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風不減,全台戶長卻暴增還變年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今年Q1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年增近45萬人。六都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末。更特別的是,全國戶長平均年齡逆勢下滑0.25歲,台中市最顯著降0.46歲,僅台北市仍持續老化,微增0.14歲。(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部分購屋族轉向法拍屋尋求相對便宜房子投標,但專家提醒,法拍屋不僅要留意凶宅,法院拍賣公告中,若出現「不點交」字樣,危險係數將飆升,想投標的民眾應特別當心。(陳韋帆)
輝達尋覓台灣總部用地出現變化,原先台北市府提出的T12與松機南側備案,因面積不足與限高限制,恐已遭排除。由於輝達已於10月7日正式致函經濟部,尋求協助盤點可行地碼,經濟部承諾將在10月24日前回應。節目進一步指出,北市主推的北士科T17、T18地號雖仍保留選項,但爭議未解,加上新北、林口高鐵A9站周邊等替代方案浮上檯面,使輝達總部落腳地點出現變數。
「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但房價走勢卻出現了分歧,據實價登錄,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預售屋下跌、中古屋上漲,新北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微漲,其它縣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則出現下跌修正。(陳韋帆)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先前擬進駐台北北士科園區,惟近期恐怕生變,之後傳出將由中央盤點五處國有地供輝達評估。房市專家指出,近年不少區域在科技題材下房價起飛,但建設是否落實?真正的剛需族群薪資是否追上房價?才是最終支撐房價的不變準則。(陳韋帆)
2025年Q3「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全台及七大都會區房價全面下跌,其中又以台中、台南、高雄跌幅超過3%最劇烈。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高雄、台南、台中近年房價因台積電、捷運建設等題材飆漲,惟薪資追不上房價,故面臨修正時也相對劇烈。(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台灣房價所得比達到19.6倍,要想在雙北地區置產,一般家庭恐怕要不吃不喝近20年,也因此讓租屋需求大幅提升,正因房價居高不下,讓房東多半將貸款利率、房價飆漲的成本,直接轉嫁到租客身上,進而導致租金市場也是節節高升。
建商傳統推案旺季不旺,今年928檔期陷冰河期!住展雜誌最新市調,北台灣9月新建案市況持續低迷,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待售數量持續攀升,成交、來客、議價率持平,房市依舊處於冰河期。(陳韋帆)
淡江大橋預計2026年5月通車,淡水與八里往返車程將大幅縮短,房市提前受惠,淡水、八里房價7年漲幅皆超過3成7,不過,房市專家則提醒,打炒房下淡水每月交易量剩不到昔日3成,未來通車是否再迎漲幅仍須觀察。(陳韋帆)
央行專欄暗指「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爆業者怒火。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央行此舉「意在貶低房產業,合理化打房失效、房價越打越高!」他強調,科技業是外銷支柱,房地產則是內需引擎,兩者同樣是台灣經濟的雙核心。(陳韋帆)
全台房價飆高,不少民眾為了降低購屋成本,劍走偏鋒,轉向凶宅「撿便宜」。不過,房市專家提醒,凶宅雖然價低,但風險高,若折扣未達市價5折,千萬別輕易出手,以免變成賣不掉的陷阱屋。(陳韋帆)
新北市土城新建案「松陽馥麗」今(8)日舉辦公開記者會,業者指出,房市目前受制限貸令、川普關稅政策影響,銷售確實不易,不過該案位於新北房價凹陷區,鎖定自住買盤,7字頭價格、48萬簽訂、送裝修,仍具一定競爭力。(陳韋帆)
桃園房市交易各行政區表現各立山頭!永慶房產集團盤點近一年屋齡5年以上成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中壢價量雙冠、龜山新屋交易占37%、龍潭與平鎮老宅最受歡迎,中古屋則普遍便宜約20萬元。(陳韋帆)
一般上班族連老公寓也買不起了?台灣房屋集團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平均鑑估價達1095萬元,銀行核貸成數僅74.9%,自備款成數高達25.1%,年增3.3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從232萬元升至275萬元,等於晚一年買要多準備43萬元,平均每月多存3.5萬元,幾乎比基本工資還高。(陳韋帆)
央行Q3理監事會後,理事兼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撰文指出「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發市場熱議。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表示,這題目早在30年前學術研究就明確指出,不動產、住宅房價對台灣經濟貢獻微乎其微,近年又被某些人胡說八道跟營建業混為一談,故央行只是老生常談,提醒大家正確知識罷了!(陳韋帆)
房市低迷持續,六都2025年1至9月交易量年減27.9%,買氣急凍,七都成交議價率仍逾10%維持高檔,顯示價格僵持不下。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若買方期待降價、賣方堅持撐盤,成交週期將持續拉長,「降價促成交」成為唯一破局關鍵。(陳韋帆)
台北市新建案租金,小坪數動輒3~4萬,大坪數更上看5萬,但投報率卻僅約1~3%。專家指出,高房價也帶動高租金,租太貴又怕找不到房客,投報過低又不符合成本,房貸利率又創高,房東已跟房客一樣,陷入「吃不消」困境。(陳韋帆)
輝達入駐北士科恐生變,房市利多轉頭空!近期傳出T17、18地主市府及得標廠商新壽喬不妥,導致輝達於北士科興建總部卡關。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若輝達放棄北士科,預售屋買氣恐停滯,但房價修正有限,廠商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陳韋帆)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完成,周邊大樓,如百老匯影城將因此受惠嗎?房市專家直言,即使交通問題改善,卻也無助商場人流,對上方住宅來說,房價也沒有助益。(陳韋帆)
公館商圈位置精華,聚集了三大門牌,包含大安區、中正區以及文山區,但由於屋齡超過40年的老房子居多,房價落差大,專家認為若交通條件帶動都更改建,有望複製大稻埕與信義商圈翻轉模式。
淡海新市鎮人口突破20萬大關,交通建設陸續推進,房市買氣升溫。興富發今(30)日宣布,正式啟動300億案量新推案,第一期總銷60億元,潛銷11個月去化6成,自住比例約6成,置產約4成。(陳韋帆)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七大都會區3房中古大樓交易中,台北市中位數總價達3,652萬元,新竹縣突破2,000萬元,購屋壓力沉重。若以平均薪資推算房貸,台北市3房房貸月薪比高達181%。永慶房屋指出,房貸金額已達月薪近兩倍,3房夢想已難以負擔。(陳韋帆)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919房市事變」後,投資客退場、成交量近腰斬,而民眾對房價看漲也進剩約2成。(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