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百萬租屋族有福了,2025年元旦禮物來了!內政部114年度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元旦開跑,為期一年,舊案免重新申請直接帶入,新案上一網站申請即可,只要年滿18歲以上的租屋族,都能申請。(陳韋帆)
內政部國土署(前營建署)為解決樓層噪音問題,祭出新建案樓層地板須加厚,或地板須使用降噪材質隔絕噪音,這項政策美意出錯了?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榮德表示,「當初倉促修法,出現了重大漏洞,建商只要使用不耐用的材質就能合法過關,但消費者必須3~5年就必須花錢更換,呼籲國土署應盡速修法。」(陳韋帆)
國土計畫法紛爭未歇!國土計畫法於2016年上路,但眾多縣市遲未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導致審議卡關,內政部今(23)日表示,目前已收到苗栗縣府提交的「國土功能分區圖」,提醒尚未提報之7縣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及臺東縣」,盡速完成提交,以利國土計畫之推動。(陳韋帆)
為促進租賃市場資訊透明化,內政部9日公布,透過47.8萬筆「租金補貼」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六都中位數裡,租金前三名依序為新北市1萬2600元、台北市1萬2500元、桃園市1萬元,此外,租金前十名的行政區都落在雙北。
央行Q2理監事會祭出第六波房市管制措施,六都及新竹縣市第二屋房貸上限緊縮為六成,不少人問,「預售屋才買,少了一成房貸,繳不出來了可以轉單嗎?」《三立新聞網》詢問內政部地政司,地政司表示,「轉單必須符合六大條件之一,以政策變動為由,不可以!」(陳韋帆)
內政部近期力推「虛坪改革」,有業者指出將導致單價飆高,此事也受到部分立委關注,擔憂導致「單價」飆高,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回應,「不會!已與業者溝通,主要是避免不肖建商灌虛坪、或車道兩賣的狀況。」(陳韋帆)
內政部日前宣布社宅將採「身份制」租金分級,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NGO團體住盟痛批內政部此舉是在開倒車,將造成補貼不公平,應以「收入別」分級,內政部反駁,認為「身份制」可避免過度補貼,而住盟則再度砲轟內政部「公然說謊、混淆視聽」!(陳韋帆)
高房價成為低生育率殺手!這句近年流行的話語,內政部網站公告近期以數據反駁稱,「2023年生育率數據,無房者高於擁房者18.05%,高房價與低生育率為兩獨立事件,不宜混為一談。」不具名專家表示,「該數據及分析極其不嚴謹、違反科學的自圓其說態度,令人嘆為觀止!」(陳韋帆)
台北市地政雲挑戰「內政部」跟「591」、「樂居網」等官民版本的實價登錄!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舉辦「創新三力」記者會,其中,針對「實價登錄」部分,地政局推出「臺北地政找房+」再進化,強調棟棟可查,不僅狂勝內政部版本的實價登錄,更指名挑戰民間實價查詢最便利的「591實價登錄」及「樂居網」,不僅資料更齊全,更新速度也最快!(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最新「擬設」的房貸補貼方案,1次性核撥3萬,限年收120萬以下、名下自用宅1戶以內,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不得超過850萬,其他縣市則在700萬以內。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以全台灣房價來說,新北市、台北市民眾恐怕看得到、吃不到!」(記者:陳韋帆)
隨人口快速老化,繼承狀況變得日漸普遍,根據官方統計全台繼承與未繼承的數量皆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11月底,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土地面積約1萬7000多公頃,相當於111個信義計畫區的面積,土地總價值高達4千8百億元,未繼承建物則有3萬798棟,面積約64萬坪,建物面積接近6棟101大樓。(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祭出的《平均地權條例》已在近日三讀通過,原本因升息重挫的房市更是雪上加霜,但想買房的人恐怕得再等等!根據全國不動產統計,2022年底交易量雖然出現雪崩式下滑,但顯然尚未達到2016年谷底程度,在「量先價行」原則下,想便宜買房的人恐得再等等了!
繼《平均地權條例》過關後,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的居住正義再下一城,立院今(12)日三讀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未來將持續檢討,健全租屋制度!」(記者:陳韋帆)
包租代管社宅查個資惹議!台中一名L先生向媒體投訴,「我要承租包租社宅,結果對方竟查到我欠繳停車費,房東要求我一次性支付半年或一年租金才願意承租,但我未授權可查詢我資料,屬於侵犯個資。」(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營建署近期共舉辦9次「包租代管333」說明會,今(11)日是最後一場,營建署解釋,333就是「3稅減免、3費補助、3年服務」,盼全台房東可一起加入包租代管,讓房客用低於市價租金來進行承租,弱勢戶亦可順利申請租屋補貼。(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長徐國勇前(27)日表示房地產為「護國群山」,扮演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並強調「不動產業是真正的火車頭!」引起時力立委、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等人批判「高房價壓垮年輕人,是經濟殺手!」內政部於今(29)日反駁,「對於部分人士刻意曲解,表示遺憾!」(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臺灣地震頻繁,隨著房屋屋齡的增加,房子可能潛在耐震能力不足等危機,為提升民眾居住環境安全及降低災害發生時,對生命及財產的損傷程度,持續推動私有建築物耐震弱層補強補助,經由經濟實惠的改善措施,有效提升建物耐震能力與居住品質。(記者:陳韋帆)
新竹再現排隊購屋潮,竹北高鐵站旁預售案開價1坪68~72萬,20日上午正式開賣,現場人潮爆滿,還傳出「現場下定秒殺7成,即將封盤,之後1坪調漲2萬」消息,對此,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震怒轟,「這不是炒房,那什麼是炒房?」(記者:陳韋帆)
近期預售屋亂象橫生,新竹、台南、高雄等地傳出「交屋延遲」,甚至有建商直接要求1坪加3萬才肯交屋,若不配合則單方面解約,退還1倍訂金。對此,內政部祭出「無限罰則」,除必須依延遲狀況按日給付利息給買方,還令地方政府進行調查,若建商不改善,依法裁處最高150萬,按次處罰,次數無上限。(記者:陳韋帆)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即將於7月1日開放申請,台灣房屋以今年申請租金補貼的家庭人均月所得上限為依據,統計六都套房租金佔月收的比例,發現台北市的單身租屋族最辛苦,平均租一間套房,需給付近2萬元月租,租金支出佔月薪的35%,已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活壓力為六都最大。(記者:陳韋帆)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7月1日開放申請,台灣房屋以今年申請租金補貼的家庭人均月所得上限為依據,統計六都套房租金佔月收的比例,發現台北市的單身租屋族最辛苦,平均租一間套房,需給付近2萬元月租,租金支出佔月薪的35%,已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活壓力為六都最大。(記者:陳韋帆)
全台租金攀新高?不少媒體,在報導租金相關新聞,都會採用「網路待租」開價統計,但多數內容都會寫清楚是開價,不過,今日內政部特別強調,報導引用不應用開價,而必須採用「實價登錄、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的資料,才能避免不當統計,成為租金炒作幫兇。(記者:陳韋帆)
政院今年的「3百億租金補貼」是怪談?時力立委邱顯智今(25)日偕同黨內參選人及民團召開記者會,痛批「此次租金補貼是失敗的政策買票,最終淪為租屋怪談。」對此,內政部營建署也回應,「租金補貼是持續性政策,非政策買票。」(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