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集團橫行,不動產「地面師」詐騙事件頻傳!一不小心,打拚一輩子才賺到的房屋,就會變成別人的。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保護自有不動產有四大方式,平日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保留註記』,買賣時『履約保證』、『雙地政士』,缺一不可。」(陳韋帆)
近年不動產買賣詐騙頻傳,加上現在的房貸之亂,違約問題持續加劇!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公關主委蕭琪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灣『時機歹歹』(台語),房市現況更凸顯『雙地政士制、履約保證』的重要性,交易過程有這兩項,等於買了雙重保險,等於是交易安全翻倍再翻倍!」(陳韋帆)
近年不動產買賣詐騙頻傳,根據新北市地政士公會資料指出,其中有不少受害者都是僅聘請一位地政士及未使用「履約保證」。信義房屋表示,1間房子動輒破千萬,「履約保證」費用僅萬分之六,且買賣方各半,實在沒有必要省小錢,卻承受巨大風險。(記者:陳韋帆)
買賣不動產常見「不動產履約保證」、「不動產價金信託」,委託費用約成交總額的萬分之2~萬分之6,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片面字義解釋,就是先將買賣價金放入履保或信託帳戶,待買賣完成後才將錢過戶到賣方手上,可當作是買賣雙方為這筆交易所買的『防疫神單』。」(記者:陳韋帆
近年來,不動產買賣詐騙案件頻傳,消費者在交易不動產時應該如何自保呢?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所提醒民眾,簽訂契約時別忘了確認賣方有無出售不動產的權利及最新的謄本產權資訊,同時委託自己信賴的合法地政士,或採取雙地政士機制,透過專業業者協助審視交易程序並辦理履約保證。此外,也可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防止不動產被偽冒移轉或貸款,這樣才可以保住一輩子辛苦打拼來的成果!
近年房屋買賣詐騙頻傳,例如有不肖業者聯合地政士,以房屋買賣有履約保證或是專鎖定已塗銷貸款的屋主,誘使、說服售屋,進而直接將屋主房子進行過戶騙走。不過,其實民眾若要自保,不妨直接利用自然人憑證上網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申請完成後,舉凡名下不動產權利有異動,就會馬上通知所有權人。
房地產市場在賣方讓利,交易量略增的驅使下,對有意購屋、換屋的消費者是個好消息。買房是人生大事,付出一大筆金錢的同時,購屋者必須先做足功課,包括該建商歷年建案品質、了解土地產權狀況、實際坪數、附近房價行情等。購買預售屋最重要的則是慎選建商,因為買預售屋會遇到的最大風險就是建商倒閉或捲款潛逃。
台北市警察局、地政局及法務局今(21日)舉辦陳國帥集團「人頭購屋詐騙錢財案」偵破過程與後續防處記者會,該案屬於熟稔房地產過戶流程漏洞的專業人士聯手詐騙。針對這些漏洞,台北市地政局提出3項措施防堵。
《三立新聞網》獨家專訪到賣房差點被騙的T小姐,她認為,當初被房仲與代書誘導因有履約保證機制,不用擔心價款,但擔心「房仲、買家、代書」是同一路人希望解約,卻面臨違約金。針對該案,內政部地政司長王靚琇回應,房仲業者提供的買賣契約書屬於「私契」,內政部僅能宣導。
屋主T小姐因更換履約保證專戶及找雙代書,防止了賣房詐騙。專家指出,內政部並沒有要求房仲業者須針對成屋交易做「履約保證」,台灣履約保證只是「價金管理」類似保險箱的概念,一旦產生糾紛,可能買方錢拿不回來、賣方產權也拿不回來,只能走訴訟。
前黑澀會美眉薔薔爸爸日前賣房,卻碰上詐騙集團,但對方付了頭期款就把房子拿去過戶,仔細追查發現類似手法至少有50人因此受害,專家就說了其實會發生這種事,其實主要都還是賣方為了省仲介費而因小失大,因此在房屋買賣時最好簽訂履約保證書,找第三人公證,才不會省下一筆小錢,卻失去房屋所有權。