在其中一個人的名下,20~30年過去,如今土地重劃,價值翻倍了數億,才驚覺當初的「借名登記」,差點讓合資一起賺大錢一事,變成糾紛。(記者:陳韋帆)
是什麼樣的廣告會讓同業不滿進而要求下架?永慶房屋2020年廣告「真房價保證~退休老伯伯賣屋」,內容改編自真實案例,揭發黑心房仲選擇性提供成交行情誤導消費者,在播出後卻引起部分同業反彈,要求永慶房屋將廣告下架。永慶房屋表示,可能是廣告內容揭發黑心仲介聯手投機客炒房的手法,會讓消費者加以警覺,斬斷黑心仲介的「錢途」!
2022年台中以南最高總價的商辦交易,不在台南也不在高雄,而是由雲林拔得頭籌!據最新實價資訊揭露,雲林縣斗六市中山路一棟6層樓高的商辦,今年5月全棟以總價3.2億元易主,經查是由嘉義縣的自然人貸款買下。該筆交易不僅是雲林首度突破3億元大關的商辦交易,同時也是大肚溪以南今年至目前為止,總價最高的商辦買賣,稱霸中南部八縣市!(記者:陳韋帆)
斯里蘭卡7月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不少投資人也正在觀望,是否可以危機入市,等待斯里蘭卡復甦,大賺一筆。對此,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並不樂觀,投資人應更加審慎三思。」(記者:陳韋帆)
在打炒房、升息、股市下跌等多空因素下,房市交易量已連續3個月萎縮!不少人疑惑,「交易量跌,為何房價還不跌?」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想要等到價跌,就要看是誰撐得久了!」(記者:陳韋帆)
有錢人資產配置這樣做!新北市一位富豪爸爸,因年歲已大,希望買塊農地退休務農,不料,在農地的所有人登記上,但因忽略贈與稅問題,險些直接慘賠175.6萬。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在高齡化的社會下,不少父母都希望提前配置資產予兒女,但一定要留意稅制,否則很容易偷雞不著蝕把米。(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租屋市場的黑馬不是信義區、大安區,而是大同區!有房仲統計,在台北市各行政區平均月租金最高的是大同區,華廈大樓每坪約1721元,投報率有3.2%,公寓平均也有2.7%,受到包租公、包租婆青睞!
預售屋倒貨潮真的來了?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今年6月全台預售屋轉售刊登數量達19945件,其中台中就佔7036件最多,且台中預售屋交易件數與總銷,出現了近乎腰斬的現象,顯示台中預售屋市場賣壓恐將越來越沉重。(記者:陳韋帆)
台東「逸軒套房」27間溫泉套房於今(5)日由執行署花蓮分署執行法拍,吸引30餘人現場觀看,一共12間標脫,標脫金額最低621,889元,最高950,999元,標脫率44.44%,總標脫金額8,368,126元。其餘的15間預計於8月2日進行二拍,底價尚未公開,也就是說,此次未參與到的民眾,還有機會,用相當低的價格擁有一間溫泉宅。(記者:陳韋帆)
根據高力國際發布「2022年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指出,一連串房地產相關政策發酵,又碰上升息循環,加以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投資市場不確定性加大,2022年上半年全台大型土地成交量僅80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43%;商用不動產投資則相對穩健,上半年交易額達654億元,是歷年同期的第二高。(記者:陳韋帆)
台灣居住環境香港化了嗎?一名旅館業者因應疫情,將日租的膠囊(太空艙)改成3折月租出售,加上其他套雅房、上下舖,結果近乎滿租,業者僅留1成床位予商務、觀光客使用。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台灣出現這樣的情況,明顯是租金過高導致,不過,長租來看,還是建議擁有一定居住空間,才能維繫身心健康發展。(記者:陳韋帆)
現在很多人想買房但都感嘆高房價,就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他找到一間超便宜的透天,竟然只賣14萬!貼文一出立刻吸引破萬名網友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