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商推案、代銷賣屋已經到了一個熱潮點,例如桃園龜山A7就有建案打出「6萬首付」買房,台南也有建案推「首付8萬,結構工程0付款」,這些都是為了降低購屋門檻,讓買方「先甘後苦」的操盤方式,衝出買氣。
高雄市政府表示,5月適逢綜所稅及房屋稅開徵,近期市稅處常接獲民眾反映,為何2020年無法取消刷卡繳稅交易,或以非本人持有之信用卡繳納,仔細詢問原來是把綜所稅與房屋稅的繳稅規定搞混了。
網路購物的便利性,很容易讓我們下手買東西不節制,因為線上刷卡不必掏現金,加上動輒就會收到廠商贈送的購物金,滿千折百,讓人感覺「有賺到」而努力血拼,結果不知不覺中就養大了「網購癮」,每月透支毫無感覺,一直到下個月收到信用卡帳單,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累積了一大筆卡費。
現在許多預售屋建案都提供刷卡預訂,有些小訂、定金都可以直接刷卡付款。不過,民眾要注意,有些建商可能會以「預約訂購證明單」註明已付訂金買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還,即便尚未簽約,還是被沒收訂金,演變成交易糾紛。
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一是存款與放款之間的利差,二是手續費收入。而台灣的銀行超過30家以上,每位民眾都有與2至3家以上銀行打交道的經驗,平均每人皮夾中也有3至4張信用卡,但你曉得銀行如何從最基本的存款、刷卡消費開始,就默默地賺你的錢,而沒讓你知道嗎?
說起換匯,相信大家都知道要看匯率來換匯,但是,其實還有一些秘訣可以掌握,讓你換得輕鬆又方便,或許你會說信用卡不論國內外刷卡都很方便還可以賺到刷卡回饋,但總是有些地方無法刷卡,必須以現金支付。不管如何,有些現金在身上,需要小額付費時也比較方便(如歐洲國家有些地方上洗手間需要付費)。
現在不少建商鎖定首購族,打出低自備款、低首付,甚至可能幾十萬元現金,就能晉身有殼族,也有建商提供公司貸,讓買家「貸好貸滿」。但就有看屋經驗不多的年輕買家,被「好位置、只剩一戶」及現場熱鬧的氣氛帶動,衝動刷卡買房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套劇本」。
現行社區住戶繳交管理費是以現金、自動轉帳、超商繳納等為主,不過,有業者開發App系統,住戶可透過App刷卡繳納管理費,並與多家廠商合作可獲得紅利點數。對住戶來說,不用現金繳費、可累積刷卡額度,利用手機APP也相當便捷。
台灣房地產似乎出現活水了,大陸肥咖條款要清查資產超過600萬以上人民幣的金融客戶,台商擔心後續出現查稅,紛紛把資金匯回台灣,這1、2個月陸續出現大戶買豪宅現象,甚至有台商直接用卡刷付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