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佳、央行升息,再加上政府重手打炒房,近期房市交易急凍。專家分析有3種區域今年最可能面臨房價挑戰,帶您了解。
2022年十大代銷出爐!海悅、新聯陽、甲山林依舊是前三名常勝軍,與往年不同的是,全台各地代銷離開自己的地盤「遠征」,北中南互相插旗。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副主任畢務潔表示,2022下半年雖然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九合一選舉、升息等因素影響推案腳步,但前三名推案量依舊精采,全都站上千億大關。(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祭出的《平均地權條例》已在近日三讀通過,原本因升息重挫的房市更是雪上加霜,但想買房的人恐怕得再等等!根據全國不動產統計,2022年底交易量雖然出現雪崩式下滑,但顯然尚未達到2016年谷底程度,在「量先價行」原則下,想便宜買房的人恐得再等等了!
2023年開始,戴德梁行今(5)日舉辦2022年Q4記者會,回顧2022年,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去年就如三太子(國泰蔡鎮宇)跟我說的,會變成『脫褲圍海』,而今年我預測,將會是『狡兔追市、暗淡的月』,價跌、量緩跌、買氣跌,3個字,跌跌跌!」(記者:陳韋帆)
2023「升息、《平均地權條例》」兩大利空盤旋房市,不少業者、學者都預期房市盤整期將有半年下修期,房價就只會跌半年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多數人說的下修期半年,是指預期暫停升息時間,事實上,不代表半年後就不會繼續跌!如果政府執法態度堅決,推估半年後房價還會持續下修。」(記者:陳韋帆)
升息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來勢洶洶,房子還能買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當然還是可以買,但地段已經不比價格重要,但最好先砍一大刀2~3成,買到這樣的價格,才能避免將來看到房市崩盤氣到吐血!」(記者:陳韋帆)
隨國際升息腳步,2022年初以來央行已升息4次,幅度高達2碼半,11月五大行庫新承作房屋貸款利率來到1.851%,預計年底就會直逼2%大關,目前「升升不息」的升息環境對購屋者是壓力,對於資金壓力更大,有「私人設定」拿房子抵押借錢的屋主來說,更很可能是惡夢!根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目前北北桃有3851個、近四千個社區,共8483間房子,有屋主拿房子跟民間借貸設定抵押權。(記者:陳韋帆)
升息增加房貸負擔,壓縮民眾購買力,購屋平均屋齡又創新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今年Q3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已高達26.91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2年,創下統計以來的最老紀錄!進一步探究六都今年第三季的平均買賣屋齡,也只有桃園的20.73年尚未追平高標,其餘五都全數改寫新高!(記者:陳韋帆)
虎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房市在升息、資金出走度過,年底再來個《平均地權條例》一審過關結尾,預售屋整體市況明顯不如去年。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12月16日止,北台灣完銷建案(2022年公開且完銷的建案)共計150個,較2021年(279個),大減逾四成。(記者: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表示,明年上半年房市有機會「軟著陸」,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台北市實價登錄,近三年共11季住宅交易狀況,從2020年Q1均價65.5萬元開始,連續10季成長,2022年Q2來到近年最高點,均價達74.9萬元,今年Q3起止漲,並微幅下跌0.6萬,至每坪74.3萬元。(記者:陳韋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亞洲房價將急遽下跌,台灣能倖免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以他們的理論邏輯,台灣確實在劫難逃,持續升息的話,斷頭、降價出清、法拍潮都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5)日再度宣布升息,今年共升息4次,累計全年升息2.5碼,利率回到2%時代,各路專家紛紛推算,千萬房貸族,20年期、30年期每年約多繳3萬6~3萬7不等的本利。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連續升息,對於負擔能力較差的年輕首購族來說,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記者:陳韋帆)
歷經4次升息,全年升息幅度已達到2.5碼,利率重回2%時代!對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不少人都計算30年期的千萬房貸1年會多繳3.7萬,但一般卻不知到每年利息卻要多繳6.2萬,消失的部分,就是部分原本應該繳交本金的部分金額,因為升息而變成了繳交利息!(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6)日宣布升息半碼,全年升息4次累計達2.5碼,房貸利率約2%,若相較升息前,貸款千萬的20年房貸族等同多繳697,440元,30年房貸多繳1,096,920元。房仲業者指出,「升息壓力,加上房價下修可能性之下,民眾購屋意願將越趨保守,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讓利或降價,較有機會成交。」(記者:陳韋帆)
央行12月理監事會議再度升息,累計今年連續四度升息,利率共調升了2.5碼(0.625%),追平本世紀的單一年度最大升幅!也讓購屋族的荷包有感縮水。根據台灣房屋試算,採用本息攤還、無寬限期、貸款千萬的購屋族,升息2.5碼之後,每月的還款金額,大約比年初尚未升息前增加約3000元,一整年增加的支出3.6萬,約等於新鮮人一個月的月薪,也超過日本雙人來回機票。(記者:陳韋帆)
央行、金管會打炒房措施見效!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12月9日止,北台灣房貸成數8成以上的高銀貸建案(指銀行房貸成數8成以上,不含信貸、建商公司貸),共計238個,僅占整體建案約25.4%,不僅較2021全年大減約20.75個百分點,更是2017年以來新低紀錄。代表今年每4個新建案中,僅剩1個建案提供高銀貸方案。(記者:陳韋帆)
聯徵中心近期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平均房貸利率明顯升高,今年第三季1.84%,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39個百分點,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而平均鑑估值顯示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218萬元,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100多萬,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交易量萎縮,建商、代銷卻接連喊出「交易量跌是因為房子不夠賣、好的地方還會漲」等論調。《三立新聞網》訪問3個一線仲介業務對於客戶反應以及看法,他們則不約而同表示,「買氣確實變得很冷」,其中一人還直言,「前段時間有賺起來,已經準備提前放年假,出國去玩了!」(記者:陳韋帆)
代銷龍頭之一的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TW )建設今(9)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受到升息、選舉等影響,公司銷售額原預計要700億,但目前只有600億,明顯房價攀升太快,導致價量停滯,建商明顯已經吃到苦果。」(記者:陳韋帆)
2022年全台房市多空交疊,隨著2022年即將邁入尾聲,由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舉辦的「2022年房市代表字」網路票選結果出爐,今年由「升」字拔得頭籌,獲得約6成民眾認同,獲選原因為「物價升利息升,房價升升不息」;民眾票選年度最有感的房市新聞則為「央行連續升息 購屋貸款利息增」,也正好呼應房市關鍵字,顯示升息為2022年影響民生最鉅的財經大事。(記者:陳韋帆)
文 / 住展雜誌今年受全球升息、漲價通膨、後疫情、國內央行緊縮貨幣等影響,股房兩市深受波及,唯房市以長期保值與自住需求等特性,加上近年土地、營建成本提高...
全台四大房仲紛紛交出成績單,全國交易量表現,永慶、中信、住商皆年跌逾3成,其中六都交易量又以高雄受創最深,住商年跌幅近乎腰斬、達49.6%,各品牌中最多。整體表現僅台灣房屋表現稍好,但年跌幅也達-11.1%,唯一上市的房仲公司信義房屋,則依財報為主,但信義房屋也提到,交易時間已明顯拉長,原本的賣方市場也持續改變中。(記者:陳韋帆)
最新聯徵資料出爐!今年Q2房貸件數為47668件、季減1072件,平均貸款利率自1.46%升至1.69%,增加0.2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啟動升息後,房貸購屋人數明顯變少,如果年底再調升半碼,全年升息幅度將高達2.5碼,推估將有更多人打消購屋、換屋計畫。(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