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冷淡,恐最先衝擊空屋率偏高或新屋供給量體大的地區。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24)年Q2共計有10萬3,130宅新成屋待售;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前五名,依序為基隆市35.34%、金門縣35.18%、高雄市29.04%、台南市28.08%、台北市27.18%,相當於每3間新成屋就有1間是空屋。
來自土耳其的藝人吳鳳,曾經排斥在台灣買房,因為台灣房價實在太貴,他說2千萬的房子,在他的家鄉都可以買四間了!然而他卻沒想過,自己後來不但買房,甚至在自住五年後,還有能力以小換大,給家人更大的生活空間,三立財經台節目《好宅敲敲門》主持人廖婕妤,就帶著大家一起來開箱吳鳳的dream house!
政府打炒房真的出現成效,台北房價更是鬆動了,去年12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標準住宅單價等三大指標,首度出現全面下跌的紀錄,其中電梯大樓首見下跌,公寓更是已經連3個月下跌。
房價不斷爆衝!新北市2024年出現不少百萬單價,這波漲勢還會下去?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在房貸之亂、央行第7波打炒房下,買氣明顯翻轉,全台買氣已出現停滯現象,估計未來可能會有個案表現亮點,但整體房價漲勢難以期待。(陳韋帆)
房價高漲嚇死人!住展統計,大台北區域2024年1~4月進場新案,現階段「最便宜行政區」不是背山就是面海,台北市僅1案7字頭,位於文山區山上,新北市則有2案3字頭,位於在海邊的淡水區及出海口隔壁的五股。(陳韋帆)
台北房價漲幅出現M型化趨勢,實價揭露,2023年,台北市50坪以下房屋,年漲幅1~9.1%不等,其中,以最小的20坪以下小宅漲幅最兇;50坪以上房屋,則出現漲幅不均狀態,如51~60坪房屋年漲幅4.4%,101坪以上卻漲不動,年漲幅僅0.6%。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房市不離供需原則,有人買的就會漲,而小宅需求最高,漲速自然最快。(陳韋帆)
房價飆漲,上班族想靠自己買房越來越難,大家房屋彙整2022年實價登錄,發現大台北41個行政區中,1字頭成交價僅剩新北市13個行政區,其中以淡水第一252件、八里第二150件。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淡水、八里因地理位置偏遠或建商尚未完工,在房價飆漲下,自然成為相對低價區。(記者:陳韋帆)
捷運站周邊通常是購屋首選,依據台北市地政雲資料,去年全台北市捷運站300公尺內交易量前五大捷運站分別為中山國小、內湖、中山、古亭、永春,五站中僅內湖站的平均成交單價維持在6字頭,每坪約66.4萬元,其他四站都在每坪73至86萬元。(記者:陳韋帆)
近2年全台房價瘋漲,但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似乎漲勢相對較緩。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2021年Q4房屋單價每坪69.3萬,年漲幅1.9%,全國排名倒數第三。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北市房價基期高,素地稀缺,老屋交易遠大於新屋交易,也讓房價看似上漲趨緩。(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價驚驚漲,讓不少人望「房」興嘆,日前有網友在「mobile01」指出,逛了台北的幾個新建案及二手老房,讓他感覺「CP值真低」,更懷疑「台北房子真的有人要嗎?」就有人點出心酸真相「台北的房子不是住的必需品」。(鍾惠宇報導)
南韓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成為今年奧斯卡獎大贏家,該劇之中的豪宅場景、上流社會家庭,吸引許多人好奇,根據韓媒推估,若在首爾城北洞,這棟豪墅市值約100億韓元(約新台幣2.5億元)。而南韓金融監理局(FSS)公告的「高價住宅認定標準」為逾9億韓元,約新台幣2300萬元,對照之下,台北房價真的很貴。
2012年8月上路的實價登錄,已經邁入第7年,這也讓官方得以累計成交資訊,以台北市來說,為全台率先編列「房價指數」的行政區,近年進階發布「房市指標溫度計」分析供給面、需求面、價格面與民眾負擔概況。只是最新2019年第2季的數據,在交易價格面,卻維持代表過熱的「紅燈」,且分數更創20年新高。
全台房市自2014年開始反轉,近幾年漲幅趨緩甚至有下降趨勢,雙北市更是其中跌幅最激烈的地區,投資者無一不擔心房價泡沫化的到來。
購屋的首要考慮條件就是房價,如果想買房的人可以再等等,明年大台北房價可能會更低,因為政策刺激,未來房屋的供給量將大幅增加,就連蛋黃區也淪陷了,房價「低還有更低」。
台灣房價不斷飆升,反觀租金卻沒有提高。一份統計報告就發現,過去四年,台北市的房價租金比,從原本的33飆升到現在的64,也就是說如果身為房東,要連續出租64年不間斷,才有可能回本!不過身為包租婆的藝人劉伊心,她說台北市的房價租金比,恐怕比這個數字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