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猖獗,不少投資詐騙還會引誘年邁長輩抵押房產,騙取借貸價金,導致房財兩失,事實上,內政部地籍異動即時通已上架數年,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功能」,聯絡人可以設定到2人,其中1人可以設定子女,協助長輩照看不動產安全。(陳韋帆)
大台北房價租金居高不下,到底要不要買房呢?據實價登錄,新北第一環25坪房屋來說,除新店尚在2.2萬左右,中永和、板橋、三重都已接近或超過3萬。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租金不斷攀漲,但買房子來說,最大問題往往還是在頭期款,如果沒富爸媽支持,至少要存20年起跳,到時候房價可能又攀漲一輪,總之就是租也難、買更難!」(陳韋帆)
蛇年到來,尚未出生新生兒,來不及當龍寶寶了,而農曆年後,也將是小「豬」仔準備初入小學的時間點。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少子化趨勢難擋,龍寶寶出生率也連年下滑,屢創新低,甚至比虎、兔年還低,但也因少子化,父母更重視小孩學習環境,滿額學校更是一席難求,所以一定要特別留意設籍時間點,越早越好。」(陳韋帆)
台北市房價高昂,近年來又不斷攀漲,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台北市新建案平均成交價已逾每坪120萬元。究竟這麼貴的房子都是誰在買?事實上,台北市購屋主力年齡層落在40至50歲,不過專家發現,最近一年多來,台北市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變多了,部分建案甚至占了20-40%,而這些人通常都是從事6大職業。
新北市國小額滿學校學區,哪裏房市交易最夯?根據新北市地政局發佈的「 學區住宅交易大解析」以新北市109學年度公立國⺠小學20所額滿學校學區為分析範圍,並分析交易熱區件數,其中,林口區的額滿學校學區以3752件勇奪冠軍,二、三名則分別由板橋區、淡水區的額滿學校學區拿下。
房地合一稅上路後,不少人誤觸繼承與贈與的高稅金問題,因而遭追繳稅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最近就公告一個案例提醒,出售獲贈的房屋或土地不論盈虧,都必須申報房地合一稅,就有案例是忘了申報,結果國稅局查稅之下,以1600萬元成交的土地,竟被追繳240萬元稅金。
近期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假日「棄百貨商場、往郊區走動」,現在不少看屋民眾對居家環境、空氣等,也更加留意,如此也讓不少建商趁勢打一波「養生休閒宅」的概念,包括淡水紅樹林、花蓮甚至新北三芝都有標的。
許多都會區的人,經常會夢想退休後搬到鄉下,過著清閒生活,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就有實際案例是,一對夫妻2017年台北退休想到花蓮長住,不聽兒女勸「先租再買」,結果當年底大約花了5百萬元買花蓮房子,住了3個月遇到206地震,嚇到搬回台北,現在房子還在套牢階段。
「不買房的下場真的會很淒慘嗎?」一名網友發文表示,爸媽三不五時就對他耳提面目叮嚀,即使要背30年的房貸也得買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盡快脫離租房族,否則老了就沒有人願意把房子租給他,只能淪落到露宿街頭的悲慘下場,讓他聽了非常緊張,想聽聽其他人的意見。貼文曝光後,不少人都認為長輩的話很有道理,「真的,房東都不租老人,只能睡公園」。
依據內政部最新繼承及贈與的移轉量資料,今年第1季贈與移轉量年增1.91%,且六都在贈與移轉量部分都向上成長,專家分析,目前房價水準及薪資水準相比較,大部分民眾買房不易,加上少子化影響,許多長輩仍會選擇運用繼承及贈與將房產轉給晚輩。
低薪世代遇上高漲的房價,使不少年輕人超有感,提到身邊的有房族群,多是仰賴父母親的資助。不少年輕人感嘆「自己無望買房,未來前景模糊」。這樣的題材當然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
人口負成長、房價卻照漲,大台北有10區逆著來的。根據住展雜誌統計,近6年來,大台北29個主要行政區之中,有12個行政區人口正成長,其中房價連袂上揚的有8個行政區,但也有10區,是人口萎縮但房價卻仍上漲。
低薪時代,買房不容易,但爸媽手邊若有閒錢,多少就能「靠一下」。根據中信房屋宅指數的調查,僅41%的民眾,不需要長輩幫忙,可完全靠自己能力買房;但剩餘的59%、近6成民眾,卻得多少靠爸媽資助,甚至有9.7%的民眾,需要長輩協助支付「全額房價」。
即便內政部營建署日前公佈第1季貸款負擔率,台北市高達61.54%,等於受薪階級每月6成所得拿來繳房貸,不過,實際上恐怕是父母的「神助攻」,才能讓年輕人放心工作、安心買房。日前台北市北投區捷運關渡站旁指標案開案時,現場銷售人員就表示,「第一組客人一次買兩戶,是在Costco上班的姐妹,父母各幫忙買一戶。」
明星學區的光環會因為升學方式改變而打破嗎?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最新統計發現,在明星學校附近,未成年孩童設籍當作戶長的比例越來越高;房仲也直言,明星學區的房價會貴1至2成,就是因為很多父母為了小孩學區搶著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