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都懷念一間50~200萬的時代,但如果房價真的回到1坪10萬會發生什麼事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如果是主要都會區,六都、新竹區域跌回1坪10萬,全台經濟系統勢必遭受重擊,引爆金融風暴,銀行倒閉、企業連環倒閉,失業潮將接踵而至」。他強調,這不僅是房價修正問題,恐導致經濟瓦解,台灣被毀掉一半,恐怕無力承受如此劇變。(陳韋帆)
川普「對等關稅」核彈轟炸台灣,台股不斷重挫,房仲全聯會呼籲央行應盡速鬆綁房市限貸令,調整相關政策,避免產生資金流動性風險,同時提醒買賣雙方調整心態,賣方不要以為房價只會一路向上,這波勢必修正,買方也不要過度期待崩盤,畢竟市場仍有基本面,現階段正是議價購屋的好時機。(陳韋帆)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爆擊全球,連黃金也出現暴跌!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面對川普爆擊,大家就會知道房地產在這波川普引爆的台股災難中,沒有一定的抗跌作用,因為房地產變現性太差,股民在手頭沒有資金可用時,相較房地產,更具變現性的就是黃金,大量出售,就會出現暴跌。」(陳韋帆)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台股,今(7)日重挫2千餘點收盤,釀台灣史上最大股災,房市會受到牽連嗎?《三立新聞網》彙整兩大房仲看法指出,「房市買氣市必受到重挫,尤其是川普衝擊投資信心下,國內房市政策本來『打住不打商』,此次商業不動產投資也將受到影響,但也不排除部分資產族會尋求更加穩健的房市區塊置產避險。」
川普爆擊台灣!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台股今(7)日暴跌逾2千點,創史上最大跌幅。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川普就是想要羅搜大量資金,啃各國脊髓,如台灣就是台積電,即使降低關稅至20%,台積電也被搶走,這場台灣保衛戰政府如果有做好,台股就能守住2年線,但如果沒做好,恐怕就會經濟蕭條幾十年。」(陳韋帆)
房地合一稅暴起暴落,2024年全年稅收破千億,創歷年新高,而今年1月卻僅剩20億,創近2年單月新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從去年7月房貸之亂消息傳出後,房市買氣就不斷下修,1月又逢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落至谷底是可預見的事情。(陳韋帆)
面對低薪、房價和物價均高的環境,不少民眾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下一個容身的所在。房產專家何世昌表示,受到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洲及澳洲也不例外,唯獨台灣無風無雨,「是不是很奇妙?」
平均地權條例1審過關,專家學者紛紛指出將有一波倒貨潮。對此,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法案中預售屋禁止轉讓,確實會快速衝擊房市,半年內預售屋影響最大,全年房價跌幅約3~10%。(記者:陳韋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亞洲房價將急遽下跌,台灣能倖免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以他們的理論邏輯,台灣確實在劫難逃,持續升息的話,斷頭、降價出清、法拍潮都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22)日舉辦理監事會,宣布升息半碼,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次升息。對此,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今日央行升息半碼在市場的預料當中,但由於台灣相較他國屬於溫和升息,估計對於房價影響較小。(記者:陳韋帆)
近2年房市火熱,精華商圈卻極度蕭條,根據瑞普萊坊統計,東區店面空置率2021年Q4 攀升至18.56%,3年增幅3倍,租金更大跌5成。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精華商圈光環不再,投資族紛紛轉向預售屋、土地,甚至是離開房地產轉其他投資。(記者:陳韋帆)
面對少子化衝擊,國內不少大專院校註冊率創新低,教育部12月28日公布110學年大專全校新生註冊率,其中全國最低的為東方設計大學(前東方專科、東方學院)僅19.06%。另根據當地房仲分析,該區域租金行情、出租率不斷下滑,兩項指標皆下滑2成。(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東區租金再創新低,根據台北地政雲,忠孝東路四段「頂好名店城」一樓店面租金單價僅6588元,創下東區「街邊店租」單價新低,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雖說該筆交易屬於東區街邊店行情破盤價,但由於東區店面租賃交易冷清,幾乎進入停滯期,推估東區租金要持續下滑不易。(記者:陳韋帆)
全國警戒三級,全台房市交易急凍!中信房屋、台灣房屋、住商不動產、永慶房屋今(31)日交出5月成績單,分別月減7.3%~26%不等。房仲業者指出,5月中下旬雙北市以及其他縣市先後進入第三級警戒,房市交易急凍,進入停滯期,推估6月疫情影響將更加顯著。(記者:陳韋帆)
即便市調機構調查,台北市每坪成交價最高達200萬元的「5大頂級豪宅」今年銷售邁入尾聲,但若依據央行針對台北市高價住宅定義「鑑價或買賣金額為7000萬元以上」的標準來看,台北市近2年豪宅交易量明顯量縮,其中南港量縮逾7成,暴跌最嚴重。
行政院主計總處10月底公布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由2.67%上修至2.91%,仍居亞洲四小龍之冠,高於香港的負2.9%、新加坡0.1%與南韓的2%。台灣不僅GDP今年贏了韓國,連全球豪宅年漲幅都領先,主因是首爾新的限價令上路,導致價格大跌12.9%。
花蓮發生規模6.1強震,台北市也傳出有大樓傾斜,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曾警告,若台北市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30至40年的老舊公寓恐會倒榻4千棟。目前雖然未有倒塌消息,但卻傳出大樓傾斜,專家表示,假若經過結構專家鑑定,樓有傾斜狀態,將導致鑑價下跌,甚至無法貸款,恐只能等待改建。
內政部今(6)日發布2018年第3季全國與六都「住宅價格指數」。數據揭露,全國房價較上季上漲0.55%,但較2017年同季下跌0.06%。只是,若看長線趨勢圖,會發現2015年第1季過後,房價處於「震盪」,六都竟然只有台北市跌價。
內政部今(15)日發布第51期都市地價指數,統計顯示,本期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00.22,較上期上漲0.22%,已連續6期漲跌幅維持在1%內,其中上漲幅度最大者為連江縣上漲1.32%,下跌幅度最大者為新北市下跌0.42%。
韓流要讓房市發大財,建商屋主先漲價、民眾買不起房了嗎?近日全台六都陸續公布2018年12月買賣移轉統計,其中,高雄單月移轉棟數為2762棟,竟然較選前11月的2881棟,衰退4.1%,單月衰退幅度僅次於新北市的7.6%。
房價炒過頭的地方,房價賠售、套牢都不為過。但在新竹地區,卻出現彷如「平行時空」的兩極現象,竹北頻出現屋主賠售、建案遭法拍,但新竹市東區卻是北台灣熱銷地區,甚至傳出有在地建商推出預售案,就被粉絲掃光。
等了4年,房價有跌嗎?有的,尤其捷運宅未來仍有機會便宜入手。根據《好時價》發布最新房價指數,以大台北捷運沿線站點半徑500公尺內的交易案例統計分析,發現跌價最多的捷運站,不管是大樓、公寓或套房,跌幅逾3成,等於今年買,皆比4年前便宜!
台北市大直豪宅「帝景水花園」每坪最高成交價曾在2014年達到214.2萬元頂峰,但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最近一筆成交資料,每坪成交價竟然僅剩下164.6萬元,暴跌將近50萬(49.6萬),可見近來「豪宅回春」說法不見得處處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