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今(15)日召開第129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經濟部陳報「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一案,指出中部地區為我國精密機械等傳統製造業的核心聚落外,更是我國西部科技走廊的重要樞紐,本方案將強化精密機械產業外等產業優勢,為中部創造高薪就業機會。同時將推動農業智慧化,協助產業轉型再升級,引領中部區域產業朝向光通訊、光產業、綠色產業、智慧農業等多元發展。
8月22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意外造訪台灣,停留不到一天。天降4兆男,讓媒體追得疲於奔命的同時,陰謀論四起,因為這一不尋常的造訪,讓黃仁勳連「替川普傳話」的說法都出來,台積電官方回應是很高興黃仁勳到訪並分享其創業歷程,但是回應更讓人霧裡看花,黃仁勳亦能視訊演說,為何要24小時每台兩地奔波?
台股進入第四季,市場焦點回到 AI 發展階段、雲端巨頭資本支出,以及國防與傳產動能。法人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25 年台股獲利預期已由年初的 15.2% 下修至 8.8%,主要因台幣升值近一成、匯兌損失擴大,加上上半年美國客戶提前拉貨,使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的出貨動能受到壓抑。不過,2026 年獲利仍可望維持雙位數增長,約 10.8%,雖是近年相對低檔,但結構性題材仍強。
主計總處今(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6%,雖然連續4個月低於通膨線2%,但因蔬菜、肉類及外食漲幅大,令8月漲幅較7月略擴大。主計總處表示,剔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已連續17個月低於2%,目前整體物價平穩,若天候持續穩定,9月CPI漲幅有望低於8月。
鴻海(2317)今(5)日公告8月營收為新台幣(下同)6,065億,月減1.20%,年增10.61%,為歷年同期最高;累計前8月營收為4兆6,599億,年增16.65%,為歷年同期最高。
伺服器滑軌大廠川湖(2059)公告,揮別匯率干擾,8月營收為14.55億元,月增3.4%、年增67.5%,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突破百億,達110.4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77.9%,2025年川湖將首繳百億營收成績單。
宏達電今(5)日公布8月最新營收,為2.67億元、年增31%,順利在單月營收部分重返2億元大關;今年以來累計營收則達到18.17億元,年增1.1%。
台灣明年國防預算逾9,000億元、占GDP逾3%,在龐大預算支援下,官方積極主導推動無人載具(無人機、無人艇)供應鏈整合,且擴大與美國、歐洲等地合作,以排除紅色供應鏈為前提,打造國防自主產業鏈並揮軍國際。台船(2208)今(5日)重訊公告董事會推選陳政宏為新任董事長。
三商美邦人壽因連續七期RBC(資本適足率)未達標決定出售,這次出售與以往壽險公司公開招親模式特別在於其「邀請制」,要參加娶親者9月前必須遞交「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書」才能進入首輪比價,國內民營第三大金控中信金被點名是最可能買家之一。
中美關稅雖然還在談判,不過科技熱戰動作頻頻,此前負責監管半導體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日前已撤銷三星和SK海力士中國工廠的VEU授權,2日夜間亦通知台積電南京廠美國也撤銷台積電南京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4日,中國商務部也對美光通訊廠商課徵反傾銷稅。
近期輝達與聯發科(2454 )在 GB10 Grace Blackwell 晶片上緊密合作,帶動聯發科今(5)日股價一口氣漲30元,到1415元。不過,英國媒體 Techradar 報導,此一深度合作不僅展示兩家公司技術融合,更引發了市場對於輝達可能以 730 億美元收購聯發科的熱烈猜測。
經濟部自8月7日全面開放受理申請「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4項美國關稅支持措施,以協助產業解決資金周轉困境、提升技術能量並加強海外市場布局,並採從寬、從簡、從速原則辦理,放寬申請資格、簡化申請文件,目前超過700件上網或臨櫃申請。
行政院落實卓揆「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的政策指示後,4日相關針對新青安政策皆有鬆綁跡象,市場認為央行近期被傳出找行庫喝咖啡,被認為可能跟進鬆綁不動產管制訊號。對此,央行嚴正澄清,央行獨立性不容質疑,近期央行確實找了幾家行庫了解房貸、土建融、整批性分戶貸款與新青安貸款最新情況,但都是例行詢問,與政策鬆綁沒有關係。
市場預期就業市場降溫將促成利率下調,美股主要指數4日全面收漲,加之美國總統川普4日晚間宴請美國科技企業領袖,川普表示,他預計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課徵半導體關稅,但已表明,如果企業到美國投資可以取得豁免、不會被課稅。消息激勵台積電(2330)台積電開盤漲20元,漲幅1.72%、鴻海(2317)漲幅1.23%來到205.5元、聯發科(2454)漲30元,漲幅2.16%、廣達(2382)漲2元,漲幅0.77%。
台積電(2330)盤後3日鉅額交易竟出現12張配對交易價格高達1,275元、成交金額達1,530萬元,然台積電歷史最高價為1,200元,3日則開低走高收於平盤的1,160元,3日盤後鉅額交易比起歷史高價足足多出75元,神秘配對買家使市場關注是否有「仙人指路」的利多將至?
內政部今(4)日發布114年第1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4.53%。內政部表示,受央行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等因素持續影響,帶動房價轉跌,加上家戶可支配所得穩定增加,本季房貸負擔率較上季下降2.09%,自去(113)年第3季高點連續2季下降。
內政部今(4)日發布114年第1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9.03。內政部表示,受央行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等因素持續影響,本季住宅價格指數較上季下跌1.29%,並為107年第3季以來首度出現下跌情形,在交易量方面,本季建物買賣登記量6萬3,101戶,也同步較上季減少20.5%,房市交易呈現持續降溫情形。
內政部今(4)日提出「租賃專法修法四大方向」,其中「保障最短租期3年」、「限制租金漲幅」,租屋專家提出疑慮,「若相關配套沒做好,恐重演韓國慘劇,爆房東退市潮,導致供需失衡,房租暴漲。」(陳韋帆)
內政部今(4)日宣布租屋兩大政策方向,一是「青年婚育租屋協助專案」於明(115)年開始補貼加碼、租金補貼資格放寬、資金補助、社宅優先等,另也提出租賃專法修法草案,包括「保障租期3年、限制租金漲幅」等四大重大修法方向。(陳韋帆)
新青安貸款鬆綁 不再占銀行法額度行政院會今(4)日拍板,自9月1日起民眾申請新青安貸款,不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所規範的放款額度。該條原本要求銀行辦理住宅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存款與債券餘額三成,市場俗稱「不動產放款天條」。近來頻傳民眾房貸遭拒,行政院決定鬆綁,讓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限制之外。
行政院今(4)日宣布,放寬銀行承作新青安房貸的授信原則,自9月1日起,該貸款不再受限於《銀行法》第72-2條的放款規定。財政部也表示,將積極督導公股銀行協助符合資格的民眾申辦,同時提醒注意「房貸四大指標」,特別值得民眾留意。
台灣房市正經歷一場未明言卻深刻的結構轉變。驅動市場從數十年來的「成家立業=必買房」傳統觀念,在年輕世代中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對現實壓力的理性計算與價值重估。與此同時,全球政經格局的動盪,特別是潛在的川普關稅政策,正為台灣房市的支柱——科技產業——帶來巨大變數。這兩股力量交織,使市場走向「高價僵固、量能萎縮」的新格局。
行政院會拍板放寬新青安貸款,追溯自9月1日後申辦案件不再計入銀行法72-2條限制。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這是好消息,但「水龍頭還可以再開大些」,呼籲危老都更及廠房融資也應排除在管制之外,才能真正解燃眉之急。(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