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嘉義大埔地震導致台南、嘉義破千棟房屋被列入「紅黃單」危險建築,建物結構安全再度引起國人關注,居家達人特力屋指出,大多人地震僅留意到結構安全,事實上,「居家固定家具、擁有安全的逃生動線、防盜措施」都是預防地震的重要措施。(陳韋帆)
嘉義縣大埔鄉21日凌晨00:17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嘉義、台南、高雄等地區傳出道路坍塌中斷、民宅圍牆受損等災情。信義房屋表示,為協助民眾及時掌握住家安全狀況,信義房屋提供「地震後住家安全自我檢查表」,協助民眾確保居家安全。(陳韋帆)
台灣28天地震破千次!根據氣象署資料,4月份,截至今(28)日20:42,一共發生1,379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344起、無感地震1,035起。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地震是台灣人難以逃避的宿命,然而,台灣逾30年老屋共483萬餘宅,震後應立即檢查建物狀況,方能確保居家安全。」(陳韋帆)
20年來台灣家戶有何改變?根據主計總處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指出,在各種型態的比重上,醫療保健增加最多,達5.1個百分點,餐廳及旅館次之,增加3.9個百分點,運輸交通及通訊第三,達0.6個百分點。減少的比重最高的是食品及飲料,其次為休閒、文化與教育消費,此外,住宅服務、水電瓦斯與燃料比重減少幅度也達1.7個百分點。
2020年12月10日21:19發生規模6.7地震,全台有感且多處達4級,為2020年最大規模地地震,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雖然對地震不陌生,但多年來災情、意外頻傳,因此民眾的危機感日增,在建築抗震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讓建商在抗震、耐震的建築工法上也更求精進。
上海戴德梁行(紐交所:CWK) 2020年1月8日最新發佈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嬰兒潮一代的退休,Z世代踏入職場,以及其他人口結構的變化,將會對世界各地的房地產租戶、投資者及政策制定者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利益相關方均需瞭解這些趨勢的影響,準確對其進行定位,從而最大限度地把握契機。
鄰近台北市的汐止,最近出現不少主打交通便捷的建案,主打低總價、低自備和結構工程0付款等噱頭,吸引無殼族,同樣的促銷也出現在台中7期,甚至有建案的自備款低於百分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