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翻轉,全台卻迎來開工高峰!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住宅開工量3萬3,232宅,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無論房子賣好賣壞,都是同樣的限期壓力,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陳韋帆)
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次公開場合下,不經意向《三立新聞網》透露,「當初建置租賃專法,參考不少日本『租管售一體』經驗」,對於記者提問,「台灣走向日本化?房仲業消失?」花敬群則是大笑而未答。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其實租管售三方各有所長,但確實早有不少房仲業者身兼租賃、進軍物業管理,要達到完整的一條龍經營不無可能,只是產業的融合與發展還需要極長的時間磨合才能完整。」(陳韋帆)
全台去年起掀起「金龍海嘯」,年初進入冷淡期,住商機構觀察六都第一季數據,六都家戶購屋比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呈現減少,其中僅桃園市第一季家戶購屋比達1%,至於台南市第一季家戶購屋比僅0.5%,平自2016年以來最低紀錄。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近期受大環境影響,資金貸款受限,加上1、2月交易日較少,買氣表現亦屬疲軟,致使第一季六都購屋族較顯冷靜。(陳韋帆)
威剛賣廠辦大賺1.26億!根據實價登錄,2024年12月,中和商辦「世紀廣場AOC」頂樓戶以3.75億成家,賣家是科技大廠威剛科技,買家是至鴻科技,威剛持有8年大賺1.26億,漲幅達50.8%。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近年政府政策維持「打住不打商」,廠、商價格持續成長,新北市各大產業園區都出現漲幅。(陳韋帆)
台積電宣布投資美國3.3兆台幣,若付諸行動,台灣的房股到底會受到怎樣的衝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對於台積電而言,屬於水到渠成,而台灣本就難以滿足台積電所有投資,至於台積宅是否會受到衝擊?短期內影響有限,長期發展仍需觀察。」(陳韋帆)
中古屋房市買氣回升了?住商機構公布內部交易資料,近1個半月六都交易,除了台北市,其他五都議價率全面攀升,且買氣隱約超越去年同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買氣自去年Q4下滑至今,部分屋主態度開始鬆動,不只開價變平實,議價率也提高了。(陳韋帆)
建商避風頭,全國住宅「開工量」創5年新低!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達12萬7,883宅,為近5年以來最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打房沒藥醫,房市多頭在去年房貸之亂爆發下急轉直下,加上央行動作頻頻,建商仍有大批餘屋待售,乾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致使開工量回歸平靜。(陳韋帆)
台灣房市多頭4年有餘,如今房市翻轉,爆發史上最大交屋潮!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達13萬8180宅,創下自1996年以來最高紀錄。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2020年以來建商大舉推案,並陸續於去年完工,全台進入歷年罕見交屋潮,如今房市翻轉,恐有衍生巨大賣壓之虞,至於影響程度,有待時間觀察。(陳韋帆)
新北市三重「莘聖沐光居」傳出鄰損事件,不少民眾認為該建案基地大小僅97坪,與鄰棟住宅過近,也是釀禍主因之一。事實上,截至今年11月,新北市府已核准220件小逾百坪的「鳥籠危老案」,最小坪數僅14坪。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表示,建案基地過小,不僅施工不易,小坪數套房銀行貸款更加不易,購屋族應謹慎。(陳韋帆)
2024年是房市多空交戰的一年,不少建商在8月之前瘋狂買地,根據實價登錄,統計高雄2024年1~8月十大土地交易(金額最高),有六筆為上市或背靠上市建商所購買。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高雄挾台積電話題下,近年房市價量勢如破竹,如今雖然買氣已翻轉,但資金雄厚的大建商早已賺飽飽,這時機點購入的土地,即使現在沒賣掉,未來房市回溫依舊能大賺一筆。」(陳韋帆)
韓國3日晚間上演「5小時短命戒嚴」鬧劇,韓國房市、經濟要崩了嗎?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韓國戒嚴的突發狀況太短,且在深夜發生,對於房市影響有限,可能影響的應該只有產業、半導體的投資信心。」(陳韋帆)
行政院今(27)日拍板通過「新青安」精進政策,在防人頭、炒作上將要求八大行勾稽把關外,亦將「新青安」修正為一人一生限貸一次。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限貸一次確實可導正利用新青安炒短線者,但如果強化『轉手』管制將更加有效。」(陳韋帆)
新竹社區「晴空匯」因B1電纜線短路發生火災,導致2名勇消喪命,引起各界關注火災議題,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六都與新竹近一年火災次數,發生次數最低為新竹市、台北市,另外,火災發生原因,前三名依序為「燃燒雜草」、「電線短路」、「遺留火種」。(陳韋帆)
央行自2022年以來的升息循環,也讓國內法拍量出現波動。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資料,國內今年首季法拍移轉量達902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10.5%漲幅,其中以新北市達194棟位居六都冠軍。(陳韋帆)
根據經濟部資料,2023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2.38億美元,較2022年下滑約35%,創2012年以來次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政府擔心台灣人透過外資炒房,先有房地合一課以重稅,2023年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也上路,法規限制,加上國內案源不多,使外國投資「數字」轉趨保守。(陳韋帆)
2024年Q1六都家戶購屋比出爐!根據住商機構統計,六都今年Q1家戶購屋比與去年相比明顯增加。其中又以桃園1.22%、台中1.14%奪下冠亞軍,而在台積電話題升溫下,台南買氣也大漲,年增0.5%。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今年Q1在新青安貸等利多下,持續催生買氣。(陳韋帆)
台北市113學年度共計36所額滿公立國小,住商機構彙整實價資料,觀察明星國小周邊房價表現,其中以大安區金華國小的學區宅最高價,成交平均單價達122.6萬元。而北投區也有3家國小進榜,且最低約5字頭即可入住。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大安區機能俱全,加上轄內名校襯托,房價高居不下;北投則屬蛋白區,但能以親民價入住明星學區,CP值相當之高。(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盼等「少子化」致使房價崩盤。根據內政部資料,六都及新竹縣市,102~112年0~14歲幼年人口全部下滑,但整體房價漲幅3成以上,其中台中、台南及新竹市房價更是翻倍。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目前觀察到,少子化並未導致房價下滑,其表現與總體經濟、區域發展較有正相關,尤其有高科技產業進駐的縣市更加亮眼。(陳韋帆)
台灣「雙貸族」人數創歷史新高!聯徵中心資料,2024年1月,同時有房貸、信貸人數36萬3580人,相較2014年增幅25.1%,平均房貸、信貸金額分別增幅70.4%、88.7%。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雙貸族除了有補足房貸缺口所致外,也有不少人利用增貸投資金商品,讓人數不斷攀升。(陳韋帆)
央行無預警升息半碼,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發現,與央行六波升息前的2022年Q1相比,全國核貸成數微增0.12個百分點,利率增加0.66個百分點,其中北市貸款利率增幅與核貸成數跌幅均居六都之首。(陳韋帆)
豪宅交易量冷颼颼!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3年H2,台北市破億豪宅交易21件,新北市6千萬以上豪宅交易47件,相較2020年同期高峰,減幅分別為83.8%、19%,明顯降溫不少。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該法所通過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加上去年下半年適逢總統大選前景不明,讓高資產族群置產較為謹慎。(陳韋帆)
近年來美甲、美睫成為年輕時尚指標,影響所及,業規模持續擴張,據財政部統計,美甲美睫業家數、銷售額5年成長超過1.2倍,其中家數以台中市562間為最多,台北市次之,新北市增加153.9%幅度最大,在營業額上北市以6.7億為最多,高雄市增幅為167.9%為最大。(陳韋帆)
根據財政部公布資料,2023年房地四大稅收共計2736.8億,包括地價稅940.7億、房屋稅893.1億、土增稅745億、契稅158億,其中,地價稅、土增稅分別年減0.3%、19.9%,房屋稅、契稅則分別年增4.6%、2.1%。(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