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居高不下,台北青壯年(30~50歲)最新房貸統計出爐!據聯徵中心資料,台北市2024年H1購屋熱區,只剩下文山、萬華兩區鑑估值低於2千萬,一般受薪階級購屋越來越困難。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房價高漲已是不爭的事實,央行也已祭出史上最重打炒房政策,買氣已明顯翻轉,明年Q1後或許有機會見到房價下修。(陳韋帆)
泰國上市建商Ananda Development PCL進軍台灣,7日與碩盛國際不動產合作舉辦曼谷指標頂奢豪宅發表會,除介紹旗艦豪華住宅建案「COCO PARC」,也展示 Ananda 旗下其它住宅建案。(陳韋帆)
新竹預售屋價格飆漲驚人!根據實價登錄,2023年竹縣均價45萬/坪,竹市均價52.7萬,3年漲幅分別為36%、62.7%,直追大台北房價。房仲認為,竹科員工持續增加,且收入高,購屋需求強勁,房價也因此不斷飆漲。(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六都大樓鑑估值再創新高!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六都2023年大樓平均鑑估值,949~2905萬,若搭配目前最優惠的「新青安貸」方案,將貸款拉長至40年,即使是最便宜的台南949萬,每月也需要償還2.2萬房貸,想要將預算控制在2萬以下,恐怕只能挑選屋況較次,或者坪數較小的中古屋。(陳韋帆)
炒房王帥過頭不僅會炒房,交女友也一流?本名黃家進的帥過頭今(3)日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中,不僅強調自己的炒房能力,現年66歲的他,還強調他超人的性能力,他說,「你們這些年輕人都比不過我!」
台灣少子化現象造成許多專家學者們一致看壞房市。根據內政部公告,2020年國內出生與死亡人數出現死亡交叉,死亡人數正式超過出生人數,少子化已成為房市明顯的威脅。
近期「紅單」熱炒引發政府關注,甚至屢屢「口頭警告」要打房,此時該不該買房?成為購屋民眾最關心的事。對此,房地產業者幾乎口徑一致表示: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自用族群應該放手買房。
內政部2020年11月10日發布2020年第2季全國及六都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本季受惠於房貸利率調降,2020年第2季全國房貸負擔率34.64%,相較上季減輕0.66%,較2019年同季減輕1.42%,為2016年以來負擔最輕;而房價所得比為8.66倍,相較上季上升0.04,較2019年同季下降0.13。
內政部2020年8月14日發布2020年第1季全國及六都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本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5.30%,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貸負擔率較上季上升0.15%,較2019年同季下降0.23%;而房價所得比為8.62倍,較上季上升0.04,較2019年同季下降0.04,表示本季民眾負擔房價的能力有所提升。
內政部2020年5月11日發布2019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其中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5.15%,較上季上升0.42%,與2019年同季持平,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8.58倍,較上季上升0.11倍,與2019年同季持平。從長期觀察,本季貸款負擔率雖較上季上升,但仍是2016年以來第3低,房價負擔能力有逐漸提升的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衝擊加劇,不少人擔憂失業潮即將浮現,對薪資本就偏低的年輕人來說,恐怕是雪上加霜!根據yes123求職網針對39歲以下勞工所做的「青貧勞工甘苦與職場夢想調查」,如果突然失業,平均最長僅能支撐3.3個月,還有2成6的人表示「完全無法支撐(0個月)」。
內政部2019年11月12日發布2019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經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6.06%,較上季上升0.53%,較2018年同季下降0.84%,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8.79倍,較上季上升0.13倍,較2018年同季下降0.21倍(表1)。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成績悽慘、租金漲為85折」等節,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說明台北市已全力與中央住宅合作積極推動各類多元居住協助方案,現階段評估未來提供居住協助之戶數合計約可達44,700餘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