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半百老宅都更可望成局!實價登錄顯示,今年八月華西街和梧州街巷內,屋齡達55~57年的4棟公寓和透天厝,由五位自然人以超過6.2億元購入,土地共約243.8坪,據悉相鄰基地近年陸續整合,土地坪數已超過360坪,已符合台北市防災型都更的申請資格。
花蓮403地震重創全台,侯市府修正「新北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防災都更2.0 PLUS),納入震損紅、黃單建築物,原本9成同意才能申請的門檻,降至8成同意才能申請,5月13日正式上路。(陳韋帆)
新北住都中心進駐蘆洲「海砂屋一條街」首案都更報核!新北住都中心表示,蘆洲長安街193巷更新案,已於1月19日進行報核,將搭配防災都更2.0方案進行都更,未來預計打造地上16、17層兩棟建築,共198戶。(陳韋帆)
921地震紀念,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與新北市工務局共同合作,在汐止白雲山莊社區辦理園遊會,宣導防災常識,並進行實兵演練,讓社區住戶面臨災害來臨時能臨危不亂。工務局長詹榮鋒親自參與並表示,氣候變遷常導致暴雨成災,對山坡地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或損害,因此,做好坡地建築管理與防災,是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感謝社區願意和政府攜手合作共同預防災害,未來市府也會推廣至全市各山坡地社區。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經常發生大、小地震,每年發生地震次數頻率相對較高,屬發生有感地震頻繁地區,每當手機響起地震通知時,總是引起大家的恐慌與害怕,就國家整體防災而言,存在著危險老舊建築物耐震力不足之疑慮,建築和生活的安全也成為全民共識。
9月21日國家防災日即將來臨,內政部2020年特別推動各大賣場及網路購物平台,在9月份設置防災用品及食品專區,讓民眾方便準備居家防災用品及食物,預先做好準備,一旦災害發生才能減少傷害,確保平安。
近年來因氣候環境變遷,災害發生也日趨頻繁,以近期中國長江流域為例,梅雨鋒面帶來長時間降雨導致超過5000萬人受災,故公部門超前部署推動防災業務格外重要。新北市農業局2020年首次引進土壤含水量試驗儀器(Soil Moisture Sensor),選定土城DF054、新店DF0982處土石流潛勢溪流進行測試,藉由掌握降雨後土石流潛勢溪流集水區土壤含水量變化,進而觀察災害潛勢,使居住環境更加安心。
內政部已經於2020年8月11日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台中市政府提報潭子、梨山、東勢等3項都市計畫變更案,將有助於改善潭子地區窄巷防災問題,提供梨山風景區遊憩服務及原民文化部落發展所需用地,及促進東勢機關用地有效利用。後續台中市府將儘速辦理報核、發布實施都市計畫等作業,以符合地方發展需求,提升環境品質。
防汛期間各地區可能發生局部大雨或豪雨情況,高市府工務局為加強建築工地安全,訂定「建築工地深開挖巡檢作業」,委任專業技師公會派員巡檢,提高建築工地深開挖階段施工安全,工務局特別呼籲營造建築工地及各事業單位應格外加強安全措施,檢視外牆施工架基礎地面是否平整緊密、基腳是否下沉及滑動,確保建築工地安全,以維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提升基隆市災害防救專業知能並強化區級災害防救作業能力,加強預警避難系統,以降低災害發生時之損失,基隆市政府自災害防救深耕5年中程計畫啟程,歷經第2期計畫及現階段的第3期計畫,期間賡續強化區公所災害防救計畫、區公所災害防救體制、提升市政府防救災人員專業素養與災害防救資源整合、更新防災圖資、強化避難據點、推動地區災害韌性及盤點防救災能量等工作始終不遺餘力。
新北市轄內共有235條土石流潛勢溪流,數量為全國第2多,每年颱風季節來臨前,各級政府都會全力完成土石流災前整備工作。
台灣位處東亞地區板塊碰撞交界帶,特殊之地質、地形及氣象條件基本符合土石流的發生要素,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極端天氣如短延時強降雨之天氣型態發生頻率增加更易引發土石流造成災害。
在全球氣候變遷之際,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率及強度皆增加,坡地社區住宅災害影響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為嚴重,為了減少災損,降低危害風險,自主防災要超前部署。
近來各地火災頻傳,民眾對於住家安全議題應更加注意,消防單位亦建議於住家內可設置火災警報器,以有效防範火災的發生或蔓延,內政部2020年5月1日新修正施行的「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內容,即有針對「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等消防設備資訊應主動揭露,除買賣成屋資訊更加透明外,亦能增進民眾對於防災減災的觀念。
為改善新社區中心街道攤商擁擠現象,台中市政府斥資5,900萬元興建具商業空間、休閒育樂、集會交流、防災避難的「新社多功能綜合商業大樓」,2020年5月21日啟用。市長盧秀燕強調「今天是新社的大日子!」,繼花毯節回歸新社、燙平新社區多處要道後,市府再次展現建設新社的決心,讓新社再建設、再發展,好發展、好生活。
台中首座複合型防汛公園「大里草湖防災公園」2020年5月14日舉辦完工啟用典禮,針對媒體關心大里建設,市長盧秀燕會前受訪表示,大里地區人口急速發展,人口數已排名全市第三,與第二名只差1萬人,必須加強建設,符合當地民眾需求。
為因應汛期來臨,嚴防突發強降雨致生災害,及培養市民水保自主管理與維護之意識,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即日起啟動一年一度的山坡地水土保持設施檢查。大地處委託大地工程技師公會針對全市2018、2019年完工的建案及文山、信義及南港區歷年案件總共約200件進行現場勘查,確認水保設施維護狀況。而未輪到現場勘查的案件約500件,也會通知民眾自主維護水保設施,並上網回報檢查成果。
新北市政府自2018年3月21日公布實施「新北市推動都市計畫內防災建築再生自治條例」,對於建築結構安全有所疑慮的建物,以簡便快速的申請流程,藉由重建、整建或維護方式達到安全的生活環境,該條例至2020年3月22日截止,已有9件申請案現況已經完成拆除,共拆除91戶海砂屋,成功加速新北市境內危險房屋重建,落實防災都更及居住安全政策。
「都更三箭」是新北市長侯友宜全力推動之重大政策,新北市政府為積極協助老舊及危險建築物改善居住安全及環境品質,提供多元的都更途徑,除一般多數決同意循都市更新條例辦理外,另針對已整合完成的社區,提供程序簡便、獎勵明確的重建途徑,包含簡易都更、危老重建、防災都更等方式,讓結構有安全疑慮及上下樓梯不方便的老屋快速完成重建,給家人一個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
新北市近年來首重推動「都更三箭」,其中第三箭-防災都更,除了2019年達標破百件危老核准案以外,新北市也積極推動防災都更的申請。其中位於蘆洲中正路以及新莊區中興街的案件,分別屬建檢三級堪慮及海砂屋情形,兩案已在2019年年底拆除完成,自核准適用防災都更到拆除僅2個多月時間,顯示新北市府推動防災都更多元重建已初見成效。
2019年是921地震20週年,內政部表示,政府於921地震後,從「國土規劃、都市計畫、建築管理、都市更新、居住協助」等5大面向,逐一落實土地防災減災政策,建立災民或弱勢家庭多元協助機制,未來也會持續提升民眾災防意識,以確保居住安全。
2019年為921震災20週年,為宣傳「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及鼓勵民眾參與,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於9月6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防災科學教育館(內湖區成功路2段376號)舉辦防災科學教育館地震互動VR發表會暨921震災20週年系列活動宣導,透過地震VR虛擬實境體驗及防災知識宣導,提升民眾災前準備及災時應變能力。
中興保全今(19日)舉辦法說會,上半年營收為65.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近幾年中保朝智慧城市佈局,例如以停車場管理為主的國雲停車今年1月至8月營收成長690%、中保防災成長273%,未來也將攻入營建業的智慧化工程,主攻機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