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市急凍波及經紀業,上半年全國僅增70家業者,展店速度創5年新低,全年恐面臨9,800家上下、28萬從業人數「保衛戰」壓力。住商機構指出,政經局勢不穩、買氣遲滯,使業者觀望氣氛濃厚,產業正加速洗牌。陳韋帆)
母親擔心女兒被離婚,想送房產又怕被分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建議,有相關疑慮者,可考慮「遺囑指定、逐年贈與」兩種方式,既可避免擔憂之事成真,還能輕鬆節稅又安心。(陳韋帆)
房市讓利風聲四起,華威建設今(14)日於北投舉行「華威豐耘」動土典禮,海悅總經理王俊傑現場受訪直言,近來市場傳出建商降價,其實多為「調整過去開高的價格,非真正讓利」,他強調,目前海悅旗下建案,業主並未要求降價,品牌、地段與產品力才是關鍵。(陳韋帆)
房市翻轉未見賠售潮,只是少賺錢!今年Q3全台平均轉售獲利值402萬,僅比高峰2024年Q3減少36.2萬,觀察新竹表現最劇烈,獲利減少143.8萬,獲利值仍約800萬,各縣市仍未出現賠售潮。(陳韋帆)
房價飆漲壓垮購屋族!根據聯徵中心與勞保局最新數據,台北市上班族平均月薪5.46萬元,卻繳不起月付8.05萬元的房貸,差額高達2.59萬元,成為全台房貸負擔最沉重城市。台灣房屋分析,若無雙薪或家庭支援,單靠一己之力難以立足北市,民眾紛紛「脫北」轉向外圍購屋。(陳韋帆)
房市差,全國房地合一稅收持續衰退,今年6月42.6億、年月雙減,六都與新竹全面下滑,僅新北市年減2%撐盤。永慶房產集團指出,房市觀望氣氛濃,買氣低迷,短期內難再見高峰。(陳韋帆)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滿30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將於7月26日舉辦30周年論壇,適逢大罷免投票日,理事長郭紀子指出,相關條例是台灣居住安全與社區治理的基石,許多內容卻已不符時代需求,修法刻不容緩。他強調,「公寓大廈住戶集中、關心公共事務,應成民主社會選民溝通的首要對象,未來城市治理不能忽略這股龐大基層力量。」(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台中豐原王姓一家五口命案疑似就是碰上典型的「投資詐騙+地面師詐騙」!事實上,根據《三立新聞網》採訪經驗,所謂地面師詐騙,追根究柢就是「投資詐騙」,因為房產往往是許多人手上最值錢的物品,而詐騙集團詐騙完現金、信貸等各種錢財後,最後盯上的就是不動產,誘騙受害人抵押後,直接將金錢取走,更甚者,連房子也拿走,讓被害人最終房財兩失,還背負一身巨債。(陳韋帆)
女房東裝修遇連環詐騙,損失逾38萬!南部一名女房東近期想要裝修老家自用,從網路社群找廠商與協助鑑定,結果不僅施工品質有問題、移工夜晚開工,後續還遭另外「自稱鑑定師傅」詐騙3萬元。原想查驗工法正確性,卻落入另一陷阱,A小姐無奈直呼:「網路問裝修,竟是待宰羔羊。」(陳韋帆)
高房價、高物價重壓年輕世代,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討論「我們這一代是否真的害慘年輕人?」討論世代剝奪問題,直指7年級面臨大考改制、兵役變革、金融海嘯、薪資停滯等問題層出不窮,而其實每一個世代剛出社會都會有類似感受,引發廣大共鳴,面對各世代「被剝奪感」,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真正問題是「階級已難流動」,台灣正步入結構性停滯,若不正視,未來恐出現美式社會動盪。(陳韋帆)
近日台中豐原爆發一家五口命案,疑涉「地面師」詐騙,引發社會譁然。「地面師」以假借貸、投資為名,實則設局奪產,受害者多為高齡長者與金融知識薄弱民眾。俐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王俐喬直言,民眾頻頻受害不是因貪婪,而是因為制度落後詐騙手法更新速度,呼籲政府應同步強化源頭打詐與審核防線。(陳韋帆)
台北房價高不可攀,但仍有低總價選項!《三立新聞網》蒐集網路售屋資訊,發現西門町套房僅399萬即可入手,不過,觀察條件高屋齡、小坪數套房。專家指出,此類房屋過往大多是投資出租、等待都更用,高房價下自然也可買來自用,但無論如何,一定要留意裝修、房貸、凶宅等問題。(記者:陳韋帆)
捷運周邊土地寸土寸金!根據台北市捷運局最新資料,截至目前捷運沿線已推動88個土地開發基地,成功創造近2300億元的不動產價值。(記者:簡浩正)
不買房就輕鬆?其實租金也不斷飆升!據主計總處與內政部資料顯示,近十年全台房價上漲51%、租金同步補漲13%,近期更連續23個月漲破2%。房市專家警告,「租金漲勢未止,依照國際標準,約還有1倍空間,未來租不起恐成常態!」(陳韋帆)
暑假旅遊旺季登場,連鎖旅宿品牌提前布局搶市!實價登錄顯示,百橙橙居、香富飯店、丰居旅店等業者,今年續租或新租高屋齡大樓,月租最高達210萬元,搶占捷運站周邊市場。(陳韋帆)
知名房市市調雜誌《住展》的住展風向球6月亮出今年第4顆黃藍燈,分數僅39.9分,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持續低迷。住展指出,預售屋案場看屋少、成交更少,成交率僅剩約7%、100組才成交7組,隨推案量持續回升,待售案數持續處於高峰,賣壓持續攀升,而目前房市淡季「暑假、颱風與民俗月」將接連來襲,買氣恐再探低點。(記者:陳韋帆)
新建案公設比屢創新高,除因應消防、建築等法規設計,部分建商更透過規劃多元甚至浮誇的公設,藉以提升產品賣相、拉高房價。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這些華麗公設經常淪為「蚊子設施」,不但無法提升居住品質,還增加管理與維護成本,對住戶構成不小的財務壓力。
國內物價上漲狀況逐漸獲得緩解,6月CPI指數年增率1.37%,寫下51個月低點,居住類的物價指數也連續3個月跌破2%,主要受惠於住宅維修與水電燃氣的年增率減緩,不過房租指數年增率仍高達2.3%,房租的租金價格仍未見到止漲趨勢。(陳韋帆)
央行限貸令恐爆雷?專家示警高槓桿購屋族要當心了!央行去年918打炒房後,房市買氣低落,市場一片哀號遍野,房市專家示警,雖然目前尚未傳出房貸還款違約潮,但不少人採「高槓桿、寬限期」方式購屋,現階段房貸不易、買氣低落、賣壓也持續攀升,一旦寬限期到期,恐將直面「房貸還款違約、法拍潮」等風險。(陳韋帆)
房市盤整風暴席捲台中!住商機構統計2025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扣除交易稀少區後,台中市22區中竟有13區房價年減,海線、山線與蛋黃區齊跌,龍井區年跌幅達11.2%最慘,沙鹿與東區緊追在後,連北屯、西屯、南屯等指標區也全面鬆動。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直言,現階段能成交的,多為價格實在、屋主願讓利的物件,市場氛圍已出現明顯反轉。(陳韋帆)
央行第七波限貸政策已實施三季,房市已明顯降溫,不過,有業者認為政策錯誤,帶來不少後遺症與隱憂。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央行限貸令溯及既往違反政策初衷,「藥效過猛、傷及無辜」重創已購自住戶,加上下半年交屋潮來襲,將引爆「九大風暴」,包含違約糾紛、資金斷鏈、爛尾樓等問題,政府應對房產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否則不僅無法抑制房價,反可能導致整體市場進一步惡化,影響民生與金融穩定。(陳韋帆)
雙北市房價出現明顯修正,尤其台北市蛋黃區與新北市蛋白區成為此次跌價重災區。根據住商機構觀察2025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資料,雙北共有9區房價較去年同期下跌,新北市泰山區年跌8.1%居冠,台北市信義區年減5%、松山、大安區也同步下修。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賴志昶指出,市場氣氛保守,買方回歸理性不追高,是價格調整主因。(陳韋帆)
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降雨,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都發生積淹水,引發民眾對居住安全的疑慮。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提醒,購屋前務必查詢「環境敏感區」資訊,像是易淹水、土石流、順向坡、斷層與土壤液化區,這些都可能危及人身與財產安全。目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已建置「3D災害潛勢地圖」,提供完整圖資,協助購屋族提前避險。(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