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震級達7.6以上地震,鄰近的泰國、寮國、中國雲南及四川省、越南河內及胡志明市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美國地質調查局估緬甸當地恐逾萬人喪生,為百年來最大強震。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台灣處於地震帶,每2戶就超過1戶是老屋,建議參考日本經驗及最新『半剛接耐震』技術,相同或更低的經費預算,卻可以獲得更高的耐震力,面對地震災害更有保障。」(陳韋帆)
土耳其日前發生規模為MW 7.8大地震,造成逾13萬人傷亡,同為地震帶的台灣,大家紛紛討論,台灣建物是否可抵抗同級地震。對此,曾提及抗震係數達7級以上、與核電廠相同的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表示,「我們不清楚台灣是否是會遇到群震,但我們是以2500年最大地震期所規劃。」(記者:陳韋帆)
918強震重創花東區域,亦造成全台1死168傷,及多處建物倒塌,對此,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台灣處於地震帶,面對地震,是台灣人無法逃避的宿命,建物安全尤其重要,目前全台老屋數量逾440萬棟,地處液化潛勢區的建物應當特別當心。(記者:陳韋帆)
台灣連2日強震,分別是昨(17)日6、今(18)日6.8,震央位於台東,造成花東多處傳出房屋、道路、橋墩坍塌災情。神秘的旋轉豪宅陶朱隱園,開發商中華工程在此時強調,陶朱隱園結構強韌,壽命可達千年以上!(記者:陳韋帆)
大家買房子時,會留意房子下方是否是斷層嗎?結合全台灣產官學菁英的單位「臺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製作出一張全台灣44地震帶,並評估可能發生地震的風險級機率,推測台灣發生Mw6.5以上地震,未來20年機率88%、未來30年機率96%、未來50年機率達99%。(記者:陳韋帆)
今(7)日各地溫暖舒適,高溫普遍都來到30度左右,不過別被外頭太陽騙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明(8)日凌晨開始,冷空氣南下、東北季風增強,全台氣溫將明顯下滑,北部低溫下探16度。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台灣地處地震帶,加上老屋多,近期溫度又驟降,劇烈的熱漲冷縮易使磁磚變形、掉落,所以走在街頭必須特別小心。(記者:陳韋帆)
2020年12月10日21:19發生規模6.7地震,全台有感且多處達4級,為2020年最大規模地地震,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雖然對地震不陌生,但多年來災情、意外頻傳,因此民眾的危機感日增,在建築抗震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讓建商在抗震、耐震的建築工法上也更求精進。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高雄市府工務局為強化地震發生後應變復原,特於2020年8月26日舉辦危險建築物評估演練組訓工作,共計有土木、建築、結構、大地技師等四大公會建築師及技師擔任評估人員。模擬地震發生後,發佈簡訊動員評估人員參與救災工作。
針對東勢高工舊校址轉型規劃實驗教育園區的可行性,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日前邀集曾任東勢高工校長、主任、教師之教育人士與多位校友座談研商,與會者均表示,東勢高工舊址因鄰近地震帶斷層且位於順向山坡地,921地震嚴重損害校舍,當時認為舊地改建有安全疑慮,學校才積極爭取遷校;如在舊址重建學校辦學有危險疑慮,不建議改建實驗教育園區,「學生安全第一,應該列為最優先考量!」
台中市政府辦理「106年度推動土壤液化潛勢區防治改善示範計畫」為內政部營建署「安家固園」計畫所專案補助,已經完成清水、梧棲、沙鹿及龍井區的中級土壤液化潛勢地圖調查,並製作「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而實際操作系統會發現,目前台中海線清水推案熱區,就是土壤液化潛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