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首次標售底價高達380億元的京華城標售案,去年12月12日流標,面對債權銀行的壓力,目前已經釋出第2次公開標售,擅長金融資產操作的業主,本次雖然有調整底價,但卻特意不公開總底價,要在開標當天才公開。但商仲業者分析,容積率不確定、底價不公開及未來產品可塑性不明,要標脫會很辛苦。
▲京華城將進行第2次標售。(圖/翻攝自GoogleMap)
本次京華城標售仍由戴德梁行進行,此次僅保留全區4986坪標售方案,取消分區標售;另外,容積率的部分目前仍不明朗,戴德梁行指出,京華城已經提出行政訴訟將現有560%容積率恢復為678.91%,未來若確定取得取得,將以「半買半相送」的優惠價格售予買方。
或者投資人也可放棄爭取恢復容積率為678.91%的機會。本次雖然有調整底價,但京華城在3月22日前,才會將標售底價交給戴德梁行保管,並在3月29日開標現場開啟信封且「公布標售底價」之後,再進行開標。
商仲業者總經理田揚名分析,底價不明朗對壽險業者鎖定標的,有一定抗性,加上總金額龐大,目前市場買家寥寥可數,除非有第2個標下雙子星案的南海,是以投資角度,或是第2個台塑買下內湖廠辦,則是自用角度,否則大咖買家不容易找到。
除此之外,他認為,容積率的問題以及區段產品定位是頂級豪辦或豪宅,也是重點。目前國內壽險業者歷經去年海外匯損,獲利率大幅衰退,且現今房市景氣衰退,壽險購置不動產在投資收益評估之下,也多持保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